中國的競爭對手

二零二零年將是一個分水嶺,從今年開始我們將真正開始與發達經濟體展開競爭,從此逐步告別難以割捨的低端產業,那麼我們的競爭對誰具體情況如何?

1.第一個是美國,美國的優勢在於其強大的科研實力和軍事統合力及對未來的構建能力,其優勢領域在芯片、軟件和系統,這方面在三十年內無人能夠超越;美國的短板是產業製造能力,這方面美國雖然在試圖通過推廣人工智能科技彌補,然而實際收效應該比預期差,他們仍然優先將人工智能用於軍工產業,而民用產業仍然依靠非中國供應鏈的越南印度和日韓。

2.第二個是日本,日本的優勢在與其精密製造技術、特殊材料技術和儲能技術,而這些正是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產業的底層基礎,再結合以軟飲孫正義為首的的資本統合術,日本的人工智能產業將如豐田汽車一般再次領先全球。這樣二十年後,日本通過機器人的廣泛推廣將重新奪回製造業第一大國的地位,由此挽回失去的三十年。

3.第三個是印度,印度的優勢是其擁有當下全球最多的年輕人,這個人力資源優勢如果能夠與產業政策完美融合,將迅速吸納全球低端製造業的聚集,從而以更低的成本優勢成為低端製造業中心。另外,最多的年輕人口群體將引領全球消費趨勢。

總結,今年之後的二十年將與過去不同,因為我們的競爭者正在形成統一戰線圍堵我們,我們唯有拋棄幻想和買醉並迎難而上方有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