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些深陷焦慮的“優秀”孩子們,家長到底該如何面對孩子呢?

前些天,一位一線教師的文章《我班的一個學生家長昨天跳樓自殺了…》引起很大震動!她女兒初中入學時是校長都點名指出的優秀學生,後來不願上學,被診斷焦慮症和輕微抑鬱。媽媽無法接受,最後選擇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林一直是父母的驕傲,在親戚面前也常誇他學習好,又懂事。大學畢業後林想創業,父親拿出些資金支持他,也沒多過問。林開了個店,後來失敗了。林內心產生了很強烈的衝突,感到對不住父母,認為自己應該可以做好,同時又感到自己沒那麼厲害。慢慢精神越來越焦慮,身體也出現問題,被診斷為重度焦慮症。

聽說有諮詢師在給高科技產業做員工心裡輔導時,看到一些頂尖大學出來的畢業生,他們做著令父母驕傲的工作,拿著令人羨慕的薪水,卻困於焦慮甚至抑鬱之中…

看著那些深陷焦慮的“優秀”孩子們,家長到底該如何面對孩子呢?

這些孩子都曾是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那些高科技產業的頂尖畢業生們,現在還在被不知情的人們羨慕著。可是,他們的痛苦卻鮮為人知,這些“優秀”孩子的故事,不禁讓我們深思,家長到底該如何是好呢?筆者認為有三點很重要:

1、對孩子的成績和表現保持平常心;

2、不把自己的焦慮和壓力轉嫁給孩子;

3、面對孩子問題不慌亂。


01對孩子的成績和表現保持平常心

這話聽起來簡單,要做起來還真不容易。我們很容易被周圍的評判帶走,從小被教育爭取優秀,看到別人家孩子強,就讓孩子以人家為榜樣,想讓孩子變得更好。

可是,如果我們的伴侶,經常在我們面前說別人家先生多麼優秀,別人家太太多麼賢惠時,我們內心會是什麼感受呢?會甘心情願去努力像別人一樣更好?更多時候是感到憤怒和委屈吧。

有位工作不久的女孩說,小時候特別討厭鄰居家那個孩子,因為父母總拿她比較,自己成績不好總被訓斥,“聰明”的她考試很差時,甚至給老師做思想工作說“千萬別告訴我爸,不然我會遭到一頓暴打!”

當孩子成績好時,我們只需要簡單的開心就好。不要認為孩子成績好就一直優秀了,稍有波動就緊張,認為孩子怎麼下滑了。孩子的成績就是有時高,有時低,低的時候孩子自己也會思考,需要幫助時給予支持就夠了。

三年級茗茗的老師在家長會上就一直強調:家長只需要檢查孩子作業有沒有完成,態度是否認真就好了,錯題不需要指出來。因為家長教的方法不一定是適合孩子階段的,而且如果孩子更正了,上課時講到那道題時容易不認真聽,所以家長不要管作業是否正確。

那位跳樓的媽媽,老師看到她女兒的作業每次都有媽媽的評語,便告訴她家長不需要那麼做。從中可以看到媽媽的過度盡心,把孩子的事跟自己綁在一起,沒有界限。當女兒月考年級70名時,母女倆都不能接受,最後女兒不堪壓力不願上學,媽媽不能面對這樣的情況,選擇放棄生命,唉!

林一直在表揚中長大,他認為自己想做的都應該能做好。當獨自面對大的失敗時他無法接受,感覺那不是自己。父母過於得意孩子的表現,讓孩子活在優秀的光環中,看不到真實完整的自己。

面對孩子,家長要慎用表揚,多肯定孩子的努力過程。表揚一般針對人格,比如“很聰明”“很厲害”,當孩子做不好時就會認為自己不夠聰明不厲害了。而肯定孩子的努力,會讓孩子肯定自己的能力,當沒做好時會歸因於努力不夠,而不是不聰明,只要多努力就可以更好。


02守住自己的焦慮不轉嫁給孩子

現在快節奏的生活,給人們帶來很大壓力,我們做家長特別是面對孩子的學業時,更容易焦慮,有焦慮其實很正常,對孩子完全沒有期待也不現實。只是我們需要看到哪些焦慮是屬於自己,不要把它轉嫁到孩子身上。

那位跳樓的媽媽,很大程度上也把自己的焦慮、擔心轉嫁到了女兒身上,孩子成績下滑時她比女兒更焦慮,在女兒身上就是雙倍的壓力。孩子感受不到支持的力量,無力面對學業,無法承受而選擇逃避。媽媽沒有選擇尋求幫助而是結束自己的生命。從中也看到一個逞強的女性,平時把工作做大極致,對自己要求高,對孩子要求也高,不允許自己和孩子不優秀。

曾在父母成長課上,老師讓大家分享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位媽媽說:“我希望孩子實現我所以沒有實現的願望。”當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她,那是多麼大的壓力呀!慶幸她走進了成長的課堂。


03 面對孩子問題不慌亂

李辛老師在《兒童健康講記》中舉過一個例子,如果老師說你的孩子可能要看一下心理醫生,看完說可能有心理問題,建議看專業心理醫生。一種家長會馬上按照這個模式走下去,最後全家都擔心這個事,這件事就更容易成為事實。另一種家長比較心定,會自己先評估下,多與周圍類似的家長交流,多諮詢幾個醫生,全面瞭解清楚再做決定。

看著那些深陷焦慮的“優秀”孩子們,家長到底該如何面對孩子呢?

平時多與孩子聊天,瞭解孩子的狀態。遇到孩子一些問題時,先找兩本書看看、找朋友聊聊,或者找了解的諮詢師諮詢問問,而不是先去看神經科醫生。

這也是一位資深心理治療師給家長的忠告,他接觸很多在醫院裡被診斷抑鬱或多動症的孩子,在他看來都沒那麼嚴重。其實醫生也沒有錯,神經科醫生從神經症狀判斷,會根據症狀診斷開點藥。關鍵是有了個症狀標籤,孩子和家長心理會有自我暗示。

若只看到醫生診斷,去多方面瞭解孩子,包括家庭系統、孩子在學校的關係和學業有沒有困難等,對孩子是不利的。如果做過前面的功課後,還是覺得有必要再去看醫生,這時家長了解更多,也能夠給醫生提出更全面的信息,醫生的診斷也更有參考意義。

李辛老師說,“病”是生活總體質量的呈現。立足內心,好好生活。不管是教育還是健康問題,最重要的在於爸爸、媽媽,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心態和清晰的判斷力,而不是一個盲從的人。

在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我們很難預測孩子的人生。

日本的紀錄片《人生七年》,跟蹤的是13個大部分來自中間階層普通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的人生軌跡,和我們大多數人很接近。有的小時候優秀,長大後平凡;有的一直在追求自己最初的夢想,最後各種原因又放棄;有的從小平平,長大做著平凡卻怡然自得的生活。從這些孩子的經歷中看到,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我們不要想著為孩子設計未來,我們也無法為他們清除人生的一切障礙。

我們能做的只有在孩子需要陪伴的年歲,給予無條件的愛和支持,該放手時放手。愛,不是孩子表現好時才愛他,而只因他是我們的孩子。愛那個現實中的孩子,而不是理想中的孩子。做孩子心中溫暖的太陽,在家裡得到足夠愛滋養的孩子,才有力量面對外在的挑戰。

願我們都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孩子需要支持時做孩子強有力的後盾,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能夠讓他感受到背後有父母在。守住我們的焦慮,遇到問題不慌亂,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