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好"不等於"優秀"

——導演說(36)

公眾號:導演的菸蒂,怒求關注

前文回顧:結合三季報談洋河股份的投資邏輯(2019年11月初)。


洋河股份:

洋河股份:

在上一篇探討洋河的文中,導演提出,洋河雖然當下回購對股價有利好刺激,但並不能有效說明股價到達拐點,隨後洋河反彈一波之後繼續下跌,接連創下股價新低,伴隨著上證指數在疫情期間跌出底部形態,洋河也總算是在有點跌不動了,這時候,騷氣的導演又來了。

洋河的問題在哪裡

洋河的問題也是白酒行業裡的共性問題——同質競爭。這裡提洋河就必須提茅臺,因為茅臺是高端白酒裡唯一一個突圍者,而且已經完全是獨善其身的狀態,任由其他白酒企業拼的你死我活,茅臺則完全是不動如山。

為什麼茅臺可以在白酒行業殘酷的競爭中獨善其身?

原因就在於競爭的維度上。茅臺比起其他的白酒而言,其產品多了一個維度的價值。

在消費品行業的分析框架中,A公司和B公司經營同一種商品,幾乎是不可能分出絕對的勝負,往往雙方刺刀見紅拼的不是產品的各項屬性,而是渠道。對,渠道就是消費品行業競爭的最重要維度,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公司,都在尋求渠道護城河。牛奶如此、可口可樂如此、方便麵也如此。渠道由於

具有獨佔性,某個窗口擺了A產品就放不了B,因此,能夠更多的掌控渠道資源,就相當於獲得了市場份額。茅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除了渠道外,茅臺還可以在金融屬性上獲得優勢。即,購買茅臺的很多人根本就不是用來喝的。打個比方,如果你想要選擇一款酒產品用來留著,可能用來陳釀,十年後再喝,也可能根本就不喝,未來高價賣當投資,你會買什麼酒?顯而易見,必然是茅臺,在這個層面上,茅臺就是個硬通貨,還沒有任何替代品。

從經濟學角度上講,相當於茅臺在原有的需求曲線外,額外開發出了一條新的需求曲線,該曲線的價格彈性非常低(價格波動對需求影響很小)。新開發出來的需求曲線會變成整體茅臺銷售額的一個增量,有和沒有這個增量的公司,其公司業績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洋河股份:

很遺憾,洋河並沒有這個能力給自己開發出一條新的需求曲線來,茅臺能夠走出這條路,是多少年歲月的沉澱和氣運換來的,不可複製。因此,洋河只能迴歸老路,在渠道層面和其他酒企競爭。

過去幾年,洋河憑藉1+1深度分銷模式、4*3模式,化身成為白酒行業的一條鯰魚,所過之處無一例外颳起了洋河颶風,企業也得到了快速成長。但鯰魚效應終歸是一個一次性的紅利,當行業中其他巨頭逐漸覺醒,以五糧液為首的幾家名酒公司紛紛開始效仿洋河搞精細化營銷的時候,鯰魚的優勢就沒有之前那麼大了。這裡尤其點名五糧液這個公司,憑藉和洋河相同的營銷套路,加上更大的返點,五糧液得到了快速復甦。

這裡有數據可以很好的佐證。五糧液2016-2018這3年裡,營收從245億飆升到400億,2019年3季度更是到了371億極高水平,我們知道白酒行業這三年來整體是幾乎0增長的,那五糧液的份額從哪裡來的?簡單來說就是很好的"借鑑"了洋河模式。而且,"借鑑"洋河模式的酒企可不只是五糧液一家哦!最後的結果略有點尷尬,徒弟學會了,師傅餓死了,2019年洋河直接負增長。

繼續挖掘,為什麼五糧液等公司可以學走洋河那一套營銷技巧?

這裡確實有深入剖析的價值。

首先其他高端白酒公司雖然可以學洋河,但是肯定學不到精髓,只能做做表面功夫,但問題本質出在洋河自身上。洋河選擇了團購、意見領袖這樣的銷售模式,不可避免的變成了前人鋪路、後人乘涼的局面。說白了,團購這種業務,沒有獨佔性。你找張三給洋河做團購,五糧液也可以找張三做團購,你沒有辦法限制張三隻做你家的團購!哪怕你通過某種方式限制了,張三隻要想賺錢,總有各種辦法繞開你的限制。因此,這種玩法最終玩家會變多,分攤到每個玩家身上的蛋糕就必然變少了。結果就是,五糧液們不需要學到洋河的精髓,反正返點比你高就成了,其他都馬馬虎虎就好。

洋河目前是如何破局的?

根據最新的研報顯示,洋河正在推進"五度五米"戰略。

"五度五米"戰略是指寬度一毫米的專注,指業務的定位和選擇,只專注最擅長的業務;

深度一千米的極致,指要做最專業的酒類公司,做最懂酒、最會釀酒、最會賣酒的公司;

高度一萬米的堅守,指對企業使命、願景、核心價值觀的堅守;

長度萬萬米的創新,指要用創新的方式跟上時代的腳步,做"酒業+",做時代的企業;

五是溫度立方米,即"熱愛", 指工作態度要"有狂熱的喜愛、有職業的尊重、有技藝的驕傲、有品質的承諾、有自我的尊嚴。

這是朝著文化傳染的方向一去不返了。。。

言歸正傳,從這個"五度五米"起碼可以看出,洋河無法短期內製造出除了渠道外的其他競爭維度,而之前的渠道又不具備獨佔性,具備獨佔性的渠道又很難快速拓展,這事就卡死了。

因此,作為一家過去優秀的中高端白酒企業,想要去一次渠道庫存並不難,但問題在於,下一次洋河再向渠道壓貨的時候,將會更容易導致渠道庫存的積壓,於是洋河就只能徘徊在去庫存、生產、再去庫存這個循環裡出不來了,想要增長?談何容易。

投資洋河你真的知道自己在投資什麼?

價值投資圈裡有句名言,邱國鷺說的,叫數月亮別數星星(可憐其實金融圈裡懂這個道理的人很少,所以,買基金需謹慎)。大意就是買股票最好去買行業格局確定的生意,不要碰那些玩家一大把,誰也幹不死誰的生意。

高端白酒現在就是這麼一個局面。過去,高端白酒企業可以通過吃掉散裝酒、小地頭蛇企業的份額獲得增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作坊企業的份額已經不再能滿足頭部企業的胃口,必須要開始互相啃食了,可惜的是,這一鍋裡的高端白酒玩家還是太多了,誰能勝出?最大的可能只是各領風騷數年罷了。

既然誰也幹不死誰,那不成了業績過山車?好兩年壞兩年?

大概率就是這樣,知道洋河找到真正的破局之路。

另外,有人說洋河的管理層好啊,買洋河準沒錯。

導演認為,管理層"好"這個詞太過於寬泛了。孔乙己也很好,最後的結局好麼?說他好,到底是哪好?好到什麼程度?能做成什麼事情?如果一個"好"字就把你打發了,這筆投資哪怕你能賺錢,遲早也要吐回去。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清楚,管理層"好",不等於優秀。而且,管理運營,也存在瓶頸,雖然有句話叫"人定勝天",但更要知道什麼叫"人力有時窮"。因此,如果你自己不懂管理,沒學過管理學,談洋河管理"好",就買入,只是去拼臉。

洋河的管理水平確實在業界出類拔萃,這一點需要承認。但現在洋河拿出的破局手段,導演認為還不夠。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解題的答案也是客觀的,即便你優秀,也不一定所有難題都能短時間攻克。

還有人覺得,洋河都回購了,風險肯定很低了,那有啥不能碰的?

我覺得,回購只能代表洋河過去很成功,賺了很多錢,有錢回購,且對長久的未來有信心。可惜的是,過去優秀不代表未來優秀,有信心也不一定真的能把信心變成現實,即便變成了現實,也有可能是在"長久"的未來,一個投資人極難等到的未來。

我們需要了解風險本身的含義,風險代表的不是虧損,而是不確定性。現在的洋河,依然充滿兇險的變數,不如再耐心等等,守得雲開見月明,哪怕那個時候股價有所反彈,用這點反彈幅度換投資者心理壓力的減少,難道不值得麼?

關於股價的猜測

說實在的,大盤現在已經如此這般的低了,2800點都爬的這麼艱難,硬要說大盤還能往下暴跌30%,估計只有弱智才信吧。在這樣的情況下,洋河只要不爆出啥驚天大雷,股價也很難大幅下跌了,因此,現在的股價哪怕不是最低點,也撐得起一次反彈。

同時,洋河本次渠道去庫存應該也快完成了,短期內業績回暖的概率很高,因此,股價確實有可能因為樂觀情緒有所表現。

但是,洋河現在尚不具備長期投資的確定性,哪怕現在股價看上去還不錯,但仍舊需要謹慎。

洋河雖好,但還不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