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中國版 Steam 的騰訊 WeGame 究竟有多失敗?

大家好我是餘不帥,2019年5月10日,騰訊 Wegame 開發者大會在北京召開。WeGame 負責人在大會上宣佈:WeGame 平臺自2017年9月1日上線以來,累計註冊量已經超過3億,平均月活躍用戶達7000萬,遊戲總啟動數達到300億次。

​聽起來是不是特別厲害?畢竟 Steam 平臺在2018年的月活平均量也不過9000萬人,乍一看 WeGame 平臺似乎馬上就要趕超 Steam 了,但是隻要你在國內生活過一段時間,就應該明白,官方的數據,永遠要換個方式去看。

號稱中國版 Steam 的騰訊 WeGame 究竟有多失敗?

現場照片

​因為騰訊的 WeGame 不僅僅是一個遊戲商店,同時也是一個騰訊遊戲的啟動器,實際上 WeGame 的月活人數和遊戲啟動數有非常大的一部分都是由騰訊旗下的幾款熱門遊戲給承包了,比如《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天涯明月刀》等等。

​我認為只有把騰訊在 WeGame 上線之前就已經代理的遊戲刨除掉不算,再來統計一下 WeGame 的一些活躍和啟動數據,才更加的客觀且有參考意義。但是很明顯,騰訊不願意這麼做,因為如果那樣做的話,這個數據會很難看。

​時間回到2017年,騰訊將原先的騰訊遊戲平臺(TGP)改頭換面重新推出,於是乎,一個在當時看來完全有資格挑戰 Steam 的遊戲分發平臺 WeGame 橫空出世,玩家們不約而同地將它稱之為中國 Steam,寄以厚望。甚至有Steam 平臺的忠實粉絲,表達了 WeGame 是否會取代 Steam 的擔憂。

​而眼看兩年時間就要過去了,WeGame 如今真的稱得上是中國版的Steam了嗎?根據騰訊互動娛樂市場總監廖侃透露,騰訊 WeGame平臺累計國產遊戲總銷量為500萬套。另據騰訊互動娛樂 WeGame 平臺負責人錢庚透露,騰訊WeGame平臺累計單機遊戲銷量超過1000萬套。

號稱中國版 Steam 的騰訊 WeGame 究竟有多失敗?

現場照片

​而無論是國產遊戲的500萬套也好,還是單機遊戲的1000萬套也罷,根據騰訊公佈的數據來看,70%的WeGame玩家只買過低於60元的遊戲。

​而反觀Steam,單款遊戲歷史銷量破千萬的就有幾十款,價格從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當然了,這樣比對於WeGame來說並不公平,所以我們不考慮這些熱門遊戲,單說一件事。

​那就是去年大熱的國產遊戲《太吾繪卷》,這款遊戲從Steam上架發售到破百萬銷量,總共花了才不到3個月的時間。而騰訊 WeGame 平臺上所有國產遊戲加起來突破500萬套銷量用了多長時間呢?一年零八個月。兩者的差距不言而喻。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騰訊所謂的7000萬的月活躍人數,你就知道水分究竟有多大了,騰訊可以說硬生生地用自家遊戲的活躍人數把 WeGame 平臺給撐起來了。

​實際上,WeGame 發佈之初,騰訊還是有很大信心的,給玩家承諾了很多,但是如今看來,他們給出的承諾,基本上一個也沒實現。

​首先跟隨 WeGame 一起發佈亮相的二十幾款遊戲,其中好幾款至今都沒有出現在 WeGame 平臺上。其中《怪物獵人:世界》更是成為了一個悲劇,這個我們稍後再講。

號稱中國版 Steam 的騰訊 WeGame 究竟有多失敗?

隨 WeGame 一起亮相的遊戲

​而當時騰訊互動娛樂市場總監廖侃給出的計劃是這樣的:全年上線超過100款單機遊戲,保證每個月至少推出一款3A級大作、或者獨立遊戲中的爆款作品。現在看來,這個計劃最後成為了一張空頭支票。

​讓我們打開 WeGame,刨除騰訊自家原本代理發行的遊戲,再刨除一些中低成本的國產獨立遊戲,大家可以數一數還剩下幾款像樣的遊戲,而其中有幾款是3A級大作,又有幾款是真正稱得上爆款的遊戲。

​眼看2019年已經過去五個月了,WeGame 新上架的單機遊戲,我數了一下竟然還沒超過20款。這跟當初承諾的每年100款單機遊戲的數量差距實在有些遠。

​倒是不少原本由國內其它二三線遊戲運營商代理的網絡遊戲,在這兩年陸續上架了 WeGame,試圖讓新瓶裝舊醋,和騰訊聯合運營再撈一筆。

​就在我撰寫本期視頻文案的時候,劍網三的製作人郭煒煒也宣佈,劍網三即將登陸 WeGame。說實話,考慮到騰訊代理國產遊戲的分成比例一直居高不下,WeGame 平臺光靠代理這些大大小小的國產網遊倒也能賺得盆滿缽滿,這在頁遊和手游上都是有成功先例的。

​比如完美世界公司的《完美世界》,盛大遊戲的《傳奇世界》和《龍之谷》,金山居的《劍俠情緣》,暢遊的《天龍八部》等手遊,全都放棄了自家代理,交給了騰訊。

​而說到這裡,請允許我替V社的G胖喊個冤,Steam 分成30%就讓國外的遊戲廠商們聽從 Epic 的煽動群起而攻之,他們要是知道騰訊在國內的中小遊戲廠商身上拿走了幾成的錢,肯定能嚇尿了。

號稱中國版 Steam 的騰訊 WeGame 究竟有多失敗?

Epic 與 Steam

​但是沒有辦法,遊戲行業掌握了渠道就等於掌握了收入,交給騰訊代理哪怕只能拿到一成的錢,都有可能比自己運營代理掙得錢多,那麼遊戲廠商們應該選擇怎樣做,就非常顯而易見了。

​WeGame 如今的發展路線,很明顯已經背離了騰訊當初的設想。按照這個趨勢,WeGame 充其量只是成為了一個國產網絡遊戲的大集合而已,和QQ遊戲大廳甚至應用寶的盈利模式幾乎沒有太大區別了,跟 Steam 那種開放式的遊戲分發平臺更是漸行漸遠。

​你我都知道,騰訊也知道,那些Steam的忠實用戶,是不可能被一堆早就玩爛了的國產網遊給吸引到這個平臺上來的,他們要的是騰訊高管口中的3A級大作和精品單機遊戲。

​而目前在 WeGame 平臺上,真正有影響力的遊戲屈指可數,WeGame 甚至還不如後起之秀 Epic 商店,用幾款獨佔遊戲就吸引了眾多PC遊戲玩家的眼球。大家都知道,騰訊是 Epic 公司的大股東,那麼我們就有了一個問題,為什麼 WeGame 這個親兒子反而還不如年齡更小的乾兒子混得好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怪物獵人:世界》這個悲劇事件了。這款遊戲可以說是 WeGame 上少見的3A級大作,上架之後銷量也的確不錯,但可惜的是,這種平臺和玩家共襄盛舉的場面僅僅維持了4天時間,然後《怪物獵人:世界》就被下架了。

號稱中國版 Steam 的騰訊 WeGame 究竟有多失敗?

怪物獵人:世界

​《怪物獵人:世界》被下架的理由玩家和媒體們眾說紛紜,我當初也做了一期視頻分析這件事情,但歸根結底,《怪物獵人:世界》被下架和如今《刺激戰場》變身《和平精英》在本質上其實是同一個原因。

​有部分玩家和媒體把矛頭指向了騰訊,說是因為它自己作死,《怪物獵人:世界》的實際遊戲內容和申報的內容不符,所以才被下架的。

​我的天吶,《怪物獵人:世界》就是一個單純的奇幻狩獵遊戲,獵物甚至都不是真實世界裡存在的動物。難道這種遊戲也要像《和平精英》一樣,改成砍怪的時候不流血只發光,把怪物殺了之後,怪物要向你搖搖尾巴揮揮爪子,然後從菊花裡掏出一堆不可名狀的物體送給你才符合要求嗎?

​毫不客氣地說,凡是在《怪物獵人:世界》這件事情上,把矛頭指向騰訊的人都應該穿越到清朝嘗試一下自宮,看看會不會有人收你做太監,如果沒有,哦對不起,那隻能怪你宮的不夠徹底。

​沒錯,雖然我對騰訊這家公司並沒有什麼好感,如果你是我的老粉絲你應該知道這一點——但是,在很多事情上,無論是《怪物獵人:世界》被下架,還是《刺激戰場》換皮《和平精英》,很大程度上真的不能怪騰訊。

​只要你不是外賓,都應該明白,走廊裡的紅線並不可怕,我們想辦法越過去或者鑽過去就好了,最可怕的是這條紅線不是真正的線,而是肉眼不可見的紅外線,沒有固定的高度,全憑人為操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斬首,甚至被腰斬。

​雖然大家經驗越來越豐富,各自練就了一身絕技,知道了怎樣圓滑地去躲避這條紅線,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總會有人會不小心掉進河裡的。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見死不救,也可以站在河的那一邊看笑話,但是手舞足蹈、拍手稱快?那就是沒人性了。

號稱中國版 Steam 的騰訊 WeGame 究竟有多失敗?

圖文無關

​回到 WeGame 平臺的發展問題上,也是同樣的道理,騰訊作為世界上最財大氣粗的遊戲公司,其實是完全有能力把WeGame平臺做好的。

​甚至可以這麼說,只要你放開手腳讓騰訊幹, WeGame 在兩三年內超越Steam 平臺,我也絲毫不會感到驚訝。

​但很遺憾的是,騰訊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不可能放開手腳去引進國外各類3A大作和爆款遊戲的,而國產遊戲又面臨著和 WeGame 一樣的困境,根本也沒辦法給這個平臺提供太多的新鮮血液。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國產遊戲開始放棄國內市場轉而進軍海外市場,是因為他們不願意給中國玩家做遊戲,不願意賺國內玩家的錢嗎?當然不是。

​最好的例子就是騰訊自家的大逃殺端遊《無限法則》,到目前為止都還在 Steam 上老老實實待著呢,難道是騰訊自己不願意讓它上架 WeGame 嗎?我想不會是這個原因吧?

​而一直存在於新聞裡的,完美世界代理的中國版 Steam,我認為一時半會也很難跟中國玩家見面,連騰訊都束手無策的事情,即便是完美世界也很難給出一個完美方案。

​所以回到視頻的主題,騰訊的WeGame究竟有多失敗?我的答案是:騰訊已經做了它力所能及的事情,換做國內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做得比它更成功了。整件事情裡最失敗的那一方,肯定不會是騰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