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自然的“饋贈”變成“搖錢樹”

“這一週我取了500多斤鮮竹筍,有2000多元的收入,大家都在山上得,挖鮮竹筍就是這幾天了。”4月1日,在筠連縣大雪山鎮的老林邊,石龍村貧困戶牟光強來不及多說,一轉身就消失在了竹林裡。

近年來,大雪山鎮石龍村找到的脫貧致富新路子,是通過把大自然的“饋贈”上市銷售,幫助貧困戶、農戶實現增收。每年的3月中下旬起,石龍村的村民每天都忙碌在竹林間。


讓大自然的“饋贈”變成“搖錢樹”


石龍村通過竹源春種植專業合作社對竹筍進行加工、包裝,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銷售,增加村集體經濟,幫助貧困戶穩定增收,提升貧困戶自身的內心動力,鞏固提升已脫貧戶的生活質量,鼓勵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實現脫貧致富。

“今年還是與往年一樣,發動村民上山挖鮮蘿漢筍,經我們村上與鮮筍收購企業商議,他們按照4元一斤的標準收購鮮筍。”石龍村駐村第一書記胡松介紹,收購的鮮筍通過企業加工,做成幹筍銷售出去,按照現在市場價格蘿漢筍乾筍70元左右一斤,既能幫助貧困戶穩定增收,又能解決鮮筍加工企業原材料的問題。

筠連縣大雪山鎮石龍村背靠大雪山,平均海拔1770.2米,位置偏遠,但特有的山、水,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卻給了石龍村豐富的“饋贈”,在大山上生長著大量生態、綠色的野生獼猴桃、茨竹筍、蘿漢筍、水竹筍等生態特產。


讓大自然的“饋贈”變成“搖錢樹”


“農村地區發展產業扶貧,要狠勁與巧勁相結合,努力在山溝溝裡種下一顆顆脫貧致富的產業種子,精準、因地制宜的特色農產品就比較適合,既能積極響應‘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又能讓貧困群眾真正通過產業增收致富。”石龍村黨支部書記牟友強說。

產業發展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是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蘿漢筍是石龍村脫貧致富的高山產物之一,讓這些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饋贈”變成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這些蘿漢筍是純天然、無汙染、季節性的大自然產物,通過我們加工,製成幹筍或者是糟筍,讓消費者能吃到大山的味道,而且價格也不貴,物美價廉,而且我們保證加工的過程中絕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之類的化學材料。” 石龍村鮮筍加工企業負責人李美琳介紹說。

據悉,石龍村今年鮮蘿漢筍預計產量10萬斤以上,鮮茨竹筍預計產量1萬斤以上,鮮水竹筍預計產量4萬餘斤,鮮楠竹筍預計產量9萬餘斤,鮮筍收入產值預計可達 60萬元。(蹇繼興 胡秋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