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之後,留守老人全部過世,中國農村會成什麼樣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社會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比如在城鎮化進程加快這一點上,越來越多的青壯年離鄉外出務工,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的建設,但這就導致了農村中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困境,從前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恐怕是沒有了,老人和兒童留守在家中,沒有了與他們直接聯繫的親人,只剩孤獨與思念,這是大多數農村的常態。

尤其是老人,他們覺得自己老了,沒有勞動能力,甚至失去了自理能力,對兒女沒有什麼用處,只能是給孩子增加負擔,同時他們的老年生活也是個大問題。

五十年之後,留守老人全部過世,中國農村會成什麼樣子?


同時留守老人不僅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被年輕人放在農村的孩子,在外務工的子女雖然會往家裡寄錢,但老人的生活並不會簡化。而且他們對土地和耕種有著很深的執念,甚至會拖著年邁的身體種地。留守在農村的人日子不好過,可他們仍舊不願意離開農村,老人根本無法適應生活在舉目無親的大城市裡。

“留守現象”是個很現實的社會問題,農村的年輕人都向往大城市的繁華,希望能夠在城市立足,讓孩子在城市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又或是“衣錦還鄉”,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他們日日夜夜的努力奮鬥,所以年輕人只能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回到農村的家裡,因為家裡還有他們的親人。

可若是父母已經不在的情況下,年輕人是否還會回去呢?很可能他們就在城市裡過節了,一家人,只要是團聚在一起,在哪都可以過節。

五十年之後,留守老人全部過世,中國農村會成什麼樣子?


而再過五十年,根據統計結果來看,其實用不了這麼久,農村的留守老人將會全部去世,那麼許多農村將會連最後的一絲人氣都沒有了,到時農村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可能沒有年輕人願意回到已經不再是“歸途”的農村,又或許當他們已經厭倦在城市裡永無止境的奮鬥和煩惱而選擇回到寧靜安逸的農村。但他們能在農村幹什麼呢?

根據專家的預測,農民所擁有的土地在逐漸減少,因為家中已經沒有壯丁能夠勞作,而老人也沒有勞動能力,到時候基本上農村的土地都會被個人老闆統一耕種。

五十年之後,留守老人全部過世,中國農村會成什麼樣子?


農村土地被商業化,這就意味著農業會越來越現代化,社會再次進入新的發展境地,同時還有空出來的農家,已經在城市定居的年輕人不會再回來,留守老人也已去世,那麼空置的農村就可能會被人看出來,開發成民宿,養動物,種蔬菜,讓城市的人來這裡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體驗一種別樣的生活樂趣。所以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雖然徹底消失了,但農村並不會消失。

但這些都只是推測,未來的農村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有的村落沒有被商業關注到,最終就會消失,而有些農村會被做成類似農家樂的景點,供人娛樂放鬆,有些農村又會被開發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經濟。

五十年之後,留守老人全部過世,中國農村會成什麼樣子?


想必到時候農村又會吸引到年輕人來此就業,農村人口出現迴流,到時候農村就趨向於年輕化了,而新一代的年輕人老了後,他們對於農村不再抱著原來守舊的想法,使得農村更加商業化,進一步發展。

總而言之,國家會將城市和發展統籌發展,城市有城市的好,農村也有農村的好,幾十年後的農村將會以一種全新的樣貌呈現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