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學院王新、車浩教授參加最高檢專家座談會

北京大學法學院王新、車浩教授參加最高檢專家座談會

4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專家座談會,邀請到中國政法大學樊崇義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韓大元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王新教授、車浩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張建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林維教授參加座談,為疫情背景下的檢察戰“疫” 和常態化履職“把脈支招”。專家座談會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主持召開,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童建明、張雪樵、陳國慶,檢委會專職委員萬春以及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和參加座談會。

北京大學法學院王新、車浩教授參加最高檢專家座談會

在專家座談會上,我院王新教授做了題為《戰“疫”期間的理性司法和法治思維應予固化》的主題發言。王新教授肯定了在抗疫期間最高檢通過密集發佈九批50個涉疫情典型案例、向社會公眾展現檢察機關依法戰“疫”的積極能動性,並結合檢察機關在依法戰“疫”中的成功實例,從理念和法治的視角談了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抗疫特殊時期,檢察機關能更科學地將從寬嵌入從嚴中,充分體現出寬嚴相濟的辯證關係;檢察機關通過理性司法,既在法律適用層面上精準打擊妨害疫情防控犯罪,防止了“一刀切”的機械操作和重刑主義,也有利於消除群眾的對抗情緒,有效地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從而實現辦案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充分表現出疫情防控中的司法法治化水平。


王新教授在肯定檢察機關抗疫期間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的同時,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如何在疫情防控結束後,總結檢察機關在抗疫鬥爭中的大量好的經驗,圍繞檢察機關的職能尋找出“抓手”,將經驗固定下來,並以此為契機,會同最高法制定關於危害公共衛生犯罪的司法解釋,固化現在的成熟定型的司法經驗;其次,建議最高檢從發佈的九批典型案例中優中選優,將其作為指導性案例,以此強化其指導意義;第三,“騙取貸款罪”的法律適用存在著許多問題,建議“兩高”有必要儘快制定司法解釋,或者發佈指導性案例。

北京大學法學院王新、車浩教授參加最高檢專家座談會

王新

車浩教授做了題為《用專業理念指引辦案實踐》的主題發言,肯定了在疫情期間,最高檢充分發揮用專業理念指引全國檢察機關在法治框架內辦案的職能。例如,張軍檢察長指出的“醫療秩序與一般的生產生活秩序要區分,因為它是一線,如果把醫療秩序與其他秩序等量齊觀,就是沒有把握住政策精神”這一理念將依法戰“疫”的刑事政策導向與具體的罪名連接起來,有利於基層辦案時舉一反三,將刑事司法政策落實到具體的辦案中。


車浩教授肯定了最高檢通過一套典型案例結合答記者問的“組合拳”,向社會公眾緊鑼密鼓地傳遞司法動態,切實起到了保障防疫秩序、引導公民配合防疫大局的社會效果;肯定了最高檢首次公佈涉疫情案件“依法不批准逮捕”和“依法不提起公訴”兩組全國數據,兌現了最高檢向社會公佈檢察業務統計數據的承諾。


關於刑事政策如何應對突發事件,車浩教授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整體的刑事政策必須充分考慮突發事件給社會環境帶來的變動和劇烈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制定政策;其次,具體的犯罪類型需要具體的刑事政策;第三,通過犯罪學抵達具體的刑法適用。此外,車浩教授贊同最高檢提出的針對民營企業家在經濟領域的犯罪“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的刑事政策,並簡要闡述了理由。

北京大學法學院王新、車浩教授參加最高檢專家座談會

車浩

來源:北京大學法學院

免責聲明:文字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更多法律資訊和優質課程的獲取,歡迎關注法寶學堂公眾號(ID:PKUFBXT)!

北京大學法學院王新、車浩教授參加最高檢專家座談會


點擊鏈接查看:六位知名法學家談檢察戰“疫”和常態化履職(《檢察日報》2020年4月18日第3版刊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