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百名记者百村行 | 吊脚楼上看变迁

团结报记者 石秋云

谷深林密,山路弯弯。4月20日,沿着在大山里蜿蜒起伏的乡村公路,记者来到古丈县岩头寨镇磨子村。

磨子村由5个自然寨组成,245户1067人,因村中几丘呈弧形的水田环绕一座浑圆的山包、状如推磨而得名。由村口溯溪而上,栉比鳞次的吊脚楼,临水而建,依山而起,恰到好处地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磨子村木结构吊脚楼历史悠久,保存较好,近几年,新建的吊脚楼逐渐多了起来,大多以两层为主,飞檐翘角,好不气派。象征着现代化的砖房在村里少见踪影,若不是停车场里整齐停放的一排小车,会让人以为进了世外桃源。

和我州许多村寨一样,美丽的磨子村曾经也难掩贫穷落后的现实。村里交通、卫生、通讯、文化场所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短板,让藏在深闺的“磨子”积满尘埃,产业发展根本转动不起来。

2014年古丈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扶贫以来,累计投入1500万元左右,对村里的水、电、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地新建或改造,磨子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施了1.9公里通村公路、2公里通组公路、6公里户间道硬化,修建产业机耕道30公里,打通了村里发展产业的“任督二脉”。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实施了危房改造、厕所改造等建设。同时,修建了停车场、文化广场、风雨桥。对河道进行了清理、保坎,曾经一度杂乱不堪的小溪恢复了干净,欢腾奔流的溪水似乎让磨子人拾回了曾经的回忆。

修建在磨子自然寨的风雨桥成了村里“地标性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与寨子的吊脚楼相得益彰,桥头设计加入了磨盘等元素。村支部书记张春云介绍,风雨桥在修建之初,从选址到设计就动了一番脑筋,既能方便村民出行,又与村里景观相融合,提升村里的文化品位。

驻村扶贫3年多的工作队员符彬对村里的发展变化看在眼里,他告诉记者,闲暇时节,风雨桥成了村民的好去处,大家围在桥上下象棋,话家常,妇女们在桥下洗衣服,有说有笑,小孩子则在健身区域欢闹嬉戏,好不热闹。傍晚时分,文化广场成了村民跳广场舞、打鼓的最佳场所,入夜了,歌声仍然久久不息。

深山里的吊脚楼还是那座吊脚楼,让人歌声难忘,乡愁愈加清晰。

( 稿源:湘西网-团结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