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的非洲留學生:在穗籌口罩贈湖北,有人應徵做隔離志願者

華南理工的非洲留學生:在穗籌口罩贈湖北,有人應徵做隔離志願者

來自肯尼亞、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華南理工大學留學生們度過了一個不同往常的寒假:2月他們發動同學們拍攝為武漢加油的視頻,並在廣州籌集口罩送給湖北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隨後,他們中有人在結束隔離後轉換身份,成為了疫情防控一線的志願者。

作為華南理工大學留學生聯誼會的主席,Kigen Isayah Kipkorir目前雖然身在家鄉肯尼亞,但他仍不斷向在穗留學生們耐心解釋廣州的防疫政策。“希望在廣州的國際留學生和非洲同胞遵守規定,鎮靜度過這段時間,才能儘早恢復正常的生活。”他說。

在廣州為湖北籌到口罩,發動各地同學為武漢加油

1月23日,武漢“封城”,消息也傳到了Kigen在肯尼亞的親友耳中。29歲的他收到了各方勸他回肯尼亞的建議。

“我告訴他們我有點事情要做,還要繼續待在中國一段時間。”在疫情形勢尚不明朗之際,Kigen曾考慮去湖北當志願者。“我之前打電話給湖北的朋友,問他們當地有沒有做志願者的機會。”最終因為防疫要求,他未能前往湖北。

華南理工的非洲留學生:在穗籌口罩贈湖北,有人應徵做隔離志願者

Kigen。

作為華南理工大學留學生聯誼會的現任主席,Kigen告訴南都記者,每個假期的開學前一個月,聯誼會成員都召開一次會議,討論未來一學期的計劃。

疫情來襲,今年2月,聯誼會成員們召開電話會議。21名成員們一致認為,要為支持中國的醫護人員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埃塞俄比亞籍留學生Mike是聯誼會的新媒體負責人,2月13日,他們推送了一條名為《United for Wuhan》(為武漢,凝聚在一起)的微信公眾號文章,裡面還有一條視頻。

華南理工的非洲留學生:在穗籌口罩贈湖北,有人應徵做隔離志願者

留學生聯誼會。

Mike向南都記者介紹,視頻畫面來自也門、加拿大、柬埔寨、馬來西亞、巴西等地的留學生同學——鏡頭有些晃動,畫質也略顯粗糙,但語氣都十分堅定——當時身處廣州的Kigen在臥室裡架好手機,面對前置鏡頭說道:"在廣州,我們華南理工大學留學生與中國站在一起。希望一切順利並恢復正常。中國加油!"

這篇文章和視頻只是這群留學生們支持中國的一個開始。隨後,聯誼會成員們開始為湖北的醫院購買醫護人員急需的防護物資籌款。Kigen告訴南都記者,共收到了3672元轉賬,絕大部分捐贈者都是學生。

2月正是急需口罩等防護物資的時候。一名聯誼會成員向南都記者回憶,“當時我們在全世界找口罩,從巴西問到了土耳其,再問到越南。”最後,他們聯繫上了一位廣州的印尼商人,終於找到符合醫院標準且價格較為合理的一批醫用口罩。

與聯誼會的同學們安排好物資的運送事宜後,Kigen於2月16日才離開廣州,回肯尼亞與一年未見的家人團聚。

華南理工的非洲留學生:在穗籌口罩贈湖北,有人應徵做隔離志願者

湖北江漢大學醫院收到捐贈。

2月21日和27日,Kigen和聯誼會的同學們籌到的手套、口罩先後從印尼經廣州送達湖北,由華南理工大學湖北校友會定向捐給位於武漢市蔡甸區的江漢大學醫院。Kigen發來的一張照片中,一名身著白大褂的醫務人員將包裹搬運進醫院,包裹上是他和同學們委託印尼商人用漢字寫的“武漢加油!!!”

結束居家隔離後成為志願者,為留穗同胞答疑解惑

Kigen希望當志願者而未能成行,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名安哥拉籍留學生卻抓住了機會。

在廣州市黃埔區的一家酒店,早9點的例會結束,呂威廉(Rufino Eugenio Guilherme)在一個醫用外科口罩上再疊加一個N95口罩,套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將袖子塞進橡膠手套,再戴上塑料防護面罩,乘坐專用電梯抵達酒店隔離區。

近日,呂威廉在畢業前提前過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他向南都記者介紹,他的工作主要是推著小車逐個房敲門、送食物,再走一趟收垃圾、將垃圾袋層層打包密封,打電話定時詢問隔離的人,記錄他們的反饋和需要,以及反覆對自己進行消毒。

就在不久前,呂威廉還是電話那端被詢問的對象。他向南都記者回憶,那時他正在居家隔離,每天都有工作人員致電瞭解他的健康狀況和生活需求。“有時他們帶著口罩上門走訪,我們能用簡單的中文交流。”當時,呂威廉每天都在一個微信群裡彙報自己的體溫;現在,他服務的人們也在做著同樣的事。

對於呂威廉來說,這個身份的轉變幾乎是無縫對接的。兩次核酸檢測均呈陰性,4月16日,他結束了居家隔離,然後在瀏覽諮詢時發現了廣州黃埔區一個社區的鏈接。

“我的中文並不是很好,但還是想辦法弄明白了這是入境人員住的隔離酒店在招志願者。”呂威廉報了名,不久就收到回覆,4月16日當天他就到了酒店為“上崗”做準備。

“我知道憋著不出門實在太難受了,只能盯著窗戶,既無聊又容易煩躁。所以,我特別想作為志願者,鼓勵正在隔離中的其他人。”呂威廉笑著告訴南都記者。

華南理工的非洲留學生:在穗籌口罩贈湖北,有人應徵做隔離志願者

呂威廉。

雖然遠在非洲肯尼亞,Kigen仍在不斷為在廣州及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同學們傳遞準確的防疫信息。

“希望在廣州的國際留學生和非洲同胞遵守規定,保持鎮靜度過這段時間,才能儘早恢復正常的生活。”他說。

Kigen向南都記者介紹,目前留在學校的國際學生在宿舍“居家隔離”,學校每天都會把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送到宿舍。他還了解到,住在校外的同學們日常生活所需供給也能得到保障。

回到肯尼亞後,Kigen先自我隔離了14天。他向南都記者介紹,肯尼亞也在執行嚴格的隔離和管制措施。他所在的城市執行晚7點至凌晨5點的宵禁,首都內羅畢的進出城通道已關閉。

4月17日,肯尼亞衛生部長在肯雅塔國際機場接收肯航從中國運回的醫療物資時介紹,接收的醫療物資包括50萬個3層口罩、20萬個檢測採樣管、4000只醫用鞋套、300隻手術室防靜電鞋、7.6萬個N95口罩和醫用面罩。

Kigen也得知了這一消息,“真的非常感謝中國的這個舉動。”

一家兩代人結緣廣州,來中國學計算機

為什麼會來廣州?Kigen告訴南都記者,他曾經跟朋友有討論過,朋友認為他應該去歐美國家學習科技,但Kigen一直認為中國廣東才是最佳目的地。

四年前來到廣州,他用一年時間學習語言,後進入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9年開始,他主持學校留學生聯誼會的工作。他和聯誼會的同學們時常組織留學生到敬老院表演,並在廣交會提供指引等志願活動。

與Kigen同專業的呂威廉是五年前來的廣州。這位安哥拉籍、在納米比亞長大的小夥說他選擇在廣州讀書、生活,是因為在他眼裡的廣東是一個開放且商業氛圍濃厚的省份,在這裡有許多與自己相似的面孔,亞熱帶氣候也讓他感到十分宜居。

華南理工的非洲留學生:在穗籌口罩贈湖北,有人應徵做隔離志願者

呂威廉。

呂威廉與廣州的淵源還來自他從事摩托車貿易的父親。他的父親常年從廣州和重慶進貨。五年前呂威廉來到廣州後,父親的商業夥伴成了他在異國他鄉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家人”。“如果不是有像他們這樣的中國人,一直幫我鼓勵、照顧我,我早就回國了,不可能待得了這麼多年。”

按原計劃,26歲的呂威廉今年夏天即將畢業,他希望留在廣州發展,這裡有太多無法割捨的聯繫。

提起最初來到廣州的日子,呂威廉回憶道,他很快就學會了在旁人給自己倒茶時用手指敲三下桌面,他明白這是一種表示尊重和感謝的方式。“努力地瞭解和尊重每個地方的文化,也是我的家鄉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廣州,我並沒有感到太多的文化衝擊,更多的是看到了雙向的包容和理解。”

“One world,One fight” 粵非同心抗疫系列報道

總策劃:梅志清 戎明昌

統籌:王海軍 王佳

執行統籌:向雪妮 陳偉斌

採寫:南都記者 林子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