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白巖松所說過:“同學聚會時,混的好的,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痛苦與要付出的代價;混得不好的,也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平靜。就看你怎麼看待它,怎麼善待擁有的好”。

可在這個人情比紙薄的功利社會中,同學聚會似乎又變成了另一種以情感與物質訴求為主的需求時,這樣的聚會也越來越被很多人所牴觸。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01

回憶是一種消耗品

我一直認為有一種感情,雖不能時常相聚,但再見時依舊會一見如故。多年同窗情誼一直蟄伏在心底,總覺得再見時,依舊是曾經懵懂的模樣。可歲月的變遷的真實卻給了我當頭一棒,呵醒我不切實際的幻想。

前幾天家庭聚會中,大伯說起他同學聚會的事,不禁讓我心生黯然。

他說:“那個時代我們同學的友誼多寶貴,可現如今也是變了味。隨著年歲漸長,兩極分化越大,攀比、奉承這些原來不恥的做派現在重複上演。現在我能幫的幫,不能幫的也沒辦法,反正啊,這種聚會我是不敢多去了,怕了。”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當純真的友誼蒙上一層功利的汙垢,再美好的回憶也會在一次次的“聚會”中消耗殆盡。

學生時的我們有著相同的目標,朝著同樣的終點進行奔跑。可當我們從稚嫩步入成熟,漸漸的,我們開始奔向不同的世界。再聚時,便沒了上學的純真及嬉笑怒罵的秉性。

似乎年年都能收到同學聚會的邀請,可有些情感,註定要用缺席才能更讓人懷念。

硬要相聚,只能是將珍藏在記憶裡中對方的留戀一層層的剝掉,最後終成陌路。

人一生中所有的感情,其實都是一種消耗品,如果不能在一段回憶上填上新的畫面和感動,剩下的回憶終會在一次次的聚會中消耗殆盡。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02

圈子不同,何必相融

國慶期間參加過一次高中同學聚會,同窗好友大多都是高級知識分子,要麼出國留學,要麼攻讀博士,原以為參加這樣聚會能比較舒心,不會如談錢、吹牛那麼庸俗。

可是,當大家在寒暄了一段時間後,開始相互瞭解對方的情況,聽到對方繼續學習,那麼這一撥成了一小團體聊學術論文,而直接工作的同學,大多直接忽略。而我,正是那位還沒畢業就開始工作的“閒人”。

同窗之間的氛圍讓興致沖沖來見老友的我十分尷尬,不是說是聚會麼?說好的憶曾經?說好的懷舊呢?怎麼淪落為一場學術探討了?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酒過三巡後,坐我旁邊的同學禮貌的問了我的情況,我說在創業。

同學用看似墮落與不爭的眼神望著我說:“你大學畢業就創業挑戰不小啊,為什麼不好好繼續讀研呢?錢這東西不著急賺啊!”

我笑了笑說:“人各有志吧,我覺得現在的工作就是我想要走的路子。”

看到對方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我才恍然,原來曾經一起逃課、八卦、聊異性的時光終究是回不去了。

同學聚會,聚的是一種留戀,會的是一段遺憾。

有人說過:“老友重逢,看重的是感情,絮叨的是友情。卸下所有的職業包裝,忘記彼此的身份地位,讓自己回到最初見到對方時的狀態。這樣的聚會,才能至純至真、輕鬆愉悅、令人難忘”。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03

小圈子交往更交心

還記得大學班長曾組織過一場畢業五年的同學聚會。

多年未見的同學,平常也沒怎麼聯繫,完全能想象聚會的尷尬之處,就算到場了,多半也是小團體各自為陣,浪費精力不說,更令人乏味,還不如各自保留在歲月變遷前的伊人依舊為好。

所以我們室友一聊,一致決定不參加,於是乎,集體聚會改成室友相聚。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現如今的同學聚會大多一個套路,吃飯、喝酒、KTV……真正能靜坐相談的寥寥無幾。飯桌上,大家避不了喝酒助興,氛圍濃重時開始胡聊亂侃。等清醒回想起聚會的內容,卻只剩一些推杯換盞的記憶外贈身體的不適。

而小圈子的相聚才更能加深感情。在圈子裡的同學,大多志同道合,相處時也能更深度的進行交流與陪伴,這種感情才能日久彌新。當遭遇挫折和困難時,他們也能讓你得到很好的治癒,避免一個人負重前行的孤獨。

作家苑子文說過:“越長大發現在乎的圈子越小,這不是壞事兒,因為就是這一小撮人,在你以為會孤立無援的時候,他們早就挺身而出站在那了”。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很多人都知道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在裡面人際交往很重要。可很多人容易忽視一個前提:自己能力是否達到維持關係的標準。

因此朋友沒必要交往太多,並不是你交的朋友都能在你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反而還會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社交其實毫無用處。

哈佛商學院的院長曾經在畢業生典禮上說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畢業5週年的聚會,你不要去,因為那時你正處在最艱難時刻,而你的同學們,大多在大公司裡平步青雲。

同樣10週年聚會,你也不要去。但是,20年的同學聚會,你可以去,你會看到,那些堅持夢想的人,和隨波逐流的人,生命將有什麼不同。”

人生就如一趟旅程,總有人到站下車,而真正能陪你到達終點的也就那麼幾位,所以沒必要進行一些無效的社交,讓其保持原有的樣貌也不失一種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