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帽子王合集—和碩恭親王、和碩醇親王、和碩慶親王

一、和碩恭親王

宣宗成皇帝脈下宗支,清代鐵帽子王之一。始祖為宣宗成皇帝第六子奕。奕,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丑時生,生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三十年,封和碩恭親王,準用紅絨結頂,金黃袍色。咸豐四年,任宗人府宗令。五年二月,賞穿黃馬褂。七月,一切差事開缺。十年八月,以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督辦和局留京,十二月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事務。十一年,免尋常叩拜,食親王雙俸。同治元年,賞紫禁城內四人轎。九年以親王世襲罔替。光緒五年,御賜“輔政扶國”匾。十二年,添加護衛。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初十日戌時薨,年六十七歲,諡曰忠。


鐵帽子王合集—和碩恭親王、和碩醇親王、和碩慶親王


【承襲】

1.和碩恭忠親王奕,道光十二年生,三十年封恭親王,光緒二十四年薨,號忠,年六十七歲。

2.和碩恭賢親王溥偉,光緒六年生,二十四年襲恭親王,康德三年薨,號賢,年五十七歲。

3.毓瞻,民國十二年生,康德三年襲恭親王,現在世。

二、和碩醇親王

和碩醇親王是宣宗成皇帝脈下宗支,清代鐵帽子王之一。始祖為宣宗成皇帝第七子奕譞。

奕譞,道光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子時生,生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道光三十年,封醇郡王,準用紅絨結頂,金黃袍色。咸豐九年,準分府後在內廷行走。十一年七月,常朝免叩,補領侍衛內大臣。同治三年,加親王銜。十一年九月,晉親王。以德宗承嗣大統故,恩封世襲罔替。光緒五年,賞親王雙俸。十一年,管理海軍衙門,總理節制沿海水師。十二年,賞杏黃轎。光緒十六年,增加護衛,十一月二十一日丑時薨,年五十一歲,稱號曰"皇帝本生考",諡曰賢

鐵帽子王合集—和碩恭親王、和碩醇親王、和碩慶親王

【承襲】

1.1840年-1890年:醇賢親王奕譞,初封郡王,1864年加親王銜,1872年進親王,1874年準世襲罔替,諡賢。

2.1890年-1945年:醇親王載灃,奕譞五子。

鐵帽子王合集—和碩恭親王、和碩醇親王、和碩慶親王

三、和碩慶親王

和碩慶親王是清朝世襲親王。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被十五哥嘉慶帝顒琰封為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晉封慶親王,其子依例降為郡王。後來其孫奕劻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懿旨封慶親王。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得到世襲罔替的許可,是清朝第十二位鐵帽子王,前後一共傳了四代三位慶親王、兩位慶郡王。

【承襲】

1.慶僖親王永璘: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貝勒。嘉慶四年(1799年)封惠郡王,尋改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進慶親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三月,薨,諡曰僖。

2.慶良郡王綿愍:永璘三子。嘉慶二十五年(1820),襲慶郡王。道光十六年(1836年),薨,年四十,諡曰良。

3.已革慶郡王奕彩:綿愍養子,父為儀慎親王永璇之子儀順郡王綿志。道光十六年(1836年),襲慶郡王。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革爵歸宗。

4.追封:貝子綿悌 永璘五子,1852年追封

5.慶密親王奕劻:綿悌養子。慶僖親王永璘孫,輔國公綿性長子。咸豐二年(1852年)正月封貝子。咸豐十年(1860年)正月,進貝勒。光緒二十年(1894年),襲慶親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獲世襲罔替。民國六年(1917年),薨,諡曰密。

6.慶貞親王載振:奕劻長子。民國六年(1917年),襲慶親王。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31日)十一月二十日,薨,諡曰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