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身边事#双楼屈村——儿时记忆里最深刻的故乡之一(之六)

#渭南身边事#双楼屈村——儿时记忆里最深刻的故乡之一(之六)

(如今的双楼屈村 2020年4月6日摄)

在我们家下放到农村这十五年里,我和妹妹算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们三个一直都是在读书阶段。我姐上完初中后,也是因为我们家“富农”问题成份,最后也没有被推荐上高中,初中毕业后也是早早的回到村里参加生产队劳动了。

在双楼屈村学校读小学这段求学时光,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名第一,语文数学几乎每次考试都是100分。尤其是语文课,每当老师教新课时,班里同学还没有认全课文里生字时,我就已经能够把课文背过了。开始语文老师还不相信,通过几次考核,最后才知道我比同班同学在这方面有特殊“能力”。因为我放学回家后,经常就会把老师还没有教到的课文提前学习了,加之有不会的生字,我的母亲就会教我,所以我比村上的同龄孩子多认识一些字。从那以后语文老师就把领读课文的任务交给了我。

从我戴上红领巾那一刻起,我从少先队小队长一路走上了少先队大队长。校长喜欢我,同学喜欢我,我也没有给父母家人丢脸。学校举办活动,校长老师总让我上台发言。

在我读小学时,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学校校长和班主任的鼓励下,我们学校的第一张“大字报”竟然出自于我这个小学四年级孩子之手。

那一天,学习组织我们四五年级学生步行8里路,去公社观看电影《决裂》。看完电影后,学校让我们每个人写一篇观影感。第二天,我们班主任带着我去校长办公室,校长给我说我们想让你给我们学校写一张“大字报”。

“大字报?什么大字报,大字报的内容写什么呢?”那个时代那个年龄,我显然对“大字报”似懂非懂,更不知这个所谓的“大字报”有何政治意义。

“主要就是揭露我们学校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及其一些做法。比如只重视学生学习,而不重视学生体育课等等……”校长一脸严肃的告诉我。

最后在校长和班主任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精心指导”下,我铺开大白纸,拿起毛笔,照着提前写好的稿子,完成了我们学校第一张“大字报”的书写任务。至今我都清楚的记得那张“大字报”的标题和内容。标题为“向我校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开火!”。“大字报”的内容是:我们学校只重视学生德智教育,却不重视学生体育教育,学校既没有乒乓球案子也没有篮球架子。这和当时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是相悖逆的。我的第一张“大字报”贴出后,各个班级先后就有许多“大字报”出现,内容大体都差不多。后来,时间不久,我们学校就买了篮球,建立了简易的篮球架子;又用砖头水泥垒了两个水泥的乒乓球桌案;我们总算有了正式的文体运动器材了。


#渭南身边事#双楼屈村——儿时记忆里最深刻的故乡之一(之六)

(如今村上的活动中心 2020年4月6日摄))


在我成年后,每每再去回想“大字报”这件事,一方面感到荒唐可笑,另一方面也能理解当时学校校长让我这么做肯定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有时我将儿时的这段经历讲给我的同事时,他们就会善意的讥讽我“没有看出来呀,原来你小子小时候还是造反派小将!”

儿时农村生活是艰苦的,但是同时我儿时在农村的读书生活又是快乐有趣的。特殊年代特殊经历,既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也对我在整个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对社会的认知判断以及性格秉性、价值观等产生了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没有那一个家庭在历史进程中没有遇到困苦与艰难;没有那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没有经历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遇到的困苦与艰难越多,越能使一个家庭事后变得日益强大;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越多,越能让一个人的性格变得坚强,也越能促使其早日成熟。所谓的“百炼成钢”“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便是如此。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面对我们困苦的人生经历,面对我们挫折的人生历程,我们没有理由去抱怨社会,更没有理由去抱怨我们所成长的家庭与环境;我们只有直面现实,挺起腰杆,咬紧牙关,执着向前,与我们的家人一起同舟共济,共度难关,我们才能让父母家人生活的更加健康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我很羡慕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后”“90后”,还有当今的“00后”,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人,更是幸运的一代人。他们没有他们的父辈所经历的那个年代的生活体验,他们甚至也难以理解从那个特殊年代里走过来的人们。我希望他们有时间去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去读一些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作者撰写的那个年代的一些真实的故事书籍。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那段历史,我坚信对他们认知中国现代历史,更好的健康成长一定是有益的。


#渭南身边事#双楼屈村——儿时记忆里最深刻的故乡之一(之六)


#渭南身边事#双楼屈村——儿时记忆里最深刻的故乡之一(之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