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飞将军”为何最后自刎而死?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诗歌里提到的飞将就是众人熟知的飞将军李广,而初唐四杰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不禁有人要问,既然李广是破阵杀敌赫赫有名的飞将,为何结局是“难封”?

别急,咱接着往下看一看李广的生平。

李广是陇西成纪人,他祖上为秦朝时期的名将李信。李信近年由于出现在手游里被人们熟知,他的能力也很强,可以说是秦国统一六国里面的关键人物,传到李广这一代家族已经没落,但是好在箭术依旧精湛,让他有一番用武之地。

是金子就会发光,公元前166年,北方的匈奴入侵汉朝萧关,这时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时因为他精通骑马射箭,所以斩杀很多匈奴人,功劳很大被任为汉中郎。《史记》记载李广曾随汉文帝出行,听他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迹,汉文帝感慨地说:“真是可惜,你是没遇到时机,如果你生在高祖时代,那么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到了汉景帝时期,匈奴更加猖獗,李广的机会也更多了,他屡立战功,迅速升迁为轶二百石的高级官员。景帝三年的李广任骁骑都尉,他随太尉周亚夫平叛七国之乱,反击吴楚叛军。到昌邑城下,他夺取了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也以此名声显扬。不过因梁王授给了他将军印,而梁王是觊觎皇位的人,他站错了队。所以还师后没有被给予封赏。

从这里就看出李广的政治素养不高,政治觉悟也很低,结交藩王可是犯了大忌,然后他被调为上谷太守,不断与匈奴交战。后来又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却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这不算是贬谪,因为太守的俸禄不低,而且是实权在握的官职。

大名鼎鼎的“飞将军”为何最后自刎而死?

李广画像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了,汉武帝即位。当时的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一代名将,而初登帝位的刘彻也需要提拔人才为己所用,于是把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的禁卫军长官。可见这个时候汉武帝对于李广还是有很高的期待。

但这个状况很快发生了变化,让李广开始进入命运多舛的后半生,事情还要从公元前134年说起。

汉武帝想要打匈奴,部分官员瞅准皇帝心思,上言说我们刚跟匈奴和亲,他们没什么防备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诈降,提前埋伏好让匈奴人进来一举剿灭。 因为匈奴都是骑兵,直接作战追不上跑不掉,落于下风。那么上面的计谋有用吗?

从事实来看没什么用,可惜汉武帝建功心切欣然同意。下令在马邑伏兵意图围歼匈奴,没想到匈奴单于生疑,抓住一个烽火台的士兵,后者直接泄露计划。所以单于直接退兵了。计谋没能成功,而李广在马邑之战时是骁骑将军,属于护军将军,因此也无功而返。

李广这一次没能证明自己,汉武帝很是失望啊,到了公元前129年,刘彻再次四路出兵。车骑将军卫青走上谷,轻车将军公孙贺走云中,太中大夫公孙敖走代郡,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新老皆有,出于宿将的李广受到匈奴“热情”迎接,单于还下令必须生擒李广!


大名鼎鼎的“飞将军”为何最后自刎而死?

匈奴兵势众多,李广硬碰硬被击败,所以匈奴骑兵活捉了李广,把他放在两匹马中间的绳网上,李广躺在网上走了十多里后将计就计假装死去,突然看到旁边匈奴骑兵骑着匹好马,他突然跳上匈奴骑兵的马,驱马向南跑了数十里,用夺来弓箭射杀几个追兵才终于逃脱。但等李广回到汉朝,依照汉律被俘虏的汉朝将领应被斩首。幸好家里面用尽办法,后来李广赎为庶人。

与之相比,卫青率军直捣龙城,斩敌数百而还。凄凉的李广闲居数年年近花甲才找到复出的机会,在北平担任太守。他和士兵同甘苦共患难,让士兵很受感动。

大名鼎鼎的“飞将军”为何最后自刎而死?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这次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从定襄、代郡出击,跨越大漠远征匈奴本部。而李广几次请求随行,但是汉武帝以他年老为原因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屡次请求,才同意他出任前将军。

可惜的是命运弄人,李广在战争中首先没遇到敌人,没拿到功绩,第二次直接遇到十倍于己的敌人,幸好张骞救兵到才没被俘虏,这次算他功过相抵。

而另一边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就不多说,他们二人打的匈奴望风而逃,封狼居胥。

在汉军出塞后,因为卫青捉到了匈奴兵,所以知道了单于的驻地,就准备自带精兵追逐单于,他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但是东路是迂回绕远,而且缺乏水草,势必不能并队行进,不是主力道路。这是因为卫青曾暗中受汉武帝警告,他认为李广年老,而且命运不好,所以不让他与单于对阵,因此故意把李广调开,而李广也知道内情,他坚决要求卫青改令,可是卫青不答应。

李广不向卫青告辞就启程,可惜军队没有向导迷路了

回到朝廷的他羞愤难当,当众自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