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飞将军,战功显赫,却为何至死都没被封侯?

自古以来,为保国家安定,边疆太平,华夏民族诞生了一位又一位忠心为国、无私奉献的优秀将领。霍去病、孙膑、郭子仪、戚继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如同闪耀的繁星一般,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散发光芒。不仅如此,一般战功显赫的武将都会被封官加爵,赢得无限荣耀。可是在汉代有这样一位将领,他战功同样显赫,被后世称为"飞将军",却终生未得封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称飞将军,战功显赫,却为何至死都没被封侯?

透露了这么多信息,想必大家已经猜到这位将军是谁了,没错,他就是飞将军李广。

李广,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军事史上的名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诗怀念的正是这位飞将军。关于李广的故事,想必不用进行过多的介绍,人们在钦佩他为国的忠心时,也常常为他羞愤自尽的结局而叹惋。那么,如此荣耀的一生,为何李广却至死未能封侯呢?

人称飞将军,战功显赫,却为何至死都没被封侯?

首先一点是李广的家庭背景问题。我们都知道,李广的爷爷是秦国大将李信,父亲为大将李尚。李信曾参与了秦灭六国的战争,并且带兵凶猛。这种用兵的风格也决定了以后李广的带兵风格。并且,李广的爷爷和父亲后来都被秦始皇封为太守,到了汉代后,虽然李广的家世荡然无存了,但这种出身似乎已经注定了其不可能走上高位。

人称飞将军,战功显赫,却为何至死都没被封侯?

第二点就是李广的性格问题,骄傲且气度小,属于有仇必报的类型。有一次李广外出打猎,回来晚了错过了入城时间,守关的霸陵尉于是就公事公办,不让他进。李广就"自信"地报上了他的官职,以为这样就能让霸陵尉笑嘻嘻地给他开城门,但是守城的霸陵尉秉公执法,依然不让他进。于是李广就怀恨在心了。后来李广被启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请命让霸陵尉和他一起戍边。但是,霸陵尉一到右北平后,就被李广斩杀。

由上面的两个原因,我们可以以小见大,推测出李广真实的一面出来。但是人无完人,谁都是有缺点的,只是当一些"微不足道"的缺点出现在一位名人的身上时,大家才会扼腕叹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