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說透了,可惜不聽老人言

《文昌帝君陰騭文》中講到:“禁火莫燒山林,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換而言之就是在告誡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這種思想是很有進步意義的。

今年新冠病毒肆意橫行,舉國停工停產,在家裡自覺隔離,給國家的經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根據相關研究團隊的研究表明,這種傳染病的源頭來自野生動物,貪戀野生動物的美味,大肆屠殺野生動物,造成了今天的悲劇。

其實,早在400年前,李時珍就已經把野味的真相說出來,只可惜不聽老人言。

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說透了,可惜不聽老人言

耳濡目染,立志懸壺濟世

李時珍是明代的名醫。

他出生在一個醫生世家,父親和祖父都是學醫出身,從小李時珍就跟在父親的身邊,看著他為病人診脈、開藥,顯得特別有學問。遇到窮苦人家的病人,父親還會不要人家一文錢,甚至倒貼藥費。病人病癒後,總是對父親千道萬謝,感激不盡。

那個時候,李時珍就覺得父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漸漸的,在他幼小的心靈裡也產生了懸壺濟世的想法。小小年紀的他,一有時間就翻閱父親那些厚厚的遺書。

他聰慧好學,記憶力又很好,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醫學理論,又常年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慢慢也能診斷一些小毛病。

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說透了,可惜不聽老人言

可是,就在李時珍雄心勃勃要當一名醫生的時候,父親卻出面阻止了他,在當時的價值觀裡面,讀書人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就是通過科舉考試,為官作宰,那才是人生的一大得意事情。

至於當醫生,收入微薄,又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實在不是世俗眼中的好職業。在父親的逼迫之下,李時珍只好努力讀書,力求博取功名。

可惜,他真不是這塊料,一連三次都名落孫山,科舉之路希望渺茫。無奈之下,父親只好同意他走從醫之路。

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說透了,可惜不聽老人言

野生動物屢屢被食用,心懷憂慮

李時珍在診治的過程中,看到人們很喜歡吃野味。有錢的人不滿足日常餐桌上的雞鴨魚肉,也許是他們覺得這些食物太平常了,難以顯示出他們高人一等的身份;

也許是認為單單吃這些還難以幫助他們達到強身健體的目標。

於是,他們把不安分的觸角伸向了大自然,不斷獵取野生動物。他們幾乎吃遍整個地球,地上走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沒有不吃的。

在吃野生動物的過程當中,他們總結出了一系列理論,比如野豬肚養胃、蛇膽清火、夜明砂明目,這些觀點到目前都是很有市場的,真可謂盛行不衰,歷久彌新。


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說透了,可惜不聽老人言

基於這些思想,野味也更多地被作為名貴的滋補品,送上了中國人的餐桌。

李時珍卻在不斷的研究中發現,野味不僅達不到那麼多好的功效,甚至它們還有許多不可小噓的副作用,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總之,野生動物絕非一身是寶,相反它們簡直一身是毒。

為了達到警醒世人的目的,400年前李時珍就列舉出了有毒野生動物的名單,它們的危害等,可謂用心良苦,可惜李時珍的寶貴建議並沒有引起如今人們的重視,相反人們仍是我行我素,把一盆盆的野生動物搬上餐桌,甚至沾沾自喜,結果引火上身。

多年研究,列舉食用野生動物的危害

鳥類:李時珍認為所有的鳥都是有毒的,“凡鳥自死目不閉,自死足不伸,白鳥玄首,玄鳥白首,三足、四距、六指、四翼,異形異色,皆不可食,食之殺人”。

孔雀,肉品嚐起來有點鹹,是一種涼性食物,也是有毒的,人們要是處在服藥期間,還吃孔雀肉的話,所吃下去的藥就會失去功效。

烏鴉,肉簡直又酸又臭,難以下嚥。如果人們吃了烏鴉的肉和它們的卵之後,記憶力就會大大倒退,很容易健忘。

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說透了,可惜不聽老人言

啄木鳥,是吃蟲小能手,長長的嘴巴在樹上噠噠敲幾下,很快就能從裡面抽出一條掙扎蠕動的小蟲。在吃蟲方面,啄木鳥毫不挑食,是食百蟲的高手,正因如此,啄木鳥的肉毒性很強的,千萬不能食用。

李時珍對水禽類也作出了總結。

鴛鴦,在中國的文化史上,鴛鴦一直有著美好的寓意,它是愛情美滿幸福的象徵。但是它的肉味道有點鹹,有小毒,吃了以後人容易頭痛、頭暈,難以治癒,甚至還會落下終身的疾病。

李時珍對蟲類也有記載。蝸牛,早在幾千年前,中國人就有吃蝸牛的習慣,到現在,法國的蝸牛大餐仍是一道讓人趨之若鶩的名菜。但是實際上,蝸牛味道鹹,是寒性食物,身上帶有毒素,吃多了會捲縮抽筋。

天螺,螺螄早已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但是螺螄的種類也是很多的,人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火眼金睛,學會觀察和分辨。

像天螺,也是揹著沉重的殼,外表看上去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它卻是有毒的,千萬不要去食用。

野馬,看上去威風凜凜的,膘肥體壯,但是想把它們當做桌上美餐確實不合適的,它的味道並不鮮美,有點苦,也是寒性的,吃下去難以消化,吃多了還容易生瘡患痢。

豺,肉性味酸,是一種熱性食物,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吃下去可以補身體,實際上它的肉是有毒的。吃多了,人容易精神萎靡,人也會變得越來越消瘦。

熊,肉性味甘、平,熊身上的肉雖然沒有太大的毒性,但是也不可以隨心所欲地食用,特別是那些身上有病痛的人,吃了熊肉會加重病痛。

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說透了,可惜不聽老人言

時代在進步,我們早已經不是茹毛飲血的動物。如今的我們雖然已經強大到能夠掌控自然,但是也千萬不能真的把自己當成萬物之靈。

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勢去肆意獵殺野生動物終究會遭到自然界的瘋狂報復,歷史已經一再重演,17年前的非典,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短短時間內就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這是大自然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希望我們都會有所收斂,與自然為友,這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