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脅擊沉伊朗炮艇!美伊這對舊知己為何結下了今日的深仇?

隨著最近石油市場的動盪,中東那地方又開始搞事了。美國川皇在社交媒體上習慣性的大怒,說自己已經下達了美軍三軍總司令的旨意,要求美國海軍摧毀騷擾美國軍艦的伊朗小炮艇。對此,伊朗人報以嘲諷的語氣,直接回懟道,“先處理你們軍隊的疫情吧”。

美伊兩國在語言上劍拔弩張,都好像要在下一刻白刃相加。然而各位讀者大大不知道的是,美伊兩國其實在很久之前曾經是很要好的夥伴。那這兩夥人為何會淪落到今天的白刃相加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美伊恩怨始末。

美國威脅擊沉伊朗炮艇!美伊這對舊知己為何結下了今日的深仇?

美伊矛盾不斷、衝突持續升級


(1)近代伊朗的命運

伊朗位於亞洲的西南部,是中東地區的大國。伊朗舊稱波斯,比如金庸先生寫的《倚天屠龍記》裡的波斯聖女就是一個伊朗人,當然了,咱們中國人以前叫他安息。伊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是波斯人,大約佔了整個國家人口的66%。伊朗人和邊上的阿拉伯人並不是一回事,所以有時可以看到阿拉伯國家的人喜歡抱團懟伊朗,比如說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就是阿拉伯人出錢,讓伊拉克出兵打伊朗。

美國威脅擊沉伊朗炮艇!美伊這對舊知己為何結下了今日的深仇?

伊朗也是文明古國


近代的伊朗的命運跟咱們有點像,在伊朗的愷加王朝晚期,一度也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國家,北部有野心勃勃的沙皇俄國不斷侵蝕,南方有狼子野心的英國人步步緊逼。當時的國王之所以還能是國王,是因為雖然沙皇俄國和大英帝國互看不順眼,但是依舊不想直接面對,以免發生衝突。美俄兩個國家都是有點地位的歐洲國家,直接開戰容易讓邊上的列強撿了便宜,所以兩個國家也就心照不宣,往死裡割伊朗就完事了,但還是給伊朗國王留下一點土地。

伊朗人是波斯人的後裔,祖上也曾經闊過的,曾經打算飲馬溫泉關的,所以面對這樣喪權辱國,伊朗人是一萬個不願意。那咋辦呢?幹掉不像話的愷加王朝。於是伊朗人就開始搞事,帶頭的是一個軍官叫禮薩汗·巴列維,也就是後來伊朗巴列維王朝的奠基人。咱們看中東歷史的話,可以發現中東的很多大人物都是靠打仗起家,除了這個巴列維,還有敘利亞獅子老巴沙爾、利比亞傳奇卡扎菲、中東靈魂人物納賽爾,這些人都是靠打仗奪下政權的。

美國威脅擊沉伊朗炮艇!美伊這對舊知己為何結下了今日的深仇?

斯巴達三百勇士講的就是懟波斯人的


1921月2月,禮薩汗·巴列維就開始搞事了,志在光復波斯榮耀,早就新的傳奇。伊朗的愷加王朝在當時已經徹底爛掉了,根本沒那個本事組織這場變革,就算壓下了,肯定還有下一場。推翻了愷加王朝之後,巴列維又建立了一個新王朝,叫做巴列維王朝。

巴列維在成為國王之後,一直致力於推動西方化、世俗化、民族化,為了主權一直跟蘇聯人、英國人周旋,也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1935年,巴列維把自己的國名改成了現在的伊朗,而伊朗的名字是雅利安人的地頭,對,就是那個小鬍子常常提到的雅利安人,可以看出伊朗人內心有多驕傲。但是為此也揹負了很多毒打,這是為啥呢?答案是二戰。

美國威脅擊沉伊朗炮艇!美伊這對舊知己為何結下了今日的深仇?

伊朗國王巴列維


眾所周知,二戰是一場正義大戰不義的戰爭,德國人肆意挑動戰爭,席捲歐洲,犯下了很多罪行。面對這樣的行徑,伊朗人居然在邊上看戲,說了一句,你們打你們的,我保持中立。其實伊朗人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支持盟國的話,北邊是毛熊,南邊是大英,想滅了自己如探囊取物。不支持德國的話,伊朗人又覺得我這個名字白起了。雖然伊朗人保持中立,但是在毛熊和大英面前,不站隊到自己這邊就是敵人,後來毛熊和大英會心一笑,直接派兵入侵。這樣的情況下,伊朗的權利更加不屬於自己了,伊朗的國王也就是一個傀儡而已。但是命運的轉機隨後出現了,一個大洋彼岸的國家出來當救星了,那就是美利堅。

(2)昨日最親的某某

伊朗受到英蘇的控制,很多政策都要看別人臉色。到“二戰”之後,形勢更復雜了,除了最早的毛熊和大英,千里之外的美利堅也趕來湊熱鬧了,四個國家都能湊一桌麻將了。但是美國一開始是比較厚道的,經常給伊朗錢花,沒事就搞點經濟援助,並且經常邀請伊朗的大官去美國轉轉。

然而當時的伊朗朝廷並不佔在美英這邊,有點導向蘇聯的趨勢。特別是在1951年伊朗的首相摩薩德宣佈石油集團國有化,這直接把英國人嚇到了。因為大英在中東有著大量石油利益,摩薩德此舉簡直在抄大英的家。正所謂,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所以大英就想報復。於此同時,西方世界的老大老美也坐不住了,因為他在中東的石油份額也不比大英少,怎麼能允許伊朗在毛熊的暗示下這麼壞規矩,他實在忍不了了,於是策動軍人逼宮,把摩薩德趕下臺,讓巴列維重掌皇權。於是,美國和巴列維王朝的關係也就變得親密起來。

當然了,美國人和英國人幫巴列維絕不是因為他長得帥,而是因為他有利用價值。扶持起了巴列維,美英就可名正言順地要回自己的石油產權了。而因為美國和大英的“援手”才重登王座的巴列維,自然是十分樂意與美英打交道的,甚至可以說“舉波斯之物力,結美英之歡心”。

在巴列維心中,美國已經是一個信仰了。所以在巴列維王朝後來的改革中,伊朗是直接以美國為藍圖的。現在我們看巴列維王朝時代的照片,會覺得這些人很西化,比較開放,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美國的影響的。

並且巴列維王朝還積極改革,比如說進行土地改革、推動工業化、給女性投票權利,這一定意義上推動了伊朗大踏步地進步。這其實是很難得的,因為國王才是最大的地主。但是這樣的行為也徹徹底底地得罪了教士集團和地主階級,為巴列維王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美國威脅擊沉伊朗炮艇!美伊這對舊知己為何結下了今日的深仇?


在伊朗人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困難很多,但是和其他國家不一樣,伊朗人有一個氪金的外掛,那就是有石油,有非常多的石油。一個國家有了石油也就有了錢,有了錢也就有了解決問題的力量,所以伊朗一下子就有了起飛的動力,在1960年到1975年,國內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12.5%,就像坐火箭一般,而這段時期是美伊兩國的黃金蜜月期。

(3)美伊恩仇剪不斷、理還亂

但是作為一個有著輝煌過去和遠大抱負的國家,絕不甘心做一輩子的小弟。並且在巴列維的統治下,國內貧富分化劇烈,上層人士一個個穿著西方服飾,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底層民眾一個個艱難求生,生活十分困難。這是為啥呢?因為石油這東西主要是資源型經濟,並不能帶來太多的就業。並且石油帶來的利益很大一部分都是被伊朗的高層拿走了,只有一小部分落到了佔多數人口的底層民眾手中,所以造成上層紙醉金迷,下層面黃肌瘦。此外,石油會讓人產生依賴,那就是沒錢就賣點石油,家裡沒糧食吃就賣點石油,反正遇見問題就是賣石油。這樣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家都沒了幹活的動力,所以出現了本來可以自給自足的伊朗不得不大量進口糧食。

除此之外,做人家的小弟,總是要當狗的。當時的美國人在伊朗飛揚跋扈,就是因為美國人在伊朗有治外法權,要是犯了法不受伊朗法律所約束,而是交給美國處理,這也深深刺痛了伊朗人驕傲的心。大家覺得巴列維太特麼親美了,幾乎是美國人統治伊朗的傀儡。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就覺得巴列維幹得太差了,想把他趕下來。時間來到1978年,大家都紛紛上街,還把原來的教士集團請了回來。巴列維一開始也以為是大家反感自己,於是就覺得既然討厭我,那我走不就行了,於是在1979年1月16日離開了伊朗。這顯然是巴列維的天真想法,巴列維一走沒有結束紛爭,反而使得大家上街的熱情更加高漲,於是教士們宣佈在當年的2月廢除了帝制,在4月成立新的共和國,正式宣告巴列維王朝壽終正寢。

美國威脅擊沉伊朗炮艇!美伊這對舊知己為何結下了今日的深仇?

逃離德黑蘭


但是巴列維一走,王朝一拉胯,美國人和伊朗人衝突就再也沒有了緩衝,以前伊朗人的怒火還能發在自己的國王上,不至於直接燒到美國人身上。美伊衝突的導火索開始於伊朗人的前任國王巴列維,因為他有病。他是真的有病,身患癌症的他跑到了美國就醫,這個引發了伊朗人的怒火,覺得美國人是包庇這個犯人國王。所以怒火沖天的伊朗人就佔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抓了近六十名美國人,逼美國交出巴列維。這件事後來還被美國好萊塢拍成電影,叫《逃離德黑蘭》,各位讀者大大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事情做到這份上,美國人再怎麼想跟伊朗人好好談也做不到了,因為一個帝國出來混,最重要的是信用和臉面,如果美國人認了慫,以後還怎麼帶小弟?於是美國人直接派大兵去救,結果直升機飛機半路出事,人沒救出來,反而死了很多美軍。這下子讓伊朗人更強硬了,美伊關係達到了徹底破裂。在這件事後,伊朗的親美派還組織過武裝造反,炸死了國內一堆高官,如最高法院院長在內的一眾政治人物,這使得伊朗朝廷跟美國人的樑子徹底結大了,沒有太大緩解的可能。

在此後的所有恩仇,無一不是這場革命事件的延續和演變,表面上是愛恨,然而實際上是石油霸權。

(4)美伊愛恨何時休

美伊之間恩怨大大小小也鬧了四十多年,估計可能還會再鬧一段很長的時間,除非波斯灣再也沒有了油輪。所以大家面對美伊之間的衝突,也不用覺得奇怪,更不用覺得突然。只要美伊兩國一天要做石油生意,就有一天可能翻臉無情,或者是妥協言和。套用《讓子彈飛》裡的一句話,“生意嘛,不寒磣!”不過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希望美伊能夠早點消停,安穩做做生意才符合大家的利益。

美國威脅擊沉伊朗炮艇!美伊這對舊知己為何結下了今日的深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