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拼多多開賣“核酸檢測”,華大基因卻難賺錢?

華大基因全面押注新冠試劑,卻引發監管層的擔憂。

電商首秀

4月23日,由華大基因推出的“新冠核酸檢測”預約服務上線拼多多,未來將在北上廣深等全國近50個城市推出。據瞭解,首批落地10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天津、南京、重慶、青島。


攜手拼多多開賣“核酸檢測”,華大基因卻難賺錢?

由於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此前一向反對商業性目的的基因檢測項目,因此華大基因從未開展過直接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檢測服務。此次聯手拼多多,便成為華大基因的電商首秀。

此番上線拼多多,華大基因可謂籌劃已久。

4月22日,中央提出要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工作。不到12小時時間,華大基因便在拼多多開出官方旗艦店,並推出“新冠核酸檢測”預約服務,如此迅速的反應讓華大基因搶得先機。

面對新冠核酸檢測的新生市場,華大基因選擇以價格戰的方式快速突圍

目前,多傢俱備資質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企業,陸續通過電商開售檢測服務。其中,瑞慈體檢在拼多多推出的核酸檢測拼單價格為255元,迪安在天貓上線的核酸檢測,根據不同地區價格在240元至258元不等。


攜手拼多多開賣“核酸檢測”,華大基因卻難賺錢?

華大基因則將拼多多的省錢特質發揮到極致。在其10座城市自營檢測點檢測,價格只需179元;如果在合作伙伴處檢測,價格也只要199元。相對於其他電商在售產品,華大基因在價格上優勢明顯。

截止壹科技發稿時,華大基因核酸檢測服務在拼多多已銷售75件。

今日,北京、哈爾濱等多地已經開放核酸檢測服務,目前北京市核酸檢測機構已由2月初的17所增至50所。其中,在北大人民醫院預約檢測需要160多元,北京朝陽醫院為160元。

不難發現,相對於公立醫院更低的檢測費用,華大基因的低價策略並不奏效。

華大謎團?

受新冠檢測試劑銷售利好影響,華大基因在3月24日的每股價格還鎖定在70.00元,時至4月23日,便已暴漲至114.58元,1個月內股價漲幅高達64%。

攜手拼多多開賣“核酸檢測”,華大基因卻難賺錢?

而在4月22日晚,也就是產品上線拼多多的前一天。深交所發佈問詢函,直指華大基因近期股價漲幅過快,關注其檢測試劑的產能、市場佔有率等問題。

若回顧此前華大基因對外發布的相關產能及營收數據,的確矛盾重重,使其深陷謎團。

疑點一:華大基因的檢測試劑產能究竟有多少?其對外口徑並不統一。

1月25日,華大基因宣佈已經做出10萬人份成品,當時產能是2萬份/天,並聲稱可及時擴產至5萬份。

3月21日,在深圳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華大基因執行董事朱巖梅宣佈,華大基因累計生產超過314萬份,產能為60萬份/天。但日產能達到60萬份,2個月總計才生產314萬份,矛盾的數據令人十分疑惑。

隨後,華大基因對外統一口徑,表示“累計生產該試劑盒超過700萬人份,並在全國完成近58萬人份的新冠核酸檢測”。

疑點二:華大基因全面押注檢測試劑生產,是否能賺到盆滿缽滿?

關於試劑成本,可參考聖湘生物在IPO材料中披露的數據:2019年核酸檢測試劑單價為15.6元,毛利率為82.19%。

若加上40元的咽拭子等檢測服務費,即便核酸檢測服務定價降至200元以內,其仍有幾倍毛利,因此華大基因檢測試劑的生意看似穩賺不賠。

有機構估算,華大基因每月可淨賺12億,這一數字是按照60萬份日產能以及30%淨利率估算得出的。

對此,華大基因緊急澄清:產能只是理論數值,實際沒有每天生產那麼多,今年一季度也沒賺12億,業績預測是盈利1.32-1.4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00-4500萬元。

但實際情況可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完美。如果按照湖南省的試劑採購價格120元推算,華大基因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銷售收入,至今不過7000萬元左右。算上華大派員提供檢測服務的收費,新冠業務帶來的淨利潤大約為6000-7000萬。

由於公司在一季度還有約2000萬的新增政府補貼,而淨利潤只是增加了約4000萬元。所以不難發現,華大基因的傳統業務,在今年一季度嚴重萎縮。

疑點三:試劑出口規模存疑。

試劑出口,被認為是華大基因實現業績提升的重要途徑。但在海外,並未看到有大批量採購華大試劑的信息,公司也並未主動披露過大筆出口海外的消息。

德國Curetis公司曾在3月16日發佈信息,開始提供核酸檢測服務,所用試劑來自華大。這家公司是華大的合作伙伴之一。4月7日,以色列公司MyHeritage宣佈,採用華大的試劑,將實現每天1萬份的檢測。

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結合公司在手訂單、產能以及國內外同類產品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說明該檢測試劑盒在前述市場的銷量、佔有率、同行業市場競爭等情況,以及對公司未來生產經營可能產生的影響。

攜手拼多多開賣“核酸檢測”,華大基因卻難賺錢?

截至今日收盤,華大基因報收於106.02元,跌幅達到7.47%。

華大基因的電商首秀賺足了眼球,但是否賺到錢,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