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談談我理解的名校MBA申請與職業發展

作者|梅園

前言

最近有幾位想要申請名校MBA的來詢者,Ta們的問題是:

1、如果要讀MBA,在國內讀還是在國外讀好?

2、全日制和在職MBA,我選哪一個?

3、北大匯豐和長江商學院,我選哪一個更好就業?

4、我申請了麻省理工的MBA,如何修改文書以使我順利拿到offer?

5、如果清華和北大同時給了我全日制MBA的offer,我該選哪個?

和Ta們交流的過程中,引發了我的許多思考。在一個時代機遇下的選擇,會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本篇文章,將從外部週期趨勢、個人價值觀、志趣及能力關係四個方面來進行講解分析。

全文近6000多字,值得你留時間來閱讀與思考。思考的過程,重於結果。

01從《金融時報》排名指標,看週期與趨勢

著名的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簡稱FT,從1999年開始發佈MBA排名,不同於《商業週刊》側重於美國頂尖商學院,FT首次開拓性地進行了全世界商學院的排名。

FT對學校各項得分加權平均之後獲得綜合排名,加權因子如下:

-20% 畢業後三年的工資水平(與《商業週刊》排名最大不同點)

-20% 讀MBA前後工資增加的百分比(畢業三個月內)

-10% 學校的研究課題質量

- 6% 畢業後,既不在原籍國,也不在獲得MBA學位國家工作的畢業生百分比

- 5% 擁有Ph.D學位的教授的百分比

- 5% 學校每年授予Ph.D的數量

- 4% 外國學生的百分比

- 4% 外國教授的百分比

- 3% 畢業三年後進入公司的什麼層次

- 3% 三年後除去MBA學習費用的收入

- 3% 三年後感覺滿意的校友的百分比

- 其餘十幾項 1%-2%加權的因素,包括錄取學生的外語水平,女教授的百分比,畢業後三個月內找到工作的學生的百分比(我們俗稱就業率)等。

總而言之,FT的排名,有40%的權重是“赤裸裸”薪資排名,分為兩個時段:畢業三個月內及畢業三年後。而職業發展相關的權重,我標黑的部分,佔到了50%以上。都說招生、教學、就業一條龍,播什麼種,提供什麼土壤、陽光、肥料,最終,還是體現在結了什麼樣的果,這些果子,有了什麼樣的銷量!

2020年FT排名,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斯坦福大學商學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位列前五。

中國共有9所商學院入選百強排行榜,包括中歐、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許多小夥伴會覺得很驚訝,怎麼中國的清華北大沒有上榜啊?!真相就是:清華和北大一直還沒參與《金融時報》排名。

從《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談談我理解的名校MBA申請與職業發展

我2015年重返T大經管學院職業發展中心任職時,學院就在籌劃FT排名的事。2014年,T大的MBA項目首次更改為只有GMBA(全球MBA)及PMBA(在職MBA)。全球MBA項目,有目的地計劃針對FT排名。因為2014入學,2016年畢業,所以算畢業三年後,就來到了2019年,經濟開始不景氣了,多個企業出現裁員,2019年底,新冠肺炎來襲,直接衝擊2020年成為近十年多“最難就業季”......

所以,你選擇讀MBA的時機(週期的哪一段),畢業後進入的行業(朝陽還是夕陽),比你讀國內還是國外,哪個學校,哪個項目,可能會更重要。

以我身邊的例子來說明,2006年,BP石油來中國頂尖商學院招管培生,整個T大隻挑選了一位。我的這位方同學,有著他的異人之處,這塊不放在今天的文章細說。我想說的是,當年,T大國際MBA項目學費兩年8.8萬,方同學去倫敦實習二個月,企業包吃包住,還給發了暑期實習工資(英磅,兌人民幣1:13),據說他結束實習回國,發現二個月的實習工資,把兩年的MBA學費賺了回來。MBA畢業後,方同學去了倫敦工作,娶妻生子,至今仍定居於倫敦。

2016年,我的一位2015級GMBA的學生,說他來T大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有機會加入BP,請我作為老師和校友去推薦。然後,我請遠在倫敦的方同學告訴他,內部推薦渠道咱都有,可是,石油行業不景氣,BP不招了!

2020年,原油驚現史詩級大崩盤,美國原油暴跌50%,只要9美元,又是後話。

如果你上MBA的目的,是為了進入某一行業或某一個公司,建議前瞻性判斷下該行業和公司未來三到五年的前景,再做有針對性地選擇。

2016年,我在T大聽過楊斌教授的《名師論道》,主題為“弄人之造化和應得之幸運”,即是說:週期(源動力而非衍生動力)正如某種弄人的造化,運用歸因、改善心智模式、克服意識形態,推行批判性思維,懂得emerging 和deliberate,意與力,也許可以收穫應得的幸運。

這段是不是很深奧呢?二個小時的講座,楊斌教授旁徵博引,說了得有上十個案例,聽得我目瞪口呆。那一次,我突然明白,商學院教授的案例教學,都是歸因,在一個時間節點,對一家公司的成敗進行定義與歸納分析。而商學院沒有教我們的,是如何去看週期,在一個趨勢要來臨前,做好準備。

2018年4月,朱恆源、楊斌兩位教授把他們對中國企業管理經驗的研究成果,提煉成一本小書《戰略節奏》。其要點是,企業的戰略要有節奏,因為產品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會出現結構性變化,其衝擊會傳導到戰略要素市場和股權市場,引發市場波動,為企業帶來機會與威脅。他們據此提出了一個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和股權市場相結合的動態分析框架PRE-M模型。在這個模型中,企業同時要在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和股權市場競爭,企業家需要系統地考慮三個市場的動向,才能適時、適勢 、實時地獲取競爭優勢,獲得長遠發展。

從《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談談我理解的名校MBA申請與職業發展

2020年是庚子年,鄭曉明教授在【聞道經管】直播講授《危機,鑄造你的卓越領導力》,提到中國之前的三次庚子年(天干地支),無一不是近代歷史上的大拐點:

1、1840年,中國近代史上首個庚子年,鴉片戰爭,大清帝國被強行拖入現代化軌道,晚清70年由此開始。

2、1900年,義和拳運動,隨後慈禧太后誤判世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晚清慢慢從歷史上謝幕,1911年辛亥革命。

3、1960年,美蘇冷戰夾縫中的新中國,開始了長達40年的改革開放。

我在T大職業發展中心工作時,前幾年都是企業HR來找我聊,因為被學生毀約。原因是名校優秀學生一人可拿到4到5個offer,總會拒絕幾家企業。而從2018年底起,就開始出現企業毀約名校學生了,就業形勢,真是有些嚴峻啊......

也許,作為個體,也應該參考一下《戰略節奏》中的PRE-M模型,看看如何,找到個人的S發展曲線,或者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線!

從《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談談我理解的名校MBA申請與職業發展

02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什麼是你看重的?

羅伊.迪士尼 (Roy E. Disney)曾說:“如果你的價值觀很明確,做決定就變得更簡單了。”所謂的價值觀,是指你看重什麼。

美國商學院測評的十三項動機/工作價值,與中國商學院測評的十三項大同小異。有的人追求財富、權力,威望,有的人則追求利他和工作生活平衡。

從《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談談我理解的名校MBA申請與職業發展

我曾經遇到過來詢的MBA學生,十三項,打分都是滿分,就好像有人求“錢多事少離家近”,樣樣都佔全,怎麼可能呢?

理想的價值觀排序是,在這十三個選項中,你有3項特別看重的,且有三項特別不看重的,就比較好做決策。比如2005年我申請MBA項目時,考慮的是名校、國際化項目,有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學位和學歷;2007年,我MBA畢業時,考慮的是經濟報酬、智力挑戰、成就感;我2015年回到高校任職時,考慮的是:利他、成就感、人際關係,為此我放棄了我在MBA畢業時特別在意的薪資。

03 你有志趣嗎?你的人生使命是?

傳統的職業諮詢中,會運用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即測評每個人的興趣點,搭配MBTI職業性格來輔助參考。

近一年,我更多地與人溝通志趣,即志向+興趣。這就好比一個男生喜歡上了一位女生,很有可能只是一時的興趣,接觸接觸,就膩了,就又不喜歡了。但是有的人,一見鍾情,就萌生了伴侶的想法,儘管後來有種種的不如意,也依然初心不改,共同進步,相守一生。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世上沒有難做的生意”。做為個體,你的人生使命是什麼呢?

像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去實現黑人的自由平等......支持他的民眾中,有許多都是白人。

還是如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一個叫聖地亞哥的牧羊男孩,為了追尋自己連續兩個夜晚所做的同一個夢而拋棄了羊群,去追隨自己的天命......

從《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談談我理解的名校MBA申請與職業發展

04 你有什麼能力與關係?

在職業生涯規劃領域,能力是知識*技能*才幹三核的結合。

知識是你懂得的東西,看過的書,獲得的專業證書和學歷背景。知識通過學習就可獲得,但是特定領域的知識,可遷移度低。比如我學的交換機路由器知識,就不能用於我去做藝術品。

技能是你可操作與完成的東西,你所從事的行業和職能,習得的說服、溝通、展示、分析、統計、使用儀器的能力,項目組織能力、演講與培訓能力等,這些技能,跨行遷移性中等。

才幹可能是天賦,也可能是知識與技能的積累而形成了你獨特的思維或行為模式,它成為你個人的形容詞,你的個性、你的品質,你的內在特質。才幹,跨行遷移度高。所以我們能看到,賣糖水的CEO被挖到了電腦公司,知名記者轉型為投資人,央視的主持人創業知識付費平臺......

從《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談談我理解的名校MBA申請與職業發展

奧美互動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rian Fertherstonhaugh布賴恩.費瑟斯通豪在其《遠見》書中提到,持久的關係可能是最有效、最耐用的一種職場燃料了,包括了職業生涯中與你相關的品牌和人。你的僱主始終都很重要,而目前這種重要性更勝以往。人際關係同樣重要,包括:你的上司(第一號人際關係)、你的客戶(在市場營銷、銷售或專業服務領域尤為突出)、商業夥伴(顧問、合作機構、技術供應商、獵頭)、身邊的人才(頂尖的領導者和相關領域的專家)、找到你的同類(網絡社群)。

05 小結&回答

1、如果要讀MBA,在國內讀還是在國外讀好?

答:你看重的就業機會在國內還是國外?以FT的排名來看,歐美和國內的知名商學院,你瞭解他們的知名教授、教學項目、就業報告嗎?你去過目標院校實地考察過嗎?你的經濟允許嗎?

2、全日制和在職MBA,我選哪一個?

答:你對現有的工作滿意嗎?據我的實際觀察,讀全日制MBA的,80%以上是想改變現狀,要麼轉行,要麼轉職能,要麼同時轉行業和職能;讀在職MBA的,30%對現在工作滿意,學習為了提升管理體系知識與結交人脈,30%邊就業邊讀書,觀望新機會,30%也想轉型。

2005年,以T大為例,國際MBA學費8.8萬,全日制中文MBA學費7萬,在職MBA學費7萬;2020年,全球MBA學費19.8萬,在職MBA學費36.8萬。為什麼在職MBA學費在逐年漲,但是報考與錄取率卻越來越難?你們自己琢磨琢磨,是不是可以用pre-m分析一下,供求關係是什麼?

3、北大匯豐和長江商學院,我選哪一個更好就業?

答:北大匯豐MBA在深圳,長江商學院MBA在北京,你自己的需求點是什麼?研究一下兩所學院的就業報告,看看是不是有自己意向的行業與企業?

做一下決策平衡單,把自己看重的(價值觀)、自己喜歡的(是否志趣?)、家人和重要影響人的意見建議點,比如地域、就業方向等,進行權重分與選擇分確認,如下參考,當分數打出來,相對就比較理性了:

從《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談談我理解的名校MBA申請與職業發展

4、我申請了麻省理工的MBA,如何修改文書以使我順利拿到offer?

答:申請MIT,被錄取的概率大概為10%,能否被錄取,取決於你在同批申請者的競爭位置,這與高考位次相同。

關於文書,請見MIT的要求: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尋找的學生,他們的個人特點表明,他們將充分利用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不可思議的機會,無論是學術上的還是非學術上的。我們正在尋找這樣的人,他們的存在將提高其他學生的經驗。我們尋找有思想、有非凡智力、有動力和決心在世界上留下自己印記的領導人。我們歡迎那些獨立、真實、無所畏懼的有創造力的實幹家。我們希望人們能夠重新定義傳統問題的解決方案,並努力用前沿的想法搶佔非傳統困境的先機。我們需要正直和尊重激情。

考慮到以上因素,請提交一封求職信申請XX項目。你的信應該符合標準的商務信函,包括一個或多個例子,說明你為什麼符合上述期望的標準,並寄給招生部助理主任XX和XX(字數不超過300字,不包括地址和稱呼)。

另附:已經申請成功同學的文書供參考

5、如果清華和北大同時給了我全日制MBA的offer,我該選哪個?

答:這個問題有點欠打啊!現在高考平行志願,MBA提前面試,真的是對考生和申請人越來越人性化啊!

在當年,清華和北大是不太能夠給你同時發offer的,因為你是先聯考後面試,聯考就只能選擇一家學校。

現在,你可以分批次參加不同商學院的面試,如果面試預錄取,再決定到哪個學校參加聯考。聯考通過,才算最終發 offer。

該選哪個,可以從我在本文中闡述的外部週期趨勢、個人價值觀、志趣及能力關係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就我個人來說,我是在準備聯考前,先去清華和北大各自混了一下學長學姐的圈子,聽TA們介紹兩個學校的不同點,覺得各有千秋。最終讓我決策的,其實原因也非常簡單,就是我去旁觀了一場清華MBA和北大MBA在校生的足球賽,然後發現,清華的學長更帥更有吸引力,當時單身的我,就愉快地做了考清華的決定。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梅園結語】

申請名校MBA之前,請先考慮:

一、為什麼要考取MBA?

改變職業、轉管理崗、MBA學位有助於在現有崗位獲得升職(如金融機構)、系統學習知識、拓展人際交往圈......

二、你希望通過MBA學什麼?

僅僅通過排名選擇學校結果可能會令你失望。

創業、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組織行為學,提前去了解目標院校的課程設置與師資。

比如MIT和Havard商學院畢業生都可能獲得高工資,同時具有校友網絡和良好的聲譽。可是在教學方面,兩所學校差異很大,Havard強調案例和討論,MIT則更強調技術方面。

三、以職業規劃目標,以終為始地去選擇商學院;或者,看重某個趨勢,選擇趨勢領域強的商學院

如果你上MBA的目的是為了進入某個行業或特定的公司,你最好打電話或做職業訪談,瞭解該公司從哪些學校招MBA,MBA畢業生的起薪是多少,最近幾年入職的MBA畢業生髮展怎麼樣。

以我選擇海外交換學習為例,我當時職業規劃的目標是加入一家中國知名的L公司走國際化,我瞭解到L公司要走歐美市場,除了英語,西語是另一大市場。所以,我有針對性地選擇了西班牙的ESADE商學院去交換。

我MBA畢業後加入了L公司,有一位女同事,她從HP被挖過來,薪資翻了一倍,在L公司做了兩年後,她申請成功了中歐和美國杜克大學的MBA。但是她最終選擇了中歐,因為她希望留在上海發展,而且她看好農業後期的發展,藉助中歐的平臺,跳到一家頂級的農業外企,薪資又實現了翻倍。

總之,不斷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擅長什麼?我愛好什麼?這個世界需要什麼?

共勉!


✨ 我是梅園,專注教育與職場,只出產原創與乾貨。歡迎關注@梅園聊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