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在南京定都的王朝不在少數,基本上每一個王朝在歷史上都留下了不少故事,相反在北方的割據政權,故事遠沒有南方的著名。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其實遠不止六個王朝在這裡建都。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五代十國南唐、明朝朱元璋、太平天國等等,都在南京定都。

可是仔細研究,我們會發現,這些王朝全都是短命王朝,基本沒有哪一個是活的過100歲的,唯一長壽的東晉也只不過存在了104歲。南京不是有長江天塹嗎?為何擋不住北方雄兵呢?

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第一、東吳帝國第一個在南京建都,晉王朝六路大軍攻入東吳。

  • 1、孫權在建鄴建都,東吳成三國最後亡國的一個。

孫堅被劉表射殺以後,孫策投靠到袁術的帳下。在袁術的幫助下,孫策實力逐漸壯大,他打下了江東地盤,這就是東吳的前身。

孫策英年早逝,被許貢門客射殺以後,他的弟弟孫權接替了孫策的職位,成為了江東之主。孫權一來年輕二來沒有經驗,一直都沒有學著其他兩位諸侯稱帝。

一直等到曹操和劉備都死了以後,孫權這才鬆了口氣,在公元229年稱帝,建立了東吳帝國。不過東吳帝國最初的都城是在武昌,孫權稱帝后的同一年,遷都建鄴,也就是南京。

此後一直到孫皓於公元280年投降西晉司馬炎,東吳帝國宣告滅亡。東吳帝國時長52年,是三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

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 2、礙於長江天塹,司馬炎分六路大軍進攻東吳。

司馬昭滅了蜀漢以後,突然就病死了,司馬炎繼承了父親的大位,繼而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晉王朝。

這個時候的司馬炎佔據了曹魏和蜀漢兩個地盤,已經得到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不過東吳帝國卻是非常難以攻克的,因為東吳有長江天塹。

為此司馬炎針對東吳的長江天塹,定製了一個討伐東吳的計劃。他一邊命羊祜在荊州與吳國士卒交好,一邊讓王濬在益州打造戰船,訓練水兵,長達10年之久。

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於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皓遣遊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御濬,象軍望旗而降。皓聞濬軍旌旗器甲,屬天滿江,威勢甚盛,莫不破膽。---《晉書》

一切準備就緒以後,司馬炎將20萬大軍分為6路。其中王濬單獨一路從益州出發,順江東進,剩下5路則在長江北岸向南岸發起進攻。

為了防止益州的樓船,孫皓命人在巫峽口打造了若干十多丈長的鐵鏈,這些鐵鏈鋒利無比,只要戰船撞上來,基本都是船毀人亡。

眼看著整個江面都被封鎖了,東進之路被斷絕了。王濬急中生智,將大量竹排扔入長江之中,再將竹排全部點燃,這些竹排居然將鐵鏈全部燒燬了。

與此同時,剩下5路大軍也沒有閒著,依次向南方進發,尤其是安東將軍王渾,為了吸引東吳的注意力,專門朝著建鄴而來。

孫皓忙著和王渾對決,卻忘了王濬的樓船已經從益州開了過來,直取建鄴城。孫皓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了投降。

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小結:司馬炎利用佔據長江上游的優勢,在益州操練水軍,繼而從益州出發,成為了滅亡東吳的主力軍。其他5路大軍只是幌子,為了配合王濬的人馬罷了。

第二、南朝陳依舊定都建康,最終被隋文帝攻滅。

  • 1、東晉、南朝宋齊梁陳都定都建康。

西晉王朝只存在了短短50年左右的時間,此後司馬家的八王之亂,使得晉王朝一盤散沙,五胡亂華的局面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睿在建康登基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這是一個士大夫權力大於皇權的王朝,縱然存在了104年之久,可司馬家卻顏面無存。

此後劉裕幫助司馬家平定了桓玄叛亂,又東征西討,最終成為權臣。以此得到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建立了劉宋王朝,定都在建康。

60年後,權臣蕭道成趁著劉宋王朝宗室內部爭權奪利的時候,奪取了王朝的大權,

繼而逼迫宋順帝劉準禪讓,建立了南齊王朝,定都還在建康。

24年後,時任雍州刺史的蕭衍,迎奉蕭寶融為皇帝,繼而討伐東昏侯蕭寶卷。第二年攻克建康後,在建康接受蕭寶融禪讓建立了南梁,定都依舊在建康。

56年以後,陳霸先將北齊扶植的蕭淵明趕下臺,將蕭方智立為皇帝,而他成為權臣。不久之後得到蕭方智的禪讓,建立了南陳,定都還是在建康。

這幾個王朝每一個只有幾十年的時間,最後一個南陳,也只維持了33年,可見定都南京的這幾個王朝,可都是短命王朝,加起來也不過才173年之久。

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 2、隋文帝一統大北方後,決議南下,陳後主壓根頂不住。

西魏攻佔了蜀地,北周繼承了西魏的江山,所以北周也擁有蜀地。在北周宇文家族和北齊高家之間的鬥爭中,宇文家族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所以說北周又滅了北齊,這麼一來北周既擁有了整個大北方,又擁有了蜀地,這局面和當年司馬炎創立西晉時,簡直是一模一樣。

隋文帝得到北周靜帝宇文闡的禪讓以後,建立了大隋王朝。那麼隋文帝眼中就只剩下了南陳和西梁沒有消滅了,當時南陳的皇帝,正是陳後主陳叔寶。

及大舉伐陳,以素為行軍元帥,引舟師趣三峽。軍至流頭灘,陳將戚欣以青龍百餘艘、屯兵數千人守狼尾灘,以遏軍路。其地險峭,諸將患之。素曰:“勝負大計,在此一舉。若晝日下船,彼則見我,灘流迅激,制不由人,則吾失其便。”乃以夜掩之。素親率黃龍數千艘,銜枚而下,遣開府王長襲引步卒從南岸擊欣別柵,令大將軍劉仁恩率甲騎趣白沙北岸,遲明而至,擊之,欣敗走。---《隋書》

隋文帝將西梁後主蕭琮給廢了,正式佔領了江陵之地。此後隋文帝再次開始排名佈陣,這次攻打南陳的軍隊多達52萬人之多,分為三路。

一路由晉王楊廣從六合出兵南下,二路秦王楊俊從襄陽出兵南下,最重要的第三路軍隊當然是楊素盤踞在江陵地區的水軍,從永安東進。

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這套路看似跟西晉滅東吳如出一轍,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陳國比東吳要堅挺一些。至少在水路上,陳叔寶的安排是比較恰當的。

  1. 湖北宜昌的虎頭灘易守難攻,由戚昕率領幾千人馬駐守。可惜楊素在大晚上水路並進,使得戚昕戰敗後倉皇而逃。
  2. 荊州這邊南康內史呂忠肅帶領人馬鎮守在長江西陵峽口。他在兩岸石壁之上鑿孔,以三條大鐵索橫穿長江,阻擋隋朝樓船的進攻。
  3. 楊素軍與呂忠肅大戰了40多次,隋軍傷亡5000多人,可惜隋軍人多勢眾,最終呂忠肅只能連夜敗逃。
  4. 呂忠肅敗逃到荊門以後,依靠這裡險峻的山勢,繼續阻擋隋軍東進。結果再次大敗,荊州刺史陳慧紀為保存實力,帶領3萬大軍東撤,結果在漢口被秦王楊俊給攔住了。

此後隋軍一路暢通,真正能夠阻擋隋軍東進的地段已經完全喪失,陳軍只能望風而降。更讓人以外的是,東路晉王楊廣這一邊,已經在陳國主力尚在的情況下,攻佔了建康。

小結:陳叔寶優柔寡斷,在關鍵時刻將軍權交給了施文慶,結果錯過了很多救國的良策。楊廣這邊眼看著打到建康城下了,可是陳叔寶就是不準手下人出戰。最終建康城中縱有10萬大軍,也沒能救得了陳國。

第三、南唐李煜是腹背受敵,只能獻城投降。

  • 1、南唐的地盤遠不及東吳和南陳。

南唐是五代十國中,南方的一個割據政權。開國皇帝李昪原本是南吳齊王徐知誥。徐知誥得到了南吳升州、潤州等十州封地以後,篡位建立了南唐。

他本是唐憲宗的五世孫,所以依舊用唐作為國號,定都在金陵,也就是現在的南京。雖然版圖是十國當中最大的一個,可是南唐完全沒辦法和之前那幾個定都南京的政權相比。

因為南唐的地盤並不大,並沒有佔據東南半壁江山,地盤以江西、福建、安徽南部、江蘇南部為主。

南唐經歷了一個皇帝兩個國主,李昪是開國皇帝,此後李璟向後周稱臣、李煜向宋朝稱臣,都自稱江南國主。

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 2、腹背受敵之下,南唐根本擋不住宋朝大軍。

因為地盤不夠大,所以佔據了長江天塹也就很狹小。可以說長江上游的關鍵地區,南唐是一個都沒有佔據得到,所以南唐的長江天塹,基本就是一個笑話。

最讓南唐受不了的,那就是他背後還有一個整天搗亂的吳越國。吳越國自己打不過南唐,更加打不過宋朝,就趁著宋朝南下之際,偷襲南唐。

二月壬戌,王師拔金陵關城。三月丁巳,吳越攻我常州,權知州事禹萬誠以城降,誅神衛都指揮使皇甫繼勳。彗出五車,色白,長五尺。夏六月,轉見西方,犯太微,六十日滅。王師及吳越圍潤州,留後劉澄以城降。吳越遂會王師,圍金陵。洪州節度使朱令贇帥勝兵十五萬赴難,旌旗戰艦甚盛,編木為栰,長百餘丈,大艦容千人,令贇所乘艦尤大,擁甲士,建大將旗鼓,將斷採石浮橋。---《南唐書》

李煜曾經多次勸說吳越國,表示唇亡齒寒,大家應該互相幫助。可是吳越國這個沒良心,不僅把這些信送到了趙匡胤手裡,而且還在背後給南唐搗亂。

趙匡胤滅了南漢以後,對南唐基本上就處於包圍之勢。當時長江以北的地盤早就被周世宗柴榮奪取,南漢政權也被宋朝佔領,湖南部分地區也落入了宋朝手裡。被南唐緊緊保護著的吳越國,此刻也反水要對付南唐。

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為此南唐這邊只能將防守力量著重佈置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趙匡胤為了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依舊將大軍分為三路進攻南唐。

  1. 第一路潘美、曹彬為主將,帶領10萬大軍,從江陵沿著長江東進,這是進攻南朝的主要思路之一。
  2. 第二路以王明為主將,牽制湖口地區的南唐軍隊,以此保障曹彬的主力大軍,可以順利東進,進而直奔建康。
  3. 第三路以上萬吳越國的軍隊北上進攻建康,以此作為策應。當然趙匡胤在吳越國軍隊中安插了丁德裕作為監軍,以防不測。

這麼三路大軍共同侵略南唐,李煜再牛,也根本就沒辦法應對。尤其是曹彬的主力大軍,基本是順江而下,根本沒什麼阻擋。

南唐與之在採石、秦淮河、皖口大戰了三場,可惜沒有哪一場是獲勝的,長江中游的所有南唐精銳基本喪失。

宋軍兵臨金陵城下的時候,吳越大軍也已經打下了潤州,也就是鎮江。金陵城基本被團團圍住。就算是這樣李煜依舊沒有放棄,連忙召集各地軍隊前來救援。

冬十一月,白虹貫天,晝晦。乙丑,城陷,將軍咼彥、馬承信,及弟承俊帥壯士數百,力戰而死。勤政殿學士鍾蒨朝服坐於家,亂兵至,舉族就死不去。光政使、右內史侍郎陳喬請死不許,自縊死。國主帥司空、知左右內史事殷崇義等肉袒降於軍門。---《南唐書》

可是鎮守在江西的朱令贇,將手裡的15萬大軍,基本消耗殆盡了,根本沒有本事前來支持李煜。李煜依舊不肯放棄,多次突圍未果,最終破城後,宣佈投降。

多少王朝在南京定都?長江天塹為何守不住?南征基本用這一套思路


小結:趙匡胤拿捏南唐,那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南唐的經濟實力的確比較發達,可是軍事實力畢竟不行。而且佔據的大多都是平原地區,易攻難守,所以李煜丟了南唐並不可恥。

總結:攻打南方割據政權,基本上是如出一轍的招數。

從東吳,到南陳,再到南唐,不管是哪個定都南京的王朝,其實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滅亡它的時候,如出一轍。

  1. 如果地盤大一點,北方政權會分兵三路,一路從安徽這邊直奔南京,一路會在荊州地區下武昌,還有一路則會從蜀地順江而下,東進南京。
  2. 如果地盤小一點,北方政權至少也會分兵兩路,一路是陸軍直奔南京,一路依舊還是水軍,從蜀地或者江陵順江而下,攻打南京。

由此可見,順江而下這一招,是攻佔以南京作為國都的政權通用的辦法。一條長江,帶來的不僅僅是便利,有時候也暗藏著洶湧的波濤。

順便說一句,這幾個亡國之君當中,李煜是真的有骨氣,他雖然不懂軍事,可是他不願意輕易投降。就算是到了最後一刻,他依舊堅挺著,完全不像個大眾心目中的文弱書生,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

參考資料:

《晉書》

《南史》

《宋史》

《南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