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芯片遇阻,自主研發升溫,手機廠商何去何從

華為芯片遇阻,自主研發升溫,手機廠商何去何從

大家買電腦的時候,銷售人員都會給你介紹一些CPU的信息,如四核八線程、六核六線程、酷睿I7、AMD等等,根據這些參數來選擇適合自己用的電腦。但是,大家都不會關心CPU到底是什麼,是誰生產的等一系列問題。首先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下,通俗的來說CPU就是大腦,芯片就是整個身體軀幹,而CPU也是一種數字芯片,高度集成的芯片。也就是說沒有了芯片也就沒有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腦、手機、平板了,由此可見芯片有多重要。可就在昨天,小編看到這樣一篇報道,心情一落千丈。報道的內容是:芯片設計商ARM暫停了與華為的業務。

華為芯片遇阻,自主研發升溫,手機廠商何去何從

ARM對於華為有多重要

ARM是研發芯片底層架構的,然後將架構授權給高通、華為、三星、蘋果這些做手機芯片的,這些公司才能生產出手機芯片。像華為手機的麒麟芯片是用的ARM芯片架構研發的,小米手機用的芯片是高通生產的驍龍系列芯片,也是基於ARM芯片架構研發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客人上飯店點了份宮保雞丁,服務員告訴廚師做一份宮保雞丁,這個廚師就相當於高通,但是做宮保雞丁得要雞塊啊,ARM就是提供雞塊的那個人!ARM提供內核IP給高通,高通做好了CPU,交給服務員上菜。ARM暫停與華為合作意味著什麼?就像廚師沒有雞塊做不出宮保雞丁一樣,華為做不出來芯片,更生產不出手機了。

華為芯片遇阻,自主研發升溫,手機廠商何去何從

自主研發有多重要

舉一個自主研發的例子——韓國。20世紀60年代也就是二戰後,韓國的經濟發展不如日本,產業發展受到制約,而日本受到美國的支援,在芯片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三星創始人李秉哲和他的兒子李健熙看到這種現象,決心研發自己的芯片。李秉哲想向老交情日本NEC會長學習技術,得到的答覆是:“錢我可以借給你,但是技術不能借給你。”。可以看出,當時想在芯片領域有所建樹是非常困難,三星管理層對於進軍芯片領域,一直搖擺不定。李秉哲不顧管理層的勸告,自掏腰包入股美國Hankook半導體公司,後來這家公司成為了三星半導體公司,大量投入資金、人才,經過刻苦鑽研客服種種困難,用了30年的時間成為了世界芯片行業的霸主,全球第一款5G手機就是三星的,採用的芯片就是三星自己研發的Exynos5100芯片。韓國真得感謝李秉哲,沒有他的遠見和客服困難搞自主研發,手機芯片肯定受制於美國日本,也就沒有這麼舉目的成績了。

華為芯片遇阻,自主研發升溫,手機廠商何去何從

中國需要自主研發

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高速發展,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方面仍處於劣勢,處處受制於人。假如中國有ARM這樣的芯片架構技術,不會處於現在的困境之中。研發這樣的ARM芯片技術確實困難重重,成本也是非常的。像電腦的處理器,美國的英特爾和AMD一家獨大,幾乎壟斷了電腦處理器的行業。正是由於他們的壟斷地位,才更說明自主研發的必要性,中國應該加大對科研方面的政策支持,讓咱們中國也能成為科技大國,不用處處受制於人。你覺得呢?

華為芯片遇阻,自主研發升溫,手機廠商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