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之後,如何快速恢復團隊狀態?

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各地開始陸續復工,由於各地政策差異度極大,企業復工的難度也是不一樣的,但無論如何,企業都會面臨同一個難題,那就是復工後如何快速恢復團隊狀態?

復工之後,如何快速恢復團隊狀態?

1、漸進式復工

網上有一個段子,挺有意思的,是以員工的口吻說的:快點復工吧,如果不復工的話,老闆會發現,哪怕沒有我們的存在,業績也沒什麼影響。

這雖然是一個笑話,但在很多企業中是存在的,就是人浮於事,養著一些工作中沒有實際價值的員工。當然,也會在這次疫情中,發現有一些人才是公司最核心的人才:他們往往能夠快速應變,哪怕在家辦公,也是嚴於律己,而且主動積極做出調整,能夠站在公司的角度時刻關注利好信息。

而有些人對於企業來說是雞肋:他們往往表面配合,實則工作和個人學習上無所作為,撥一撥,動一動。他們最關心的是疫情如何嚴重,而不是企業即將面臨多大的風險;他們關心的是復工面臨的挑戰和難度,卻不會關心復工要做的防範和準備工作,這樣的人並不是沒有價值,但是是容易犯矯情病,容易被環境影響的那一類人。

當然,也有些人就真的多餘了,無所作為,隨波逐流,乘機渾水摸魚,渾渾噩噩過日子。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採取小規模漸進式復工,讓核心團隊和當下能夠發揮業務價值的團隊率先復工,其他人繼續在家調整,發基礎薪資或是減半薪資,考察一段時間。如果發現這些人在業務上真的是可有可無,或是很難調整工作狀態,還是處在混日子的狀態,建議趁這次機會進行調整。

復工之後,如何快速恢復團隊狀態?

2、清晰的目標和勝利

美國有一家百貨公司叫諾斯通,他們的員工手冊非常特別,上面只有一句話:在任何情況下,做出最佳判斷。之所以這麼做,是他們認為,模糊的規定能夠賦予員工較大的自主性,從而更好地完成目標。

或許這麼做是適合常規狀態下的一部分企業的,但在現階段是萬萬不適合的。無論員工有多強的自主性,作為管理者,都應該基於這次疫情,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和行為界定,而且要調集所有資源和條件共同贏得一場勝利。

雖然復工可以讓小部分人先復工,但還是要有一個整體的目標,關鍵就是讓團隊所有人去參與一場戰鬥。哪怕有些人做的事情有限,哪怕只是群發信息,那也要分配任務,做排名比較,給適當的激勵,讓團隊進入到一種競爭的狀態。

3、深刻的集體思考

這次疫情所帶來的隔離可能是很多人一輩子中最珍貴的記憶之一。對於團隊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反思機會;對於個體,也會對其價值觀和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

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一個人一天的生活垃圾竟然是那麼的多!曾經你每天都想要的睡懶覺、不工作,其實並沒有那麼的有趣;原來一天的時間可以那麼長,如果拿來認真工作的話,效率會比原來高很多;原來看書是真的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的,而且覺得不孤單;每一天其實可以吃的很簡單,一碗麵,一碗炒飯,一口湯足矣。這是我個人的思考。我相信員工也會有自己的思考,讓他們去表達和分享出來。當然,也需要有關於企業方面的深度反思。

復工之後,如何快速恢復團隊狀態?

4、有儀式感的復工

很多公司往年開年都會做一個有儀式感的活動,比如一起去寺廟祈福,或是一起去爬山,這對於剛休完假的團隊是一個很好的心理暗示和心態的調整,也有一個很好的寓意。而今年的開年幾乎讓每一家企業都過得很是狼狽,猝不及防,無所適從,把原來那些美好的安排打得支零破碎。當然也有一些企業撐不下去。

如果企業能夠有幸活下來,復工儀式還是需要補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頭可斷,髮型不能亂;血可流,皮鞋不能沒有油。在壓力下保持優雅,這本身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心態傳遞。

如果目前大家還不能聚集在一起開會,那麼可以延期到三月,我們一定要用一個有儀式感的活動去向大家宣佈疫情的ending和戰鬥的開始。

很多人說春天出生的孩子福氣好,除了越來越晴朗的天空,還會有更加陽光的性格。對於企業來說,這次疫情,也是經歷了一次打碎重建,獲得了新生,我們也要借這次機會,讓組織和團隊重建、獲得新生,大家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