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中道》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管理方面的书,但更是一本哲学人生的书。在这里曾仕强先生将中国文化称为中道,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中庸之道。中道把安人作为管理的最高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在安人的基础上持经达变,与时俱进;在变革的过程中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中道是什么?中道不是中间路线,也不是折中,应该是合理的道路,就是一切合理,恰到好处。朱子曰,“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即无一事之不合理。”

曾仕强说,“安”是人生的根本要求。我们早上互道早安,晚上各道晚安,送别亲友说一路平安,祝福朋友必说康安。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就是让每个人都心安理得,先小安再大安,先局部安再整体安,先短暂安再长治久安。如何做到让人安?就是要关心他人,关心就是把心关起来,将心比心。台湾王永庆创业卖米时不仅把米送到顾客家里,还将米倒进米缸,如果米缸中有陈米,就把陈米倒在自带的报纸上,把米缸擦干净,将新米倒入,将陈米放在新米上,陈米不会存放过久而变质。这就是将心比心,也是王永庆成功之道。

对于一些常见的词汇,曾仕强有自己的体会。譬如说“太”字,是什么意思?曾仕强说,太就是一个“大”和一个“小”,我们说太极就是既是大极,其大无边;也是小极,其小无里。我们把夫人称为太太,就是既要能大也要能小,该大的时候大,该小的时候小。我想这就是“道”。我们日常说知道不知道,但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是不知“道”。中国人说的道,其实就是易、变,包括不易(不变)、简易(大道至简)、变易(变是常态)。什么都可以变,变化要简单易行,万变不离其宗,持经才能达变。

经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共识,需要大家一起念,经就是“常”,不能轻变;“权”就是权宜应变,最好以不变应万变,有所变有所不变,凡事最好先想不变,不变不行才来想变,以微调防止突变。经为方,为规则,权为圆,内圆外方还是内方外圆,抑或圆方交叠或相离,需要仔细斟酌。守住常规才能求应变。

中西文化中,西方求“真”,如亚里士多德时代西方就倡导“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见科学产生于西方有其根源。中国求“善”,讲究仁义礼智信。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人对深入骨髓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奉为圭臬,深信不疑,从不动摇。当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之时,我们至少还在思想上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当西方列强放下坚船利炮,又有多少中国人彻底拜倒在西方文化的裙下,成为彻头彻尾的西洋文化的追随者、吹捧者、宣扬者。在西方文化日益东渐乃至有吞食中华文化的今天,重整中华文化之精髓,重建中华文化之自信,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