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聰明如范蠡、張良等預知兔死狗烹。為什麼還要全力輔佐人主?

香甜苦杏仁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不論是范蠡所處的春秋爭霸時期,還是張良所處的秦末起義時期,勾踐和劉邦在當時都是值得輔佐的人主。

勾踐被吳王夫差大敗時,無處可逃,想一了百了。范蠡攔下了這個亡國之君,並且陪同勾踐到吳國當牛做馬。表現他的“忠”心不二。


勾踐被釋放後,臥薪嚐膽。不僅對范蠡委以重任,而且親自到田裡和農人一起耕種,減免老百姓的稅賦,即便在現代人看來也是體恤民苦,與民同樂的一代明君了。


在古代,讀書人追求“學而優則仕。”

換言之,古人講究四民,士農工商,士的地位比較高。

同時,“士為知己者死。”范蠡出身貧賤,不受待見。只有勾踐欣賞他的才華,掏心掏肺,可以說知人善用。

這樣不計貧富的朋友值得兩肋插刀。

再說劉邦。開局只是沛縣一個小小的亭長,竟然也能斬白蛇起義,何其魄力。正如其所言:“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帝王之氣躍然紙上。


在秦王出遊時,項羽說道:“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同樣不甘示弱:“大丈夫生當如斯。”


張良給劉邦打工,自然是選擇相信了劉邦寫的創業計劃書。

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入仕幾乎是古代讀書人唯一的途徑。

不論是勾踐還是劉邦都懷揣了創業夢想,並且具備了實現夢想的絕大多數特質。吃苦耐勞,有遠見性,有執行力,有機遇和發展的空間。何況生逢亂世,找一個安家之所談何容易。


不論是范蠡還是張良在之後其實都做到了功成身退。

再結合周時分封同族人,之後還是一家人你爭我搶。

歷史經驗證明: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如果給歷代統治者開個掛,用上帝視角審視有功之臣,那麼指不定會少許多兔死狗烹的可悲之事。


讀史先森


您好!我是笑笑,很高興能解答到您的問答。

我的理解是“人各有志,相互利用罷了。”

范蠡、張良都是有抱負的人,生於亂世,英雄輩出的年代,他們在擇主上是不可能不花心思的,一個能讓他們施展抱負的主子。

范蠡選了有能力,有野心,有魄力,能隱忍又有身份的勾踐。勾踐在“臥薪嚐膽”中數幾年,范蠡是知道的,就是因為看到這樣的勾踐才會下定決心跟隨這樣的主子。張良同樣選擇有能力、智慧、胸懷天下的劉邦。他們在擇主自然也知道他們所選的人即使現在多麼愛才,呵護自己的羽翼,又怎麼會真如表面那麼信任他們?但又有幾位當權者真的完全信任任何人?

范蠡、張良都不傻,自然也知道自己將來會有怎樣的結局,但他們為自己的理想,放手一博又如何?既然擇主自然要擇有希望的主子,這樣自己才華才會得以施展。而這位主子不可能是天下平定之主,是能改朝換代的主子,亂世出英雄,天下太平又怎麼彰顯自己的才華,能力?

勾踐、劉邦後來的成功果真是離不開范蠡,張良等這些跟隨二主身邊的人。他們最後都被加官進爵,但范蠡、張良聰明不只聰明在選主,還聰明到後來交權。

范蠡在勾踐穩坐王位後便請辭官職,交付兵權等,那是范蠡年齡不大,本可以繼續在朝堂上施展拳腳,可他知道如果繼續為官只會讓勾踐起疑心,忌憚自己,怕自己有謀逆之心,他不僅自己請辭還多次勸說與他並肩作戰的文種,可文種沒有聽范蠡的,留戀官場,在范蠡辭官沒多久文種便被以“謀逆”罪叛死刑。范蠡到時沒有後代,只有西施,後來范蠡辭官後的真正結局不可知,有說與西施相伴雲遊四海。

張良的結局不一樣,張良有後代,就是因為張良識時務,他的後代受到重用。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所以不是說明知道“兔死狗烹”還要去全力輔佐,君臣本就是不可全信,他們全力輔佐往大了說是為百姓儘早結束戰亂之苦,往小了說是為自己的才華,抱負得以施展。君臣之間我需要你,你同樣也需要我。成功後的選擇才是決定你生死的結局。

有時候舍下才是最大的獲得!


笑非殤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吃飯,睡覺,過神仙日子?

不對,人活著的意義是實現人生的價值,人出生到死亡,從開頭到結尾,如果不看過程,會覺得毫無意義。

范蠡,張良有才能,當然想要發揮出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幫助勾踐、劉邦實現霸業,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留名青史,正是實現價值的途徑。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兩個人的具體表現:

一、范蠡

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

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越國戰敗過了兩年,越王勾踐將要帶著妻子到吳國當奴僕,他想帶文種。范蠡願隨勾踐同行,說:“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且具有敢於擔當的高貴品格。

范蠡深受道家思想影響,並將其發揚光大,自身放蕩不羈的性格,又有經商的才能,深諳為臣之道。

主動投奔明主,討厭政治黑暗,為君主實現復國不懼危險。

遇到勾踐正好複合他的預期,政治開明,國力弱小正需要他這樣的人才,他也正好能夠發揮自己才能建立一個政治開明,無為而治的國家。

勾踐滅吳,越國稱霸,目標實現,泛舟西湖。

二、張良

張良先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兩人相見如故,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複雜的形勢中,具有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發揮。

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張良曾和一個大力士一起行刺過秦始皇,失敗。後機緣巧合獲得圯上老人的贈書。

韓國覆滅,讓他確定推翻秦朝的目標。加上對劉邦的信任,認定跟從劉邦能實現這個目標。

當人生目標達到後,自然無所留戀,歸隱山林。

三、總結

1.范蠡和張良都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完成了目標,也就是實現了人生價值。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實現了目標,努力工作大半輩子,該是時候退休了。

2.文種和韓信之類人生目標更貪心。文種渴望更多的榮華富貴,韓信想要更大的權利。以至於對君主和形勢分析不全面,不現實。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確定自己的目標要根據實際出發,審時度勢,以免招來麻煩。

3為目標要不懈奮鬥,不怕艱難困苦。范蠡、張良最終能實現人生目標,都是因為年輕時候勤於學習思考,實施時不怕死、勇敢擔當。在人生目標實現前,沒有一刻鬆懈。等到我們目標實現那天,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和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