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你的一天,是從嗦一碗粉開始的嗎?

軟硬粗細的米粉,濃郁、鮮香的湯底,豐富多樣的碼子,默默嚥著口水的你......

趕緊,去嗦一碗“重口味”的懷化米粉,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芷江鴨肉粉


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一碗純正的芷江鴨肉粉,離不開一隻純正的芷江麻鴨。


芷江鴨肉粉系芷江侗族自治縣特色小吃,選用由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芷江鴨”所熬製成的原湯輔以米粉加工而成,經過燉煮,鴨肉中所富含的多種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


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芷江鴨肉粉鴨肉軟爛多汁、鮮明有嚼勁,米粉筋道爽滑、米香濃郁,湯底含有豐富的油脂、湯香味濃、質地細膩。


口感上,鮮美中又帶著一絲辣味,喝完一口湯汁,忍不住想多喝幾口,讓人念念不忘。


芷江鴨肉粉不單單是一碗鴨肉粉,如果你願意,還可添上素有芷江宴席“三傑”之稱的鴨頭、鴨翅、鴨腳,體驗一回芷江貴客的尊榮。


新晃“鍋巴粉”


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提及“米粉”,人們的印象多是純白的帶狀、條狀,亦或是絲狀體,而特產於新晃侗族自治縣的“鍋巴粉”卻不然,它一襲淺綠,一入眼彷彿能遍聞四野之清香,再佐以新晃黃牛肉臊子,或許還能回憶起牧童歲月。


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如此別具一格的鍋巴粉,製作工藝並不複雜:採一把蒿菜,舀一盆大米,抓幾把綠豆,洗淨放置一晚。


翌日,一勺一勺“喂”了石磨,得一盆淺綠色的米豆漿,點一灶小火,再一勺一勺舀進抹了油的鍋中,刷勻,上蓋,等候兩分鐘,揭開鍋蓋,便能從鍋中剷出一整張鍋巴粉。


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剛出鍋的鍋巴粉,口感有一點點脆,待熱氣慢慢退卻,便軟軟地趴在竹製的筲箕中。捲成一掌寬,切成指寬的帶狀,過一遍沸水,澆一勺本土黃牛骨湯,夾幾片黃牛肉,便是一碗地地道道的新晃鍋巴粉。


太多的米粉重湯重臊子,而新晃鍋巴粉算得上“不忘初心”,以粉見長。


沅陵豬腳粉


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一碗沅陵豬腳粉,離不開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幹炒不易斷的米粉,配上精心製作的湯料、調製好的熟豬腳,香辣鮮爽,分量很足,老街邊的小攤都可吃到。


豬腳臊子,則是精心挑選豬前腿肉配以花椒、幹椒、八角、桂皮、香葉、草果、胡椒、香砂、小茴香、丁香、甘草、沙姜等幾十種名貴中藥材熬製,肥而不膩,脆而不硬。


湯料經過慢火熬製,既營養又鮮美,秘製豬腳作臊子配上油潑辣椒、姜、蔥、蒜,灑上胡椒粉,米粉鮮香爽滑,深受沅陵人的喜愛。


通道“燙鍋粉”


通道“燙鍋粉”是侗家人對大米飲食的另一種詮釋。 主要食材料則是選用當地最早一稻成熟的新米制成。


為了慶祝這一年稻穀豐收,侗家人會在早稻成熟的那天用水浸泡後的新米做成米漿,經過沸水蒸熟,製成潔白如玉的米粉 ,這樣做出來的米粉軟糯爽口散發著獨特的稻米清香。


洪江區鴨子粉/粉面二合一


洪江區的米粉選用秈米經過浸泡發酵以後,形成凝膠結構,潔白圓潤,粗壯勁道。


洪江人喜歡把鴨子作為米粉的靈魂蓋碼。為了保證鴨子的口感,必須小鍋炒制,還得配上當地獨有的甜醬和米酒。


白嫩嫩的粉條上,連鴨肉帶湯滿滿澆上一勺,再佐以薑片、蔥花、辣椒油,噴香的鴨肉與鮮紅的辣椒下,根根米粉都浸透著醇釅鴨汁。


懷化那些名聲在外的粉,你都吃過嗎?


由於順滑筋斗,佐料入味,香辣可口,食客往以大口“嗦”的方式吃粉,吃得豪氣,絕不拖泥帶水。


一碗粉須臾便可“唆”完,辣的鼻尖冒汗,大呼過癮,同時配一小碗豬骨紫菜高湯,壓壓辣,韻神,回味無窮。


在洪江區,你還能選擇粉面“二合一”,米粉的勁道和鹼水面的柔和結合得恰到好處。待熟透的粉面自然風涼後,放入佐料、油碼、韭菜、西紅柿等幹拌,清香撲鼻,既有面的香味又有粉的筋斗,當地人稱為“二合一”。


這就是洪江人為之神魂顛倒的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