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紀實:不知道是不是走上了“歧途”(六)

半紀實:不知道是不是走上了“歧途”(六)

父母總是認為談朋友,論婚嫁,門當戶對是基本,也很重要。我那時年輕,根本不會考慮這些,認為只要兩情相悅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看來,老一輩傳下來的話都是有道理的。

門當戶對不是要求對方家裡多有錢,多有背景,而是你家是小康,對方也要差不多,而不是一個在城市另一個在農村(這裡絕對沒有歧視的色彩,是生活的真實經歷)。因為家庭環境相差太大,教育教養等各個方面就會差距較大,將來在一起生活的話,必定會有很多問題出現,不僅出現,還會溝通不良,因為雙方從小被灌輸的思想不一樣,他們不會覺得對方說的就是真理。

我想是因為這個,我爸始終不同意讓G到家裡來。

我這個腦子裡缺根弦的人非要堅持讓G見到我的父母,既然我爸這條路行不通,那我就拐個彎——去求奶奶,她老人家就要過生日了,既然G不能到家裡去,那麼可以參加生日壽宴呀。奶奶很爽快地就答應了,她直接跟我爸說讓小G來吧。

奶奶生日當天,我跟小G,表妹跟她的男友都出席了。小G表現地很殷勤,主動給大家倒酒倒茶敬酒的。我爸媽對他算是基本認可了吧。

對於我要準備出國留學這件事,G也沒覺得怎樣,可能是他覺得我們的關係已經確定了,遲早會結婚的。

法語培訓班的老師是留學服務機構找的大學法語專業的大四學生,長得跟類人猿有些相像(我這裡絕對沒有諷刺挖苦的意思,是真的有些像),脾氣相當好,說話聲音輕,態度溫柔的一個男人。

班上有個妹子,超級有性格,每天看她都是懶洋洋的,坐在第一排,平時也不跟其他同學接觸,獨來獨往的。不知道為啥後來竟跟我主動攀談起來,她說她在上高中的時候就有些抑鬱,大學住校後還是一樣,有時候心情糟糕的時候,她就跑去洗澡,一天能洗好幾次。

抑鬱症我經歷過,對她還沒有走出來表示同情。

有天,她突然就爆發了,衝著我們那個可憐的培訓老師。她叫囂老師講得太慢,她實在不願意把時間浪費下去,然後收拾好挎包轉身就走了。

可憐的老師就這麼愣愣地注視著她離開,竟然一句話都沒有。等她走出教室後,他只說了句:好,我們接著往下看。

班裡還來了一個插班生,男的,走起路來diaodiao的樣子,但是笑起來特別陽光,很有殺傷力啊(我喜歡)。

他跟我坐一桌,一來二去的,很快就互生好感了(旁觀者和我自己,還有我媽,都認為我花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