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現代中國對人才的品德要求

一、正確認識倫理道德

中國古代的“倫理”一詞,最早見於《禮記·樂記》中的“樂者,通倫理者也。”“倫”的本意是指“關係”、“條理”。“理”的本意是治玉,引申為分析精微之意。“倫理”二字合用,即指人們處理相互關係時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道德”一詞在中國最早是分開使用的,“道”的本意是道路,後引申為原則、規

範、規律、道理等,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道”就是指做人、治國的根本原則。“德”表示對“道”的認識,許慎《說文解字)謂“德,外得於人,內得於己。“先秦以後,“道德”一詞逐步具有了確定的涵義,指做人的品質、精神境界和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等。


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道德與倫理這兩個概念,無論是在中文還是在西方語言的對應詞裡面,一般並不做很嚴格的區分;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當作同義詞應用的,有微殊而無迥異。如果要予以區分,則道德更強調主觀內在和個人,倫理更強調客觀、外在、和社會;當表示規範、理論的時候,我們較傾向於用“倫理”一詞,而當指稱現象、問題的時候,我們較傾向於用“道德”一詞。可見,“倫理”、“道德”含義的一致性是主要的,其差別主要表現在語用方面,許多情況下人們將兩詞並用,合稱為倫理道德。


古今中外的倫理道德的內容,都是對人行為的約束和規範。只有不同生產方式相交替的時候,會有鼓勵人們勇於加入社會的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表面上看倫理道德是以要求利他的“義”為主要內容的,而不是鼓勵索取的“利”的規範。事實上,道德是在承認人的利己屬性的前提下來指導、約束和規範人的行為的。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動物。不進入社會,人就不成其為人。而進入社會,就是在與他人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的過程中,完成個人的利益實現。這種利益實現,是以物質資料的生產創造為前提的。而如何處理這些關係,則是道德倫理首先要完成的任務。換言之,人只有實現了道德內化,才能夠進入社會,才能成為人。因此,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必須遵守倫理道德。這是任何人都不能超越的。


市場經濟是主體合作和個體博弈的經濟。就個體博弈而言,它既首先承認加入會的每個個體都有完整的、彼此平等的人格,又主張對博弈的對方進行選擇。這種選擇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實力的選擇。包括經濟實力和才能實力兩個方面;其二,道德的選擇。因為良好的道德操守在反覆的博弈中被發現是降低交易成本、規避交易風險最有效的途徑。因此,有的企業在人才觀上直言不諱地講:

有德有才予以重用

有德無才予以慎用

有才無德不予錄用

無才無德堅決不用

這樣的人才觀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育、完善過程中不僅正在被更多的企業所接受,而且逐漸成為全社會評價人才的首要標準。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有80%以上的北大學生家長不同意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問題都好辦的觀點”。有三分之二的北大學生家長贊同這樣的觀點“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比孝敬父母更重要”。注重對國家的忠,對父母的孝,這樣的道德觀念一百年都不會過時。


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家庭德育的重要地位

德育,就是育德。是講倫理道德內化為人的思想、情感、心靈,併成為人的社會活動和行為指針的過程。總的說來,德育是貫穿人的一生的。但毫無疑問的是,一個人成年之前的德育,是極為關鍵的。在這個關鍵的德育過程中,家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家庭決定著德的內容、方式和程度。

馬克思指出:“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


自律作為道德區別於制度化規範和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標誌,是道德成為其道德的依據,也是道德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獨特的社會調節和管理職能的魅力所在。制度化規範要得到卓有成效的實施,就必須把外在的強制性機制內化為人們心中的自律準則,即從強制到自覺—使人們認識到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並以這種認識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人們不做某件事,不僅僅是因為懼怕懲罰,而是因為感到那樣做是不道德的;人們做某件事,不僅是因為能得到獎賞,而是因為感到那樣做是道德的。當然,強制和自覺並非不可相容,二者同為規範人行為的手段,在內容上有交叉重合之處,在形式上可以相互轉化,強制轉化為自覺是家庭德育要達到的目的和境界。


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的深刻變化,給中國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家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新世紀的家庭教育將是以道德教育為核心,以“教做人”為首要內容的素質教育,重在培養人的創造性和個性化的生存與交往能力。


也就是說,適應新時期要求的人的生存與交往能力,不是決定於你會什麼,而是決定於你怎麼做。也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人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目的。

家庭品德教育是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今天的孩子是21世紀的主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對我國未來的社會風貌、民族精神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將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我國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培養年輕一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品格是一個人和一個民族的力量源泉,人的品格培養要從小開始。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更是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我們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不知什麼年代有一個孩子,從外面偷回家一根針,他的媽媽居然誇獎他說,孩子你真能幹。這個孩子長大了,他去偷了人家的金子,結果被官府抓住判了死刑。臨刑前,他的媽媽去看他,他說他有最後一個要求,就是再吃一口媽媽的奶。那位母親真的就撩起衣服讓這個孩子吃奶,那個孩子一口咬掉了他媽媽的奶頭,把他媽媽給疼死了。

人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如果當初他偷人家縫衣針時,他的媽媽能指出他做錯了,那麼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從此留下了一個家庭教育的典故“小時偷針、長大偷金”。


現在有一個完全相反的故事。這是一位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北大中文系男生,他的父親是農場職工,母親是家庭婦女。他在回憶自己家庭教育的經歷時,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小時候,有一次學校要勤工助學,要求學生撿拾一些麥田的收割後遣落的麥穩。我在夜晚拿著剪刀去偷剪了家後邊麥田的麥穗,被爸爸知道後,居然帶著我到田主人那裡道歌,那人也挺慷慨沒訓我,我們和和氣氣地化解了“根本不存在的矛盾”,回家後爸爸說:

做人要誠實,更不能偷竊。學校讓你勤工助學不是讓你去當小偷,你應該在麥子收割後去撿割剩下的,這才算是自己的,才是自己勞動所得,也不會被人看不起”。

我聽後,雖然有些地方不是太懂,但還是很臉紅,此後這樣的事就再也沒有發生過。


北大中文系一個來自河南的女孩說:

我出身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考上北大後,有一個生產健腦液的廠家找到我,許諾給我一大筆錢請我幫助廠家做個廣告。我確實需要這筆錢,但是我拒絕了,我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的,我從來沒有什麼健腦液,我也喝不起。如果說出來,將來我還怎麼做人?


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你能想象她在金錢的誘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嗎?

有些家長往往只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卻忽略了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北大學生的家庭教育與成長經歷表明,智力開發與品德教育和良好的習慣養成是緊密相關、不可割裂的。

品格是一個人和一個民族的力量源泉,人的品格培養要從小開始。

為了在21世紀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教育今天的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使今天的孩子成長為符合時代精神和道德要求的新世紀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素質教育關係到民族的未來。


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家庭品德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照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整體優化、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家庭中必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家庭素質教育應以德育為核心,以“教做人”為首要任務,打好做人的基礎,在養成教育上下功夫。家長要重視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態度、積極的情感和人際關係的發展。要引導孩子遵守社會規範、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同情心,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為孩子的未來生活做準備。2005年中央政府頒佈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公民道德建設做了詳盡、豐富、科學的闡述,指出道德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同時還明確指出了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及作用。


家長承擔著孩子道德教育的重任,父母的素質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未來,父母的道德素質更是影響孩子的道德啟蒙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長要通過自己良好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習慣,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傳統道德代代相傳;同時,又要重視道德的社會適應性養成,確立面向未來的嶄新道德觀,使家庭品德教育更具有時代性、針對性,取得更大的成效,這是在家庭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許多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孩子品德的發展與家長的教養態度關係非常密切。孩子堅強的意志、穩定的情緒、友好的態度等良好品德,都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教育以非正規教育為主,有其隨機性和靈活性,更多地貫穿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相機而教”、“遇物而誨”。只要家長充分認識和理解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意義,擁有正確的教養態度,堅持日積月累地進行教育和薰陶,家庭品德教育將會是卓有成效的。在家庭中培養起來的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