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毀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去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全球五分之一青少年受心理健康問題困擾。

媒體也曾報道,中國有20%少年兒童出現抑鬱症狀,抑鬱症成為孩子自殺的第二大原因。

這些數據瞬間扎心,想到了我曾經的同事阿梅。

阿梅的女兒,就在去年被確診為中度抑鬱。

白巖松:毀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去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那天,阿梅在朋友圈寫下一句話:“比起健康快樂,優秀一文不值。”

發這條之後,她就辭職了,朋友圈也停更了。

一年了,她一直陪著女兒對抗抑鬱。

為了幫幫她,我也多次在網上搜索相關案例。

才發現,與抑鬱相關的學生自殺和心理變態事件層出不窮,觸目驚心。

回想初為父母,我們對呱呱墜地的小生命最大的期盼,不就是健康和快樂嗎?

緣何走著走著,初心不見了。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真正成功的教育,就是培養出心理陽光的孩子。


陽光教育,是允許孩子犯錯


陶虹在一次接受採訪中分享過一個故事。

有一天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陶虹馬上劈頭蓋臉地訓斥,卻發現孩子眼中充滿了恐懼。

在女兒充滿恐懼的眼神中,陶虹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小時候因為看錯題少得5分,當眾被媽媽打。

這件事在她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多年難以治癒。

直到現在,每當看到自己手上的舊痕,她就會想起當初的緊張、恐懼,那早已是心裡的一道傷。

其實,兒童心靈上的許多烙印,都是成人無意間烙下的。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說: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面對孩子成長中的不完美,父母應該學會接納,學會從容。

允許孩子在自己的時區裡,按部就班地成長,是家長的智慧,更是孩子的幸福。

白巖松:毀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去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母親和女兒提著行李箱走

陽光教育,是接受孩子平凡


回過頭,說說我同事阿梅和女兒的故事。

如果不是阿梅哭著親口告訴我,我無法相信,曉晴會患上抑鬱症。

人如其名,曉晴一直給我的印象,是那麼的健康開朗,每一次見到我都主動打招呼。

前年,還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全市排名第一的高中,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進入重點高中後,牛娃如雲,曉晴成績逐漸靠後。

曉晴退步後,比孩子更不能接受現實的,是媽媽。

那時候的阿梅,生活中瀰漫著巨大的焦慮感,總是用曾經的“輝煌成績”督促女兒,不停地加壓加力。

直到女兒不會笑了的這一天,阿梅終於說出這樣的話:

“是我錯了,我總是逼著她努力,不要忘記曾經的優秀。

其實是我自己接受不了現實,接受不了失去光環。

我以為自己是愛她,事實卻是害了她。”


這個安全區就如《正面管教》裡說:

“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是歸屬感和價值感。”

無法接受孩子平凡,對孩子過於嚴苛,就會讓孩子喪失歸屬和價值,成年後也難以收穫幸福。


白巖松曾說過:

“毀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真正優秀的父母,是要讓孩子懂得:

即使你不夠完美,你也是一個值得愛的人。


吃過讀書的苦,成就成功的路


今天你不吃讀書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讀書的苦總有盡頭,生活的苦,卻是無邊的暗夜,無窮無盡。

曾見過很多無知的家長,在孩子讀書偷懶時一味謾罵責備,或者直接放任不管。

他們自我安慰道,比爾·蓋茨不也沒讀大學,陸步軒讀了北大,還不是要回去賣豬肉。

可是他們不知道,比爾·蓋茨輟學前,考上的是哈佛大學;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做起了豬肉品牌,如今銷量超過十億,身價上百億。

讀到這裡,你還覺得讀書無用嗎?


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讀書的苦。

要知道,那些奮鬥的汗水,終將成為孩子的底氣,累積成他向上攀爬的階梯,支撐著他看到更遠處的風景。

白巖松:毀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去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吃過失敗的苦,才能擁有強大的內心


曾經,《錢江晚報》報道了一名四年級小學生因為競選班長失敗而絕食的新聞。

讀到新聞時,不禁為孩子的未來捏了一把冷汗。人生的道路何其坎坷崎嶇,一次班長落選算得了什麼。

在未來,孩子也許還會經歷高考失利、情場失意,畢業找不到工作,婚姻生活不如意……

那時候,他又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這樣的失敗,去跨越這樣的挫折?

還記得白巖松在《白說》裡寫道:

他每年都會招收幾名研究生指導,北大、清華等幾所名牌大學會提供幾份簡歷,讓他從中挑選。

可有一個學生,覺得自己並不算優秀,可竟然被錄取了。

當她向白巖松詢問緣故時,白巖松告訴她,在別人的簡歷裡看的都是“光輝事蹟”,得了什麼獎,有過什麼優秀作品。

只有在這個女孩的簡歷裡,看到了失敗的經歷。

她在簡歷中講到自己考驗受挫後,如何調整身心,又如何經過漫長的努力,最終考上了研究生。


真正的強大,不是贏得了,而是輸得起。

畢竟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能贏到最後的人,才算真正的成功。


在育兒的路上,你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可以關注【超人媽媽jojo】,我們一起探討寶寶成長路上的大小事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