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貪腐頻發背後,引人深思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充滿了著很多難以想象新興事物,導致了很多公司的管理滯後化。在互聯網盈利還處於暴利時期,伴隨著一波又一波的互聯網企業反腐事件頻被爆出。

01 互聯網巨頭內部頻發貪腐案

4月21日,原去哪兒網董事,現百度集團副總裁韋方涉嫌貪腐犯罪,已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處理,近十年百度處理違規貪腐員工至少119人。

早之前,原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還出席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做了題為“新時代 新責任”的演講的楊偉東,因貪腐案件,被公安機關逮捕。

更早之前,曾經風光無限的共享單車“領騎者”ofo,小米,阿里、京東、美團、58同城等這些互聯網巨頭企業更是“自曝家醜”,紛紛揮舞大刀,砍向了內部涉嫌舞弊受賄的員工。

互聯網公司貪腐頻發背後,引人深思

02 互聯網公司如何貪腐

  • 行業潛規則:吃回扣,拿返點

互聯網公司與供應商、代理商之間的腐敗行為最為典型,互聯網公司發展塊,內部管理不規範,所以出現採銷拿返點非常普遍;同時互聯網公司員工通過手中的審核權力,從供應商、代理商等乙方手裡“拿返點,吃回扣”。

  • 競爭:燒錢時代

滴滴出行,共享單車在高速擴張期,各家巨頭企業競爭中,瘋狂燒錢搶市場。在這種競爭,員工利用公司管理漏洞,可以在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貪汙。

  • 違規收費:中介費

如申請入駐一家天貓品牌店鋪,在正常渠道下,申請註冊的類目是沒有準入入口的,只有通過天貓的中介(非正規途徑)花了中介費元才申請上。而且中介費會水漲船高。


互聯網公司貪腐頻發背後,引人深思


03 貪腐背後

在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特點主要是以“模式創新”,依靠巨大的人口優勢,以流量為王,通過不斷的融資、燒錢來買流量,進而搶地盤。以流量為命脈的公司,在相關位置上的員工就會掌握特殊的權力,導致腐敗的滋生。同時,互聯網發展之猛烈,導致公司內部政策法規都很難跟上,也是貪腐的成因之一。


互聯網公司貪腐頻發背後,引人深思

04 創業點對點

互聯網創業初期,一切都是從無到有、從熟練到精通,最終創造並滿足客戶需求,形成技術原始積累。但是最為顯著特徵就是制度的不規範。所以制度及標準化管理,適合之後的整合階段,整合期是為了公司未來更加穩健的成長,所以標準化是其必由之路。


互聯網公司貪腐頻發背後,引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