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李老先生今年七十歲,老太太六十八歲,兩人有充裕的養老金來安度晚年,老倆口經常出門旅遊,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兩口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受到垂暮生命的重荷。

李老先生患有嚴重的心臟病,老伴有嚴重的高血壓。老兩口成為彼此的醫生,一個替另一個量血壓,一個監督另一個按時服藥。他們心裡清楚,只要其中一個倒下,另一個也勢必跟著倒下。

2017年初,李老先生心臟病突發,幸虧鄰居幫忙,打了急救電話。禍不單行,老太太當晚,倒在了家中地板上,還好第二天鄰居發現,送進了醫院。

這件事發生後,老兩口的生活正式敲響了警鐘 ,人生彷彿已進入落幕的倒計時

為了不打擾兒子們,在北京還算"體面"的日子。

老兩口做了一個決定——住進養老院。

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住進養老院,應該是老人們人生最後一站、人生的盡頭。

離開家時,李老先生和老太太仔細想了想,需要從這個家帶走的,好像並沒有太多的東西。唯一值得帶在走的只有孩子們的照片。

人生前一個階段積累下的一切有形的事物,都帶不走,也不需要帶走。

這是弋舟在《空巢老人調查》中的一對老夫婦他們的孩子和我們一樣為了生活、理想,背井離鄉,到大城市奮鬥,在光鮮亮麗、燈火輝煌下,用盡全力拼搏。以至於,都忘了在家悄悄變老的父母。

平時我們一句"忙",成為不想回家的理由。我們不斷用物質、經濟的給予來彌補自己無暇看望父母的愧疚,殊不知父母他們要的養老方式不是這些,只是單純地看望、陪伴以及簡單到有個人能嘮嘮嗑。

01

我們一直面臨一個殘酷的問題——"養老",而我們這一代對於養老更有一個殘酷的叫法,"喪子式養老"。

我們在大城市為夢想、為生活奮鬥的同時,我們的父母已經進入退休年齡,慢慢步入老年,加重中國老齡化程度。

2019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而中國人口老齡化在2019年增速世界第一!預計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國家,2050年,社會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30%。

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2020-205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預測

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2020-205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預測

中國老齡化可以說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問題之複雜,應該是國際上絕無僅有的。而老齡化的加重,無形給我們這代人巨大的壓力、對未來充滿焦慮。

所以我們希望趁年輕,儘量往上爬,積累更多的財富。用現在的苦換以後的甜,以免像父輩一樣"未富先老",到老了還為錢發愁。

我們以為父母在家會照顧好自己,慢慢老去。

但,真相是父母比我們想象中還要老的快。

昨日的他們,意氣風發。

今日的他們,枯萎凋謝。

在大城市打拼,父母咋辦?這問題應該沒有完美的答案。留下或離開,不管那個角度都是艱難的選擇。

常說"父母在不遠游",但現在社會的交通、通訊方式如此先進,即使你身在遠方隨時都可以跟父母聯繫。

影響對父母的關心不是與父母之間的千山萬水,而是有沒有這份心。

有些人放假會回家,但今天不是同學聚會、明天就是約朋友遊山玩水,要麼在家葛優癱,刷手機,跟父母基本零交流。

人老了,最怕沒人說話。

物質養老很重要,但精神養老更重要。

02

華為總裁任正非的文章《我的父親母親》,感人肺腑。

這篇文章是一位孝子如泣如訴的祭文、自我表白,也是一個領袖艱辛奮鬥史的無奈。

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他的父母住在雲南老家,但任正非表示自己未能很好地照顧他們。

在他父親1995年去世後,他母親獨自一人居住,2001年有一天去菜市場買菜時出了車禍,任正非都沒有來得及見到老母親最後一面,留下終身遺憾。

在文中他寫道:

回顧我自己已走過的歷史,捫心自問,我一生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事業與員工,無愧於朋友,唯一有愧的是對不起父母,沒條件時沒有照顧他們,有條件時也沒有照顧他們。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相信許多人,都是在某一瞬間發現,曾經為我們遮風擋雨的父母,在悄悄地老去。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麼殘酷,時間就是這麼無情。

而我們向前跑的速度,其實根本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龍應臺曾說過: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們總相信來日放長,可以晚點、再晚點打電話,下次、再下次回家,可就這樣下次再下次,突然沒有了下一次,只有我們的追悔莫及。

我們任何人都是存在一天,少一天,誰也不知道誰還有多少天。

養老,不是說等到父母七老八十的時候,而是從現在多給父母一些陪伴。

03

還記的小時候,中央衛視放的公益廣告。老奶奶在準備年夜飯,等孩子們回家吃團圓飯。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可陸續等來的是,孩子們有事不能回家的電話。

"媽,說好今天,回去看你的,可今年公司有事耽誤,回不來了................"

"奶奶,我和爸媽不回家了"

"忙、忙、忙,忙點好啊"

每次看到廣告中的老奶奶,從滿臉期待,到無盡失落。內心都會一陣酸楚,小時候不知道,這種內心酸楚意味什麼,只覺得老奶奶好可憐,孤獨一人。

現在長大了,看到銀髮、皺紋、眼花這些歲月痕跡悄悄地爬上老爸老媽的身上。才明白那種酸楚,是一種抓不住歲月的無奈。

有次打電話給老媽,聊著聊著她突然來一句。

"好羨慕你們,不像我是一個孤兒。所以你們要好好珍惜有爸媽的時候,要不然到我這地步,想爸媽了,只能看照片......."

眼淚已不受控制的流下,掛了電話。一直回想老媽說的話。確實我們姊妹有老爸老媽,老爸的父親也健在,而老媽卻只有我們。我們可以向我們的父母撒嬌、任性,而老媽............。

都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年少時,總覺得離家越遠越好,現在開始覺得離家越遠心中牽掛越重。

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其實,說這麼多就是希望告訴大家,心裡一定要裝著父母,這才是養老該有的態度。

人生努力,也是為了:不給自己留遺憾,不對父母存愧疚。

即使你在遠方,很忙,沒辦法陪在他們身邊,至少,可以拿起手機給家裡打個電話,聊一聊。

青山在,綠水流,我們能等,父母不能等。

當老爸老媽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請不要催促他們,因為我們在慢慢的長大,而他們卻在慢慢變老,請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走就像當年他們牽著我們一樣。

90後的我們,該考慮如何養老了

以上內容為個人觀點,圖片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刪除。點贊並關注@鬼小姐怪說,更多精彩內容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