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故事(2):老太太和她的兩個兒子

黑鴨子組合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mp33:51

來自懶懶的咖啡豆


病房故事(2):老太太和她的兩個兒子__愛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愛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2床的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一個包工頭,據說很有錢。小兒子是一名教師,相對比較清貧。

他們給老太太請了一個護工,每天在醫院照顧老太太。但老太太能吃能喝能走,護工主要也是在兩個兒子不在的時候陪她聊聊天。

大兒子到醫院來的時候比較少。每次來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地提著,大概是從商場買來的高級營養品,包裝盒子非常精美。

不過,老太太從來沒有拆開過,都在病房的角落裡面堆著。

有一天實在放不下了,老太太就給護工說要把這些東西送給她,護工喜滋滋地叫了一個男人來,就把東西都拿走了。

大概是因為習慣,大兒子每次都是昂首挺胸地大步跨進病房來。

他從來都不問老太太的病情,比如咳嗽不?晚上睡得好不?有沒有哪裡覺得不舒服?也許他覺得沒有必要問這些。

他說話的聲音像是高音喇叭,隔著走廊都能聽到。

每次一到醫院,不等老太太說話,他就不停地抱怨,說自己生意做大了,特別忙,實在沒辦法抽出身來看她。

那樣子,好像他能來看老太太是對她的恩賜似的。

大兒子到了病房,也不會閒著,一般不會超過10分鐘,一定有電話找他。

然後,他就會衝著電話發火,嘴裡罵著:“笨蛋,這個事都不知道怎麼做,我還拿錢請你來幹嘛呢?”“幹不好就不要乾了,不要沒事就來煩老子,老子還要照顧我老孃呢!”

有時,大兒子會買來油膩膩的滷豬腳,坐在椅子上旁若無人地啃,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嘴角油光光的。吃飽了,他就舒服地打個飽嗝,也不顧大家都皺著眉頭看他。

他的大腦袋在短短的脖子上,不停地搖晃。搖晃累了,他就把陪護的椅子拉開,倒在上面睡覺。不到3分鐘,就會發出如雷的呼嚕聲。

老太太喜歡折騰大兒子,只要大兒子來了,她就一會叫他削水果,一會叫他給她倒水,一會讓他把自己床搖矮一點。

大兒子總是很不耐煩地說:“媽,我們花錢請護工,就是讓她來照顧您老人家的,這是她的工作。您讓我把什麼都做了,她做什麼呢?這不是砸她的飯碗嗎?”

感覺他說的道理也是那麼個道理,只是總覺得有點彆扭。

老太太嘟著嘴生氣,不說話。大兒子一邊拿著電話,一邊拉著老太太的手,一會對著電話罵員工,一會哄老太太。每次老太太都以為大兒子在罵自己,就更生氣了。


病房故事(2):老太太和她的兩個兒子__愛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老太太對小兒子很溫柔


小兒子像是和大兒子約好了似的,他總是在大兒子不在的時候,才來病房。小兒子說話很溫柔,稍微發出大一點的聲音,他就會很不好意思地給我們道歉。

我覺得這老太太特別有意思。她在小兒子面前,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老太太對小兒子特別溫和,總是笑呵呵地,什麼事都不讓小兒子做。

老太太總對小兒子說:“你不要太操心了,得先顧著自己個!”小兒子一邊削水果,一邊聽話地點頭。從來沒有聽到他反對過老太太。

小兒子在病房的時候,就很專心地陪著老太太,坐在床邊,給她講自己的事。

聽他講得最多的就是關於他的學生的有趣的事,老太太聽小兒子說話,總是很開心。還不停地誇獎小兒子能幹、有出息。

有一次,老太太在誇獎小兒子時,護工阿姨為大兒子打抱不平了。

護工說:“老太太,您不要怪我多嘴,我覺得您也太偏心了。您大兒子每次來看您,給您帶多少好東西啊,他都是大老闆了,那麼成功那麼有錢,我也沒見你誇他!可這......”

護工說到這裡,看了小兒子一眼,不好再說下去。可是我們都知道她沒有說完的意思。

這小兒子來醫院,從來沒有買什麼好東西來,只是從家裡給老太太帶熬好的湯或者粥來,每次老太太都吃得很開心。

小兒子聽到護工的話,臉紅了,但是他什麼也沒說。

可是老太太卻生氣了。“你一個護工,瞎說什麼呢?你照顧好我就是了,我們家裡的事要你瞎操心什麼!”

說實話,在醫院這麼久,我從來沒看見老太太對護工這麼大聲說過話,每次都是很客氣的。

護工被老太太搶白了一頓,眼睛紅紅的,站起來,訕訕地說:“那你們聊,我去打水去了。”


病房故事(2):老太太和她的兩個兒子__愛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最好的“孝”就是“順”


最好的“孝”就是“順”

那天夜裡,其他人都睡了,老太太主動和我講起他家的事。

幾年前,老太太做了手術以後,就住在大兒子家。可是大兒子每天都很忙,根本沒有時間陪她,大兒子請了保姆在家照顧她,可是不准她和小區其他老太太接觸太多。


大兒子說,現在人們仇富的心理嚴重,要是和外人接觸多了,別人就知道家裡的情況了,這樣就很不安全。

她覺得很孤單,每天待在家裡,不能出來,就像坐牢一樣。所以,老太太故意裝病,然後才住到了醫院。

我有點不解:“那您小兒子呢?你怎麼不去他家裡?”

老太太有一瞬間的猶豫:“我大兒子覺得小兒子很窮,瞧不起他,也不讓我去小兒子那裡。”

說道這裡,老太太嘆了一口氣:“小兒子家裡的房子小,就兩間屋,我去了讓他們不方便。平時兩兄弟也不走動。”

“您大兒子也很有孝心啊,每次都給您買那麼多好東西來,小兒子也對您那麼好。”我不知道怎麼說,就轉移了話題。

老太太幽幽地說:“孝心不是用錢來堆的,我年紀大了,對吃的穿的用的都沒那麼多要求,我啊,就想一家人,能和和睦睦在一起。能經常陪我說說話就好了。”

是啊,老年人內心孤單,需要的更多的是陪伴。錢不是表達愛心的唯一方式。趁著父母還在,我們多花點時間陪伴吧!


病房故事(2):老太太和她的兩個兒子__愛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可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孝”呢?

《論語》裡面有一個故事:

孟懿子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之後,樊遲為孔子駕車時,孔子告訴他這件事說: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不要違背。


樊遲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來侍奉他們;當他們去世之後,又要依禮來安葬及祭祀他們。

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可能對父母最好的“孝”,就是“順”吧!

孝順父母,就儘量不要違揹他們的意願,好好地侍奉他們,讓他們老有所養亦老有所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