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焦母也是良母。你怎麼看?

半支蓮6


請媽媽們重視孩子的自我價值。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擁有自我價值,就意味著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未來的人生方向;擁有自我價值,也是他構建自己內在世界最核心的關鍵點!

♥[愛心]什麼是自我價值呢?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他是一個人心理活動最核心的一部分。通俗地講,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有兩件事要完成。第一,我是誰,第二,我的人生是怎樣的。自我價值就是為實現這兩點而產生的推動力!

♥[愛心]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怎麼做呢?只要從三個問題做起,①我將來要做什麼?②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③我能為他人帶來什麼?經常引導孩子思考這些問題,就能幫助孩子解決自我價值感不足引發的學習生活中的困惑,也能破解自我價值感不足背後的心理需求![拳頭][拳頭]


美麗的傳遞者


焦母是古代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中的人物,是焦仲卿的母親,劉蘭芝的婆婆。

讀過這首敘事詩,我們瞭解到劉蘭芝和焦仲卿婚姻的破滅,兩人最後走向了不歸路。

人們不僅要問,這對恩愛有加的夫妻為什麼會殉情?是誰造成這樣的悲劇?焦母是個什麼樣的人?這種悲劇可以避免嗎?

我們可以說焦劉的婚姻悲劇是封建社會的婚姻制度造成的,這樣的悲劇在過去是不可能避免的。焦母既是悲劇的製造者,同時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焦母原本是一個遵從婦道的底層社會的普通女人,但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和束縛,從一個受害者轉變成悲劇的製造者。

後來焦母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專橫自私、蠻不講理的封建專制家長。

正是焦母所代表的封建傳統專制,給他的兒子的婚姻判了死刑。說她是一個良母,是因為她對兒子的愛也和其他母親一樣的。焦仲卿懦弱、真誠,劉兄則冷酷專制,劉蘭芝善良、無助。這些都造成悲劇的原因。

焦仲卿、劉蘭芝這對恩愛夫妻的婚姻悲劇,深刻控訴了古代封建禮教殘酷,以及傳統家長制和門第思想觀念的害處,也傳達古代年輕男女追求要求愛情幸福的美好願望。

由於焦母始終忘不了自己是“仕宦於臺閣”的大家的意識,導致她一直歧視蘭芝“人賤”,還嫌她“無禮節”,“自專由”。因此,主動去為兒子另尋高校,去逼迫兒子休妻。

劉蘭芝被回孃家後,她的兄長也大施淫威,逼迫劉蘭芝答應再嫁,最終她決定以身殉情,新婚之夜投水自盡。後來焦仲卿也無奈自縊身亡。焦劉以自己的性命向封建禮教作垂死的最後的抗爭,也表示了他們這種對愛情的至死不渝,讓人感概不已。


D東哥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開篇

關於焦仲卿與劉蘭芝的愛情悲劇,眾說紛紜。悲劇的源頭除了指向客觀的封建家長制外,更多的人把主觀的原因指向焦母,認為她的專橫的性格害死了兩個年輕人。

我一開始也是認同這些觀點,可是等自己也成為了家長。對焦母的看法產生了一些改變,至少我覺得焦母沒有以前那樣令人討厭,甚至有了幾分理解。

為什麼這樣說?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孔雀東南飛》的文本對焦母帶有偏見,忽略她的感受。

作為家長,焦母當初並沒有反對焦仲卿娶劉蘭芝,而且是非常贊成的。何以見得?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

從原文的描述,焦母送給劉家的聘禮是非常豐厚,當初對劉蘭芝是非常重視的。

那麼婆媳關係為何突然惡化,變得水火不容呢?原文只有焦母一句話,“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焦仲卿為劉蘭芝求情

讀者很容易會覺得焦母為人專橫,心胸狹窄,從而對劉蘭芝充滿同情

這首詩是出於同情焦仲卿和劉蘭芝寫的,對他們充滿了正面的描述。而焦母則是反面人物,她連給自己辯護的機會都沒有。

正反雙方沒有對等平臺進行辯論,是不會有正確的結論的。

焦母討厭劉蘭芝的深層原因。

關於焦母討厭劉蘭芝的原因,主要有幾個說法:1、門第說;2、無後說;3、戀子說;4、婆媳性格不合說、5焦母妒忌說等。

我個人認為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劉蘭芝的生活習慣過於奢侈,焦母的勤儉持家產生了矛盾。

劉蘭芝的門第其實比焦仲卿的更好才對。從劉蘭芝被休回家不到十天,縣令、太守先後來求婚,證明劉家門戶很高。

劉蘭芝拜別焦母,說自己是“生小出野裡”,純粹是給臺階焦母,方便以後自己跟焦仲卿複合。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劉蘭芝屬於下嫁給焦家,否則焦母也不會給這麼厚的聘禮,這也是焦仲很滿足這段婚姻的所在。

劉蘭芝出身很好,所以生活不免帶有奢侈的痕跡。她跟焦仲卿分別前講到自己物品,完全是一個富豪小姐的標配。

妾有秀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

焦仲卿只是個小官吏,他的工資根本維持不了這麼奢侈的生活。他不可能在婚後送了六七十箱衣服給劉蘭芝的,只能說明這些都是劉家的嫁妝。

焦母作為寡母,如果不勤儉持家,很難養大焦仲卿。所以她必然希望自己的兒媳婦,也有這種精神。

可是劉蘭芝嫁過來時,才17歲,正是一個青春期都沒過的少女!正是喜歡打扮、喜歡刺激、喜歡享受的歲月!

十七為君婦

你叫她節儉,生活樸素,而她偏偏生於富豪之家。這不是一種明擺的矛盾嗎?

雖然最後劉蘭芝順從了焦母的要求,每天織布,這當中肯定經過了不少明裡暗裡的衝突,只是詩歌裡護短沒有說出來而已

焦母主張休了劉蘭芝,是因為她認為劉蘭芝不適合興家的好媳婦。東家的秦羅敷看來符合焦母的心意,所以才叫自己的兒子娶她。

劉蘭芝辭別焦母,盛裝打扮,有人說是為了抗議焦母,我看更像是劉蘭芝平時生活習慣,所以焦母看到劉蘭芝如此冥頑不靈,才“怒不止”。

焦母並非惡意,只是為兒子著想。

古人崇尚節儉興家,如果自己兒子娶了個花錢如流水的老婆,做父母的哪有不干預的?

雖然劉蘭芝沒有亂花錢,但是生活保留了太多大戶人家的奢侈作風。

焦母一開始想通過強迫劉蘭芝勞動,磨練性情。還有劉蘭芝跟焦仲卿新婚後聚少離多,如果劉蘭芝不勞動,整天無所事事,難免會招蜂引蝶,生出事變,做出對不起焦仲卿的事。

沒想到劉蘭芝為人剛烈,口服心不服。焦母覺得她不聽話,不是焦家的賢妻良母。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停息。

為什麼休劉蘭芝的時候,焦母不直接說明原因呢?只因焦家不如劉家,如果說自己家錢不多,叫劉蘭芝生活樸素,豈不是向別人認窮?焦母打死都不能這樣講,因為她要愛護焦仲卿的名聲。

焦仲卿要自殺,焦母故意說焦仲卿是世家子,將來登臺閣,只是激發焦仲卿的生存意志,而不是焦家真的是大戶人家。

由此可見,焦母所有出發點都為焦仲卿著想,只是焦仲卿為情所困,不理解焦母的一片苦心。

後記

焦母不一定是壞人,她出於對焦仲卿的關心,覺得劉蘭芝不適合自己的家門作風,因此迫使焦仲卿休妻。

劉蘭芝對焦仲卿一往情深,兩人不顧後果,為情獻身。

這就是做家長的難處,有時候你為子女著想,但是子女不是這麼認為。

死者為大,自然得到很多同情。可是那些為子女勞累終身,為他們前程著想的家長們,誰又為他們苦心流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