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個職場陷阱!被誤解的木桶原理

大家好,這裡是不甜姐姐。

我們在規劃或調整自己的職業道路時,很容易犯下的一個錯誤是:喜歡依據“木桶原理”,選擇補足自己的短板,以期得到較大的提升。

(“木桶原理”:即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小心這個職場陷阱!被誤解的木桶原理

哪怕是專業人士,也很容易把目光投向自己相對(同事)比較弱或者相對(職位需求)比較不足的地方,認為現在的職業瓶頸就在於沒有把自己的“短板”補足,所以發展受到限制。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每當一個職場人鼓起勇氣想要突破、想要再進一步的時候,最常見的做法是:

· 覺得沒晉升機會是因為英語不好,先去報個上萬塊的英語培訓班。

· 覺得不被老闆重視是因為表達能力差,去參加各種培訓班和演講訓練。

· 覺得存在感低是因為不會“來事”,於是拼命想話題找機會請客吃飯跟同事“聯絡感情”。

最後,錢花了,時間也投入了,卻放佛幾顆石子投湖,除了泛起一點漣漪,一切照舊。

於是你再次進入自怨自艾:一定是我的短板太短,沒救了。

小心這個職場陷阱!被誤解的木桶原理

其實,所謂的“短板”限制個人發展,從來都是一個自我發展的觀念誤區。

那麼,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

第一步,你的優勢才是你的命門,找到它。

別急著反省你的缺點,先仔細想想,你真正的優勢在哪裡?

判斷你的優勢有幾個簡單的標準:

· 做什麼事情,能讓你感覺到真正的快樂和充實?

· 做什麼事情,能讓你做起來不費力也不痛苦?

· 做什麼事情,最容易得到別人對你的誇獎或肯定?

寫下來,然後跟關係好的家人和同事再次確認,他們是否也認可你的判斷。

第二步,你的優勢將是你突破的關鍵,培養它,併發揮它。

如果你的優勢是認真嚴謹,那麼你的認真嚴謹和現在的工作最大的結合點在哪裡?當別人談起這份工作做得最細緻的人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你嗎?

如果你的優勢是創造力或者創意能力,那你是否有為現在的工作努力發掘新的方向或構思有吸引力的創意?當老闆做年終總結的時候,提到今年的部門工作成就,裡面是否有你的創意成果?

這兩個例子,是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找到你的優勢和現有工作的結合點,並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成為這個方向或者領域的“專家”。

如果在你最喜歡、最擅長或者最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上,你都沒有發揮全力,或者沒有達到一定範圍(公司或部門)內最好的水平,就過多地關注自己的短板,是個本末倒置的行為。

事實上,那些在自己領域做到極致成功的人,也從來不是個“完美”或者“全面發展”的人。他們做得最“對”的事情,是專心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成為讓別人記住你、關注你並信任你的“個人標籤”。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最出色的能力是戰略眼光和表達能力,是一位出色的戰略家和演說家,他也是靠這兩點撐過了阿里最困難的時期,並吸引到“阿里二號人物”蔡崇信的加入,以及說服軟銀總裁孫正義投資阿里。

那馬雲有沒有缺點?

當然有。演說家人格的反面,就是話多。所謂言多必失,馬雲這些年在公開演講中翻過的車也不少:2014年說“微信是一手好牌,但被騰訊打爛了”,現在微信佔騰訊市值半壁江山;2019年說“能夠996是修來的福報”,引來負面評論,最終親自出來闢謠。

而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最突出的特點是程序員天生的沉著冷靜和對工作親歷親為的態度,騰訊一直流傳著他創業時期編程能力的傳說,直到現在,他也還在參與騰訊主要產品的規劃,並親自做測試和反饋。

馬化騰也有自己的缺點。典型的IT男謹小慎微的性格特點,讓騰訊當初做電商“拍拍”對標淘寶時,沒有像淘寶那樣高舉高打,最終因為步子太慢太小而失敗。

可那又如何?

當你的基石足夠穩固的時候,你的事業會給你足夠的容錯空間。不是不要關注你的弱勢,而是當你的優勢足夠強大的時候,你的弱點帶來的部分劣勢是可以被允許的。

最後,讓我們回過頭看看“木桶原理”到底講了什麼。

木桶原理的原型是德國化學家Liebig的“最小因子定律”,講的是植物的成長取決於最缺乏的那種營養元素。也就是木桶原理的“成長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但實際上,這個原理後面還有一個很關鍵的補充:當某種營養元素不足時,會限制植物的成長。但當這種營養元素過量時,例如過高的溫度、過強的光或過多的水,同樣會限制植物的成長。

發現沒有?

話聽一半的結果可能是弄巧成拙。

如果馬雲學會謹言慎行,馬化騰學會大刀闊斧,阿里和騰訊的故事,也許根本就不會發生。

優勢和缺點,有時候本就是相互依附的一對特點。

如果你大膽,就不太能仔細;如果你富有創意,就不太能過目不忘;如果你內向,就學不會享受社交的樂趣。

但是沒關係,你從來都不該是個木桶,我們比的也從來不是誰更能裝水這一個標準。

試試把目光投入到你的長處上來,做你更擅長的事情,努力做到更好。

然後,你來訂立你自己的職場比較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