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南瓜並保證高產,需要怎麼管理和施肥?

三農的小五


霧都山客來回答您的問題。

這兩天難得有個好天氣,鄰居們正在積極地播種南瓜,有個別人家從播種得早已經出芽了。但這些播種隨著性很強,不追求高產,有收穫夠家裡吃就行,多了也是餵豬,很少有賣的。所以,就談不上什麼管理,也沒怎麼施肥。

但是,規模種植南瓜要追求利潤,在田間管理和日常施肥上就得下功夫,不然難以保證高產。如果管理得當,科學施肥,種植南瓜的效益也是可觀的。山客根據當地農民的南瓜種植經驗,有幾點建議與大家聊一聊。

南瓜高產管理。

①地塊選擇。肯定不能和平常一樣,種在邊邊角角。適宜種植在地勢相對較高、排灌便利、土質疏鬆肥沃、通透性好的弱酸性沙壤土的坡地,即便是平地也要挖好排水溝,防止受到澇害。同時,如果前茬作物是黃瓜、西瓜、甜瓜等同科作物的不適宜接茬種植南瓜。

②種子選擇。我們日常種植的南瓜多數是自留種,抗逆性能較差,時間長了產量大大縮減。為了高產,選擇南瓜種子時,一定要選用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優質品種。

③科學播種。由於每個地區的氣溫變化不同,南瓜播種時間也有很大差距,一般情況下,南方清明就能播種了,今年特殊,北方穀雨後就可以播種了。播種時常採用直播方式,每穴1~2粒種子,保持行距70公分左右,株距50公分左右,撒種後施加適量稀糞水。

④搭架整蔓。家庭少量種植一般不搭架,任其自由發揮,要保證高產就需要搭架引蔓,提高南瓜植株的生長空間。還需適當整枝,去掉側枝保留主蔓,防止養分虛耗,提高坐瓜率。

⑤病蟲防治。南瓜生長髮育期間可能發生的病蟲害較多,常見的有白粉病、病毒病、瓢蟲、螻蛄、地老虎等以及鼠害,可以採取農業防治、生物防治、藥劑防治等措施,早發現早防治,保障南瓜健康生長。

南瓜施肥技術。

由於南瓜植株的根系發達,吸水吸肥能力強,在肥沃土壤中播種時每穴施加1~2斤稀釋的人糞尿就可以,如果土壤肥力約差,可以適當添加氮磷鉀複合肥。後期根據南瓜長勢合理追肥,一般苗期到主蔓生長期,可以追施適量氮肥,如尿素,每畝6公斤左右;結瓜後可適量追施氮肥和鉀肥,提高坐瓜率,保障果實生長所需營養,一般尿素12公斤左右、硫酸鉀8公斤左右。

以上是山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歡迎留言指教。喜歡農村生活的朋友【關注】霧都山客,帶領大家瞭解更多山區農村的風土民情。

霧都農人山客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的菜園裡,南瓜算是個大傢伙。大肚子一挺,很霸道的樣子。其實南瓜喜歡在陰涼溼潤的氣候裡成長,不太喜歡太陽長時間的照它的黃皮膚。也不喜歡過於矯情挑剔土壤和環境。它抗旱性也較強。屬於那種“有點陽光就燦爛”型的。


想讓南瓜保證高產,我們就得在後期的管理上下足功夫,南瓜開花結果期間,對於肥料的需求較大,肥料足,南瓜就長的腰粗膀圓,皮黃肉厚。而且一高興呼姐喚妹,不但果實多多,而且都胖嘟嘟的你不想高產都難。

在我們北方,南瓜的播種一般在春天的2~3月育苗,而露地南瓜則需要小滿前後就可以催芽播種了。我們農家自己吃的南瓜,仔種都是自留下來的,那個好吃摳那個裡面的籽洗淨曬乾即可。南瓜籽由於皮厚殼硬,我們栽種時就提前把它放到土壤裡,蓋上一層薄土,澆上水,如果地溫回暖快,它大約10天左右就會發芽出土了,如果地溫低,南瓜籽發芽得15天左右。



一般來說,南瓜幼苗長到6~8片真葉時,就可以給南瓜施一次有機肥,幫助南瓜的藤蔓生長。以保證植株儲存養分為開花坐果打好基礎。瓜類的生長過程中,都會有多餘的枝蔓需要人工輔助摘除,南瓜生長期也一樣,也需要適時的將一些多餘的南瓜尖苗摘掉以保證主蔓的營養供給。在南瓜進入開花結果期間,還是強調水肥,重要的事說“三遍”。


當然,南瓜繁殖過多也不是一件好事。凡事都不講究“過量”要及時和捨得給南瓜疏花蔬果;適當把一些較弱的南瓜花果摘掉,也要經常清理南瓜的病葉老葉帶出地外深埋。這樣做能讓南瓜株體更好的利用水分和養分,也能清理病蟲害,保證南瓜的通風透氣性能良好。我們農村人喜歡吃南瓜老瓜。到了冬天削皮蒸上一屜。香甜可口而且營養價值也高。好了,以上是我的見解,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留言。(三農領域創作者金秋麥穗兒)。


金秋麥穗兒


鄉村新雨解答:南瓜是人類栽培歷史較為古老的作物之一。由於它適應性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全國各地均有廣泛分佈種植。南瓜多分散種植在農村房前、屋後、路旁以及一些丘陵、坡地,管理粗放。南瓜因營養、保健等作用受到了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又因它的瓜皮韌度強、耐儲運,完熟後採收可常溫保存6個月以上,市場前景廣闊。加上近些年生鮮電商的蓬勃發展,也為南瓜銷售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

建 議

首先,種植南瓜之前一定要結合屬地市場的需求常態,種植符合地方特色的南瓜品種,相對來說會更容易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比如引進太陽果、迷你小南瓜等南瓜品種,可以深度挖掘南瓜的內在價值,打造出生態、環保、高品質的南瓜品牌。其次,種南瓜,投入相對較小,南瓜的整個生長期不需要太多管護,唯一的難題就是收南瓜要耗費大量體力,因此要注意考量用工問題。

種植管理關鍵技術

南瓜利用大棚可週年種植,春播2-3月,秋播7-8月,其中春播可採收到7月中旬,秋播可採收到來年的2月初;通常的露栽早春茬3-4月育苗,4-5月定植,6-7月上旬上市。秋延茬7月下旬育苗,8月初定植,11月上市。

1.南瓜生長特點

南瓜性喜冷涼氣候,耐寒不耐熱。南瓜生長髮育最適溫度為17-28℃,適溫為20-28℃,低於15℃果實發育緩慢,高於35℃花器官不能正常發育,會出現落花、落果或果實發育停滯現象。南瓜屬短日照植物,對日照強度的要求較高。低溫短日照環境能促使雌花分化早,數量增多,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果實生長髮育快而且品質好;反之,在陰雨多、光照弱的條件下,植株生長差,果實容易發生綠斑、落果嚴重。 

2.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開花坐果期嚴格控制氮肥和澆水,防止徒長造成落花落果,待第1瓜坐住後應立即大量追肥澆水,以促使莖蔓旺盛生長,並保持迅速膨大,多結果,獲高產;南瓜定植後到伸蔓前,除定苗水儘量不灌水,抽蔓至坐瓜前期控制水肥,以防徒長。

移栽澆透定根水。緩苗後用1%的尿素噴施2-3次促苗生長。追肥3次,第一次在伸蔓期或封行前,畝施複合肥10kg,有機腐質肥5kg,草木灰3kg;第二次在膨果期,畝施複合肥15kg;第三次視植株的生長情況繼續加施複合肥8-10kg。並且適時灌水。雨水多時期,應做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間溼度。

(2)植株調整:南瓜在自然生長的條件下,莖蔓發生很多,枝葉旺盛,養分多用於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往往偏弱易落花落果。南瓜的莖蔓較長,一般在3米左右以上,為了使莖蔓在地表固定,防止風吹搖動傷害,促使莖蔓在田間均勻分佈,有利於透光通風,應採取壓蔓措施,壓蔓可抑制莖蔓徒長,有利於坐果,保證高產。

(3)上架:在倒蔓爬蔓時,及時做好引蔓、綁蔓上架。充分利用空間適當密植,加上光照條件改善,產量可大幅度提高。

(4)保花保果:開花坐果前水肥過多造成營養生長過旺,花和果實營養不足,授粉不良。開花期陰雨天影響授粉、枝蔓過多,植株徒長等。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是:①根據生長態勢控制水肥供應,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及時整枝打杈,防止側蔓過多,植株徒長。②做好人工授粉。南瓜為同株異花植物,昆蟲授粉,故傳粉對提高坐果率有重要作用。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採雄花,摘去花瓣,讓雄蕊接觸雌花柱頭即可。

(5)病蟲害防治:南瓜對外界條件適應性較強,病蟲害較少,但在極不良的環境條件下,亦有多種病蟲害發生。南瓜經常發生的病害是霜黴病、白粉病、病毒病、綿疫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地老虎等,均可用常規方法防治(加強以農業防病為主,藥劑為輔,以防重於治的防治原則。用育苗移栽,提早定植,地膜覆蓋等提早栽培措施)。


【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關注@鄉村新雨,歡迎進入主頁免費學習更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本文系原創頭條首發,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