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中歐城鎮化經驗 共建低碳生態城市國際交流平臺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城鎮化是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城市體系把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結為一體,城市化正深刻地改變著世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十七世紀源於歐洲的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社會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歐洲的城市獨具特色,注重空間合理佈局,重視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崇尚保護自然和歷史風貌,致力於城市體系協調發展。近些年來,歐洲城市更加註重智能、綠色、低碳,努力探索現代城市發展的新方向。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同樣有著輝煌的城市發展史。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生動描繪了12世紀中國商業城市開封的繁榮景象。中國的城市也具有自身特色。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居民從1.7億人增至8.3億人,形成了一批有重要影響與發展活力的城市群,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已到達60.6%,城鎮化發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給能源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帶來了巨大壓力。如何在未來的城鎮化進程中,突破傳統工業化城鎮化模式,逐步形成綠色、低碳、生態發展模式,是眼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今,正在推進人類歷史上最大城鎮化進程的中國與已有幾百年城鎮化歷程的歐洲,以東西互鑑的新模式共同攜手共迎城市化的挑戰與機遇。


2012年5月,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高層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與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簽署《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共同宣言》。當年11月,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正式啟動招標程序。這是落實《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共同宣言》的務實合作。


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Europe-China Eco Cities Link,簡稱EC-LINK)即是“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戰略合作框架下的重要務實合作項目之一。項目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為中方牽頭實施單位,由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為項目辦提供協調、執行、管理和專業等方面技術建議以及人員支持。


總結中歐城鎮化經驗 共建低碳生態城市國際交流平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該項目旨在從歐洲的實踐經驗中取經,全面深入學習借鑑歐洲城市發展先進理念、技術和經驗,並且已經陸續在國內10個試點城市成功開展了“中歐生態城”項目。


當前,項目遴選2個綜合試點城市(珠海、洛陽)及8個專項試點城市(威海、常州、桂林、合肥、柳州、青島、株洲、西鹹新區),針對包括城市更新、綠色建築、綠色交通、清潔能源利用、水資源管理、固廢處理、市政投融資等七大專項領域進行合作。


總結中歐城鎮化經驗 共建低碳生態城市國際交流平臺


不僅如此,為更好的總結鞏固中歐生態城市項目建設經驗,進一步加強中歐城市間的交流合作,由歐盟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支持的跨學科、跨領域的中歐城鎮化合作平臺“中歐生態城平臺(EC-Link Platform)”正式登陸“中歐生態城(http://eclink.org)”官網。


總結中歐城鎮化經驗 共建低碳生態城市國際交流平臺


“中歐生態城平臺(EC-Link Platform)”是歐洲和中國唯一一個跨部門、跨學科的可持續城市化在線社區,社區的成立致力於將兩國直接參與可持續城市化建設的雙方直接聯繫起來。


“中歐生態城平臺(EC-Link Platform)”是支撐中歐城市化建設相關領域從業人員知識分享、技術交流的“線上平臺”。平臺以“搭建中-歐兩個地區生態城市相關領域從業者的學習平臺”為出發點,通過連接多方資源,邀請城市更新、綠色建築、綠色交通、水資源管理、廢固處理、清潔能源、市政投融資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從業人員在平臺分享中歐城市中有關環境可持續性和城鎮發展問題的各種見解。


總結中歐城鎮化經驗 共建低碳生態城市國際交流平臺


與此同時,平臺已刊載國內10大中歐生態城的建設經驗和研究成果,並且收錄了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柏林、博洛尼亞、鹿特丹和瓦倫西亞等歐洲先進生態城市的實踐案例。


當前,“中歐生態城平臺(EC-Link Platform)”已免費開放註冊,歡迎國內外生態城市建設領域內的專家入駐平臺,定期更新分享生態城項目建設經驗。通過分享、交流生態城市建設經驗,“平臺”已經連接中國和歐洲兩個地區的相關領域從業者,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能夠交流專業技術、探討綜合解決方案、拓展合作項目的低碳生態城市國際交流平臺。


總結中歐城鎮化經驗 共建低碳生態城市國際交流平臺

△第十五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 博覽會現場盛況


總結中歐城鎮化經驗 共建低碳生態城市國際交流平臺

第十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

主 題:升級住房消費——健康綠色建築

時 間:2020年6月2至3日,會期2天(6月1日報到)

地 點:蘇州國際博覽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