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城市競爭新起點

來源:瞭望東方週刊

新基建是什麼?誰來建?能帶來什麼?有何趨勢?圍繞這一國家重大部署,《瞭望東方週刊》聯合有關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推出《新基建,來了!》專題報道,共十篇,此為第十篇。

新基建:城市競爭新起點

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城市發展亦進入“算力就是競爭力,網絡就是承載力”的全新階段。

作為兼顧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長期增加有效供給的重要抓手,新型基礎設施將推動社會進入一個全面感知、可靠傳輸、智能處理、精準決策的萬物智聯時代,為城市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搶佔區域競爭高點注入新動力。

為此,瞭望週刊社《瞭望東方週刊》聯合賽迪城市經濟研究中心梳理了全國已經公開的26省份年度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計劃,並對15個副省級城市進行重點分析(相關數據截至2020年4月20日),發現我國區域經濟體新基建佈局呈現不同特點。

東部引領 中部緊跟

通過蒐集分析全國已經公開的26個省份年度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計劃,按照官方文件中提到的5G、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口徑標準,本刊計算了各省市新基建項目在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佔比情況。(見圖1)

新基建:城市競爭新起點

其中,安徽、廣東、江蘇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數絕對量較大,分別達到了280、165和109項,而河北、山東、廣東的新型基礎設施佔比較高,分別達到了43.5%、35.0%及34.1%。

據統計,納入省級重點投資計劃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東部地區共有406項、中部地區373項、西部地區216項,而東北地區僅有2項。(見圖2)

新基建:城市競爭新起點

可以看出,根據現有投資計劃,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仍具有東中西梯度發展的區域格局態勢。

分重點領域來看,5G網絡與數據中心在空間佈局也呈現出類似的特點。

5G基站方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9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列入2020年重點工作,其中有6個省份明確規劃了2020年新建5G基站的數量,合計超過17.8萬個。廣東、浙江、江蘇計劃新增基站數均超過5萬個。(見圖3)

新基建:城市競爭新起點

數據中心方面,國內在運營的數據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共佔據整體市場50%以上的份額。(見圖4)

新基建:城市競爭新起點

副省級城市全部上馬5G

聚焦到城市層面,以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為分析樣本,可以看到15個副省級城市均提出了加快5G網絡建設的目標和計劃,以5G為核心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已經成為城市層面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首要建設重點。

同時,不少城市開始加速城市算力的培育和提升。譬如,成都、哈爾濱、南京等城市明確提出建設數據中心及大數據中心的目標計劃。

在創新基礎設施方面,各個城市也結合自身產業特點與區域功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城市個性特質特徵的新基建建設方案。

譬如,西安以“硬科技”為抓手,在新基建中加強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相關領域的基礎設施;深圳發佈了《深圳市8K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計劃通過3年時間把深圳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8K技術創新策源地、8K產業發展高地、“AI+5G+8K”應用先導區。

按照計劃,深圳將於2020年8月在全市實現5G網絡全覆蓋。業界認為,5G+8K的有機融合,必將催生大量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成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到2022年,深圳8K核心產業規模有望突破8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元。

精準施策 突出重點

基於以上梳理,在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相關主要城市應重點關注三個方面:

一是補短板。隨著城市群的建設和城市人口導入速度的加快,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逐步暴露出“公共服務能力短缺、生態環保配套滯後、城市治理能力偏弱”等短板問題,在推進新型技術設施建設的過程中,應以“補短板”為首要工作,應用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提升交通、能源、生態環保、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基礎設施短板。

二是樹優勢。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一些城市依託自身的新型基礎設施優勢脫穎而出,領跑了互聯網經濟、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新產業。

如無錫的物聯網、貴陽的大數據、上海松江的工業互聯網,無一不是通過新型基礎設施的超前佈局實現了對新興產業的吸引和高成長性產業的落地。這也表明城市完全可以依託新型技術設施的佈局和高標準建設來豐富產業場景供給,進而形成具有較強特異性和競爭力的核心優勢,更好推動相關產業的集聚發展。

三是平衡施策。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相關領域已實現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角色轉變,新型基礎設施對經濟的拉動方式、作用與貢獻方式在世界範圍內沒有可參考的模式與案例,新型基礎設施的技術選型、運營模式及重點領域與城市產業等方面的互動、耦合關係也需要城市在推進新基建建設的過程中進行探索與挖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必然需要小步迭代,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在技術和資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城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時應以“適度超前”作為導向,通過新型技術設施帶動產業發展、應用繁榮與生態健全,以形成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良性閉環。(文│王高翔、《瞭望東方週刊》新基建課題組 王高翔系賽迪城市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新基建:城市競爭新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