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补齐“3 1”短板巩固脱贫成果--地方联播--贵州--地方--首页

“两不愁、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标尺。作为毕节试验区首先出列的贫困县,黔西县已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吃穿不愁,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安全用水短板逐渐补齐,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

在决胜贫困的关键之年,黔西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继续补齐短板,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教育:阻断贫困传播链

最近,家住黔西县锦绣花都安置点的吴华举很开心,因为安置点的学校建好了,孩子们就可以在家门口上学。

吴华举是黔西县中坪镇良丰村村民,2019年10月搬迁到锦绣花都。搬了新家,他却满脸愁容,因为社区附近没有适合的学校,10岁的双胞胎女儿和12岁的儿子只能继续在老家读书。

今年3月,满足30个班1350名学生就读需求的锦绣学校竣工。消息传来,吴华举乐开了花。

建设锦绣学校,是黔西县补齐脱贫攻坚教育短板的举措之一,学校建成投用,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黔西县立足学生资助,控辍保学,建立常态化摸排跟踪机制,对适龄儿童进行拉网式排查劝学。以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安排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就学。全县适龄儿童实现就学应上尽上。2019年,全县共对各类学生发放(减免)学杂费8275万元,把住教育脱贫关,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医疗:农村看病不再难

观音洞镇新庆村是黔西深度贫困村,看病难一度是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2017年,村里修了卫生室,配了村医和基本医疗设施,但医疗条件依然薄弱,村民生病都往镇上跑。

随着黔西医共体建设的全面铺开,基层医疗发展瓶颈被打破。在得到县乡两级医院的帮扶后,新庆村卫生室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许多村民都愿意就近就医。

“平时的小病在卫生室里就能处理。医保报销,花不了多少钱。”村民刘发斌说。

黔西县坚持“精准到人”原则,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确保符合参保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统筹医疗费用各项保障制度,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继续实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全县群众看病“贵远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住房:小康楼房栋栋立

花溪乡安作村龙国华长期居住在土坯房里,冬冷夏热,雨天漏雨。2019年,得益于安全住房保障政策,龙国华申请了3.5万元危改补助金,在公路旁建起了新房,住房有了保障,一家人很快摘了贫困帽子。

脱贫攻坚,新房建起来,乡村美起来。黔西县通过开展农户住房情况大排查,完善未保障户整改,及时动员拆除旧房,推进“危改”“三改”,保障住房的同时提升农村居住条件。

通过对贫困户房屋安全性进行评定,确保住房安全。目前,全县已完成274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评定。

根据省、市、县挂牌督战要求,黔西还组成工作组对各乡镇(街道)住房进行户户见面核查,对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数据档案整县验收,确保住房安全保障落到实处。

饮水:清水流进百姓家

日前,黔西县乡镇供水公司为全县农村自建小水窖群众分发了含氯消毒片,帮助无饮水消毒措施的群众进行水净化。

“有了净化喝水就更安全了。”花溪乡钟山村村民杨朝忠说。

为保障饮水安全,黔西县投入1735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决战,将50万元的饮水安全维修养护经费及72.76万元的水质检测费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全面补齐饮水安全短板。通过破解从建到管难题,保障了用水从源头到龙头的安全。

按照省市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挂牌督战要求,黔西不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排查力度,实行问题整改销号,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全面补齐全县农村饮水安全短板。(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翟培声 通讯员 喻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