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華語電影走到今天,已經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單從數部電影在單一市場的票房躋身全球電影排行榜前列,就足以證明如今的華語電影市場正在爆發出無限的能量。

但這並不能說明華語電影已經有足夠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反而在華語電影“走不出去”的情況下,暴露著華語電影工業完善過程中的不足。

01 技術是不是“第一生產力”?

電影技術到底是不是促使電影市場快速向好發展的關鍵所在呢?

2011年,好萊塢電影《猩球崛起》全球上映,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同時,成就了CG技術的標誌性應運案例。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自2009年《阿凡達》創造性地使用三維動作捕捉技術以後,《猩球崛起》班底採用了此前的面部表情捕捉技術,並通過360°無死角拍攝以達到虛擬人物動作與真人動作的完美融合。

當然,作為史上最優秀的動作捕捉演員安迪·瑟金斯也通過自己對CG的表演理解及豐富的經驗,讓凱撒在眼神、動作甚至情緒波動等各個方面都賦予了靈魂。最終呈現給觀眾一個惟妙惟肖、情感豐富飽滿的凱撒大帝。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正是因為這種技術歷史性的應運,讓《猩球崛起》在視覺上擁有強大的震撼力。

幼時猩猩的可愛乖萌,伴隨著成長中經歷的越來越多的“與眾不同”開始的自我思考,眼神裡不再是單純而擁有了複雜的疑惑,他開始對自己與人類的不同而感到疑惑甚至不自在,這種細緻入微的變化隨著劇情推進悄悄帶入觀眾的感官之中,全依賴於CG技術。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由此看來,技術一定是推動電影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但要技術是推動電影快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或許還不能斷言。

經濟全球化時代,技術共享是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必然選擇。CG技術在好萊塢的成功應運,很快就能技術帶向全球電影業。

2015年,華語電影在技術革新上的一件大事是郭敬明導演的《爵跡》採用百分百CG技術開拍。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在完全高水準的封閉式拍攝場地中,佈置了60臺高清攝影機,形成一個球形掃描區域,全方位捕捉演員的每一個神韻。

實際上,郭敬明最明智的選擇是採用CG技術去拍攝本來很難還原的玄幻故事,最成功的地方也正是CG技術最大程度地還原原著中人物的面部特點,同時最失敗的地方卻恰恰也在於CG技術的應運上。

《爵跡》的特效水平雖然有瑕疵,但依舊是國內的領先水平,但是CG技術不成熟的應用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僵硬,遊戲感十足成為硬傷。

相比《猩球崛起》,《爵跡》已經是四、五年後的技術,但仍舊應用失敗,原因自然不能歸於技術。

因為技術離開了劇情,也只不過是一堆看似華麗的畫面罷了!

02 依託於劇情抒發情感

這時候再看《猩球崛起》就很容易想到,真正讓電影在激發觀眾情感反饋上做到極致的恰恰是電影完美利用劇情製作情感衝突、共鳴的手段。

人類利用技術發展,通過膨脹的慾望破壞大自然平衡必然導致大自然反撲,這樣的基調在好萊塢災難片、超英片、科幻片中都很常見,《猩球崛起》亦是如此。

既然是老套路,又是怎麼做到耳目一新的呢?

電影其實是利用了人性對弱勢、對不公平的反抗態度。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影片沒有通過旁白或者回憶等快速建立凱撒的成長過程,也沒有用大篇幅去展現人猩大戰的震撼場面以便突出技術的優越性,而是通過大量篇幅去呈現凱撒生理上成長的過程。

以此為線索,通過故事,把觀眾的情緒帶入。

小凱撒是在猩猩試驗者全部被處理的危機中,被威爾偷偷救下來的。小凱撒一開始是被看作“寵物”來被養,每次他趴在閣樓的小窗戶上望著外面的世界時,眼中都充滿了疑惑與哀怨,這種哀怨是直擊人性對可愛、乖萌甚至弱勢群體的同情心理。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隨著凱撒的成長,凱撒繼承了被注射過治療老年痴呆試劑的母親的智商,對周圍的事物益發敏感,眼神中開始出現不解。

凱撒被送入看護所,是對人類敵意積累的開始。

離別“主人”時的人獸之間彼此依依惜別,一時間讓生命在某種程度達到平等。而隨後卻又轉入黑牢中被囚禁,見到無數被捆上實驗臺的大猩猩,此時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情感對沖,觀眾徹底站在了凱撒一邊,開始緊扣心絃與凱撒一同開始反抗之路。

沒錯,在此之前,劇情上的引導讓觀眾對凱撒的感覺也是“寵物”,但以凱撒被送入看護所開始,前面積累的對凱撒的情感已經足夠豐富,此刻引導觀眾與凱撒站在統一戰線,已經忽視了人獸情感的區別,而是開始主打“不公平”的主題。這成為影片引導觀眾情緒的最關鍵力量所在。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之後的人猩大戰中,其實觀眾已經完全沒有時間去區分猩猩與人類的關係,而僅僅是在感受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鬥爭。

為什麼好萊塢大片劇情明明很簡單,但卻看起來很過癮呢?

當然不僅僅是技術帶來的感官刺激,還有依託於劇情的情感帶入,這種帶入與文藝片又有所區別,它更注重“對立”的建立。

這就是成熟電影工業體系下的劇本。

03 成熟的電影工業,不止是技術

今天的華語電影市場異常廣闊,但如果把華語電影工業體系的不完善還歸罪於技術的不成熟,那華語電影工業化的過程真的還是一段很長的路。

《猩球崛起》是見證CG技術成熟的標誌,但也完美地利用了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的創作,情感引導是取勝的關鍵法寶之一。有趣的是,該系列電影后兩部一部比一部頹廢的原因也正好是個“反例”。

如果說《猩球崛起2》還算中規中矩,延續了之前用劇情做情感引導的大部分成功。那麼《猩球崛起3》就是過分地注重了情感引導。

從《猩球崛起》看,成熟的電影工業中,技術是不是最關鍵?

​很多人吐槽《猩球崛起3》的劇情很中二,但事實上這是編劇追求對立情感共鳴最大化的結果,劇情製造的是“殺妻兒之仇不能不報”的仇恨對立情感,讓凱撒情緒高度擬人化、同時提升其單兵戰鬥力,但問題是就不能保證“智商”在線,顯然“仇恨化”的情感引導不是個明智的選擇,不如“不公平”來的直接和感染力強。當然這與已經有了前兩部鋪墊有很大關聯,之前的方法當然也不一定適用。

只不過,《猩球崛起》三部曲在開闢了新技術的全面應用時,也是一個帶著強烈好萊塢工業化電影烙印的系列影片,它告訴所有電影人甚至電影行業,成功的商業電影需要技術的支撐,更需要依託於劇情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