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讀一本書

古語有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傳載知識的平臺,是錘鍊心性的淬火,是慰藉心靈的憩所。

4月23日,又是一年讀書日。說起讀書,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感想,但不管讀書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最終結果和目的都會落到一點,那就是:為自己讀書。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接觸書本。一本本五彩斑斕的課本在小小的孩童嚴重是那麼絢麗多姿,感覺書中的世界是那麼無窮無盡,奧妙無窮;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路走來,我們從課本中汲取了無盡的營養,我們通過書本認識了字和數,掌握了生活中必備的計算能力,獲得了走上工作崗位的基本技能;工作中,我們通過書本,充實了自己,釋放了壓力,找到心靈放鬆的港灣;老年時,書本引發了了我們對莽莽來時路的無限回憶……從書本中,我們受益良多,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樣樣離不開讀書。

說到讀書,我最想說的是,讀書,是為自己讀書,無論何時何地,何情何景。

曾經有人說,讀書無用,所舉例證都是某某成功人士學歷不高確事業風生水起,榮耀無比。其實,這些都是假象,人們只盯住學歷這靜止的結果而忽略了他後續的努力。學無止境,讀書也是永無止境的。

開卷有益,我們在讀書時多少都能從書中獲得心靈的啟迪。書是先人經驗的總結,感情的提煉和昇華,我們在讀書時就是在與偉人對話,與智者對話,也是在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是讀書多的人氣質非凡,與眾不同,讀書多的人,對人生有著深度思考,心是靜的,氣質自然從容大氣。

有人說,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片段式閱讀、淺閱讀逐漸取代紙質書。其實不然,不管電子書、電子報還是紙質書本,本質上都是知識和思想的載體,最最關鍵的還是內容本身,也就是我們要進行哪方面的思考和學習。我們可以靈活地選擇閱讀方式,手機、電腦、線裝書,哪裡有思考的靈魂哪裡就有書。

讀書,為自己讀書;讀書,也是獨處中的思考。讓我們靜下心來,為自己讀一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