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打造“三帮一”扶贫助学品牌!文明实践帮了孩子暖了人心

庆云县打造“三帮一”扶贫助学品牌!文明实践帮了孩子暖了人心
庆云县打造“三帮一”扶贫助学品牌!文明实践帮了孩子暖了人心

“陈伯伯、党伯伯和边老师都经常跟我联系,鼓励我好好学习,这段时间通过网上测试,我的各科学习成绩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多亏了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帮我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4月24日,庆云县第四中学八年级贫孤学生晓宇(化名)说。

今年14岁的晓宇,是庆云县常家镇张巧村人,自从2009年父亲因患肿瘤去世、母亲改嫁之后,她就和奶奶生活。亲情的缺失、生活的困难,一度让晓宇郁郁寡欢,对学习也不感兴趣,长此以往,可如何是好?这可愁坏了晓宇的奶奶。

事情在2017年出现转机。庆云县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们在帮扶贫困家庭中发现,贫困群体中的贫困学生教育问题是“贫中之贫”“难中之难”,他们有的是父母双亡、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度日的孤儿,有的是因家庭困难支付不起学费面临辍学的大学生,还有的是家有病人、生活举步维艰的少年。经过精准摸排和筛选,庆云县这类贫孤学生共有505名,如今增长至534名。

如何让这些贫孤学子走出困境,彻底改变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2017年6月,庆云县启动扶贫助学行动,将志愿者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鼓励干部、教师、企业家等爱心志愿者组合帮扶,创新推行“三帮一”机制,即“一名干部+一名教师+一名企业家”精准结对一名贫孤学生,共同帮扶贫孤学子。

庆云县产业发展中心的陈智勇、庆云四中教师边德星和四川的企业家党杰三名志愿者由此与晓宇结成“对子”,晓宇随后被送到庆云县第四中学读书,生活学习情况有了很大改变。“自从我家晓宇与三位好心人结成‘对子’,孩子变化非常大,她开朗乐观了,学习成绩明显进步,这学期还被同学们选为班长,这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给以后的生活增添了信心。”晓宇的奶奶郑玉枝感叹的说。

庆云县打造“三帮一”扶贫助学品牌!文明实践帮了孩子暖了人心

“贫孤学子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立体化帮扶,实现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彻底改变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变弱势群体为优势群体。”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为此,庆云县将扶贫助学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做好“帮”字文章。在干部、教师和企业家三个帮扶志愿者主体中,构建起分工合作、立体帮扶体系。其中,干部志愿者帮助贫孤孩子立志奋发,主要负责亲情陪护、家庭教育、家庭事务的协调解决,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志愿者帮助贫孤孩子学有所教,主要负责定期走访,及时进行心理与学习的教育辅导;企业家志愿者提供物质救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经济难题。此外,干部志愿者还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负责联络“三帮一”帮扶的教师志愿者和企业志愿者。通过志愿者们帮心、帮智、帮钱等志愿服务,全方位保障孩子生活学习无忧。

庆云县打造“三帮一”扶贫助学品牌!文明实践帮了孩子暖了人心

“三帮一”志愿帮扶队伍建起来,关键是如何长效保障贫孤学子的生活学习问题。该县倡导发动社会力量志愿捐赠,成立扶贫助学专项基金,通过印发扶贫助学倡议书和海报、媒体宣传、建设“大爱庆云”扶贫助学爱心手机平台、举办主题晚会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助学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扶贫助学专项基金已募集了4400多万元资金。这些钱如何使用?结合居民生活水平和各学龄段学费情况,庆云县进行科学测算并确定了具体资助标准,其中,学龄前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中职阶段为每人每年3000元,高中阶段为每人每年5000元,大学阶段为每人每年6000元。

庆云县打造“三帮一”扶贫助学品牌!文明实践帮了孩子暖了人心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助学金476.08万元,在新时代文明志愿者的帮扶下,全县534名贫孤学子在生活环境、学习成绩、精神状态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观。2019年,一半以上的贫孤学子获得了“三好学生”“进步奖”等荣誉,60名考入高中,52名考入大专院校,1名研究生毕业,23名顺利从大专院校毕业并实现就业。“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在庆云,贫孤学子不仅能够“站起来”而且还能“走得远”,底层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穷世代穷的局面在这里改变。

稿件:德州日报通讯员 王凡存 马俊良 周文峰

公益广告展播

庆云县打造“三帮一”扶贫助学品牌!文明实践帮了孩子暖了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