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化學!高中生手抄報驚豔150名聽課老師

楚天都市報4月18日訊(記者柯稱 通訊員董綴文)誰說學理科只對公式敏感?誰說化學只有溫度沒有溫情?近日,在武漢市一次化學網上教研活動中,一組高中生手繪的手抄報,在總結化學知識的同時致敬抗疫英雄,讓參與聽課的150名老師紛紛點贊。

抗疫中的化學!高中生手抄報驚豔150名聽課老師

這次活動由萬長江名師工作室和洪山區教科院聯辦,武漢大學附屬中學承辦。活動包含一節課和三場報告,首先是武大附中李鼎老師的HPS教育展示課,內容為高二新授課《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從塑料的發展史看高分子材料的發展》。

課一開始,李老師就給大家展示了學生課前做的“新冠戰疫中的高分子材料”手抄報。這是一週前佈置的作業,沒想到這個主題讓學生們充滿動力,不少人一兩天就完成了。學生杜曉晨的作品主體是一個醫務人員和一條中國龍,“他們像中國龍一樣高昂著頭,挺起了中國的脊樑。我要向醫務工作者致敬。”

抗疫中的化學!高中生手抄報驚豔150名聽課老師

記者看到,這些手抄報畫工都十分了得,有鉛筆素描,有鋼筆畫,有卡通漫畫,還有水彩。李鼎老師介紹,其中只有3幅是美術生的作品,大多數同學沒有美術功底,但為了表達對白衣戰士的敬意,都畫得十分認真。

作為教學,內容當然是更重要的。在李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探索和總結了抗疫中各種防護裝備所用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醫用防護服用到的高性能聚丙烯無紡布、高密度聚乙烯無紡布;口罩用到的聚丙烯熔噴無紡布;護目鏡用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醫用手套用到的聚氯乙烯等等。

抗疫中的化學!高中生手抄報驚豔150名聽課老師

“化學結合美術,知識結合生活。”學生們的手抄報作品,讓聽課的老師們紛紛點贊。

接下來,李鼎老師從塑料的萌芽期、發展期、升級期以及塑料的困境與未來四個方面介紹了塑料的發展及相關學科知識。結合居家學習特點,老師讓學生課上尋找家裡的塑料製品,並通過網絡在教學平臺上展示以學習它們的結構差異。

抗疫中的化學!高中生手抄報驚豔150名聽課老師

武漢市中小學校長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的特級教師李莉認為,老師們在疫情期間堅持教研活動難能可貴,將抗疫知識融入專業學科的教學方法也讓她深受啟發。省特級教師萬長江在報告中指出,HPS教育非常強調聯繫社會實際和科學史,通過學習學科知識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弘揚科學家和醫務工作者在抗疫鬥爭的奉獻精神,可有效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抗疫中的化學!高中生手抄報驚豔150名聽課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