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隔離後“回”到隔離點 他們以自身經歷為他人減壓

解除隔離後“回”到隔離點 他們以自身經歷為他人減壓

外籍志願者用不同文字在防護服背後做標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攝

穿上白綠相間的馬甲,背後“白雲志願者”五個字格外醒目。17日,他們“上崗”了——這是一群來自索馬里、布隆迪、喀麥隆、也門和突尼斯等國家的志願者。結束了集中醫學觀察後,他們主動報名,“回”到白雲區黃石街各個集中醫學觀察場所,為入住的外籍人員提供翻譯、接待等服務。

幫助外籍人士辦理手續

來自喀麥隆的顧文森(Wilson Stephane)今年27歲,已在中國待了五六年,自長沙某大學畢業後來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繼續進修中文。

“人們就是應該互相幫助。”談及做志願者的初衷,顧文森用流利的漢語說。甫一“上崗”,他就忙活了一上午,過程中還幫助一名來自利比里亞的外籍人士辦理了解除集中醫學觀察的手續。“我幫助他掃描穗康碼、填各種表格,感覺非常好,因為我們的語言溝通更便利。”

他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中國、喜歡廣州,接下來會繼續學習,也希望能在中國待更長時間、繼續幫助別人。

勸導解除心防配合隔離

尤興(Yonis Isse Nur)是一名曾長居沙特阿拉伯的索馬里人,來中國有一年半時間了,頭一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唸書,這個學期將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進修。

在廣州,尤興剛解除集中醫學觀察不久。談及在酒店的日子,他說一開始也有些難熬,但第三天就想通了,明白集中醫學觀察是為了避免感染病毒;而且,在酒店內,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能隨時通過微信和工作人員聯繫,需要什麼東西也可以讓他們幫忙購買。

順利解除醫學觀察,尤興很高興能成為一名志願者。他希望通過自身經歷,告訴其他將要入住的人員“可以放心,不要害怕”。“我告訴他們為什麼要集中醫學觀察,因為要好好保護自己,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告訴他們病毒很危險,儘量要待在家裡。”

雖然來穗時間不長,但尤興對這座城市已經產生了好感。“廣州有很多阿拉伯餐廳,我挺喜歡的。”他說。

說法

他們能幫其他外籍人士減輕思想壓力

白雲區黃石街黨工委副書記邱名敦介紹,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北校區位於黃石街,該校留學生比較多。“經街道前期排查,共有119名非洲籍人士。”目前已上崗5名志願者均已解除隔離,兩次檢測呈陰性。

“在集中醫學觀察期間,他們感受到我們有效的防控措施,對工作人員也很有感情,於是解除觀察後,自願加入志願者隊伍。”邱名敦說,這些志願者一方面可以分享自身的體會和感受,幫助其他外籍人士減輕思想壓力、配合隔離措施,另外也能參與集中醫學觀察場所的服務保障和防疫工作。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