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喝茶就健康?當心它可能正損害著你的肝腎胃

堅持喝茶就健康?當心它可能正損害著你的肝腎胃


飲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清茶一杯,元氣百倍,茶葉在清心、提神、去膩、助消化等方面都有著優秀的表現。


再加上六大茶類下,數不清的茶葉品種,香氣多樣,滋味各異,大家也總能找到自己的口感,喜歡喝茶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在一些地區有這樣的說法:“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然而,茶雖好,健康喝茶、常飲茶,忌濃,最宜淡品。


堅持喝茶就健康?當心它可能正損害著你的肝腎胃


茶“濃”的兩要素:


茶百科發現,在和茶友們的日常交流中,有這樣一個高頻次的話題-- XX茶的投茶量。


沒錯,“投茶量”是茶湯“濃”和“淡”的最關鍵要素。


同樣容量的蓋碗(杯、壺),投茶越多,茶湯就越“濃”,反之亦然。


另一個要素,是沖泡時間。


出湯越慢,茶葉浸水的時間越長,茶越“濃”。


這個因素常見於新手朋友,熟練掌握沖泡手法的友們一般不受此限。


比如,用玻璃杯沖泡高品質綠茶:投茶3克,沖水約150毫升,3分鐘後品飲。這個投茶量和時間就比較適宜。


量少、時間短,茶湯顏色、滋味淺淡;量太多、茶泡久,則茶湯易澀,香味也易散失。


所以,我們提倡的“淡”飲,更嚴格意義上說,是“適度”。


在此基礎上,寧“淡”勿“濃”。


堅持喝茶就健康?當心它可能正損害著你的肝腎胃


茶百科為什麼建議喝淡茶:


◆ 省茶


好茶無限,錢包有限。


想用有限的錢包嚐遍無限的好茶?省著點喝啊!


明明三克就鮮爽無限的西湖龍井,一個手抖倒進5克,澀口難嚥,划算不?


◆ 健康


民間廣泛流傳的《飲茶訣》中雲:“淡茶溫飲最養人”、“喝茶過濃犯茶癮”。


喝濃茶,會出現過度興奮、消化吸收障礙、維生素B1缺乏等現象。


經常飲用過濃的茶,還會使心血管和肝、胃、腎的負擔增加,容易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醉茶症狀。


一些人在午休、睡眠前飲用濃茶,很容易影響睡眠質量或導致失眠。茶葉中含有咖啡因興奮神經,久而久之可引發腦神經衰弱。


全民養生的年代,飲淡茶更健康。


◆ 口感適宜更廣泛的人群


淡飲適合大部分人群,尤其是初接觸茶飲的朋友。


入行伊始,或許是因為好奇,或者是為了健康,或者是被身邊好友帶動,總之,打算開始喝茶了。


結果,直接在某一泡濃茶藥汁般的重苦中“拜倒”,根本來不及感受什麼“焦糖香”“高山韻”。


從此茶葉是路人。


在此,茶百科賈留華也要給中招兒的新茶友闢個謠,重口味並非茶葉的正確打開方式哦!


堅持喝茶就健康?當心它可能正損害著你的肝腎胃


◆ 有些茶,淡飲滋味更好


茶百科曾嘗試過,投4克量(日常用6克)沖泡的白露茶。


茶量少一些、水溫低了一些,體驗的結果是香氣清新,滋味更加清甜。


還比如,以香氣著稱的鳳凰單叢。


常用的蓋碗工夫泡法,投茶量一般是7克左右。茶百科曾多次嘗試投茶2-3克的玻璃杯泡法,清香淡雅,口感細膩甜潤。


這樣的淡飲法不但滋味好,而且沖泡簡單便捷,對於辦公族茶友們特別實用。


◆ 培養敏感度


常飲淡茶,有利於培養感官的敏感度。


所謂“淡極始知花更豔”。


飲茶的愉悅,首先是在於感官的享受。聞得到香,品得出鮮,入口能清晰的感受到甜潤、細膩,嚥下能體察生津和韻味...


和飲食習慣一樣,總是濃油赤醬的人,一般的調味就很難刺激到他們的味蕾,直接表現就是:這東西沒味兒!


這就是,感官敏感度降低了,味覺日益厚重。於是只能保持或繼續加重滋味,才能滿足感觀需求。


愛飲“濃茶”的人,如果再恰好偏愛菸酒,久而久之,對健康不啻於一場災難。


◆ 循序漸進,更好感受茶味


淡飲,培養也保護我們的感官敏感度。


目的,是幫助我們更好的體驗和感受茶味無限。


綠茶的清鮮,白茶的淡雅,青茶的馥郁,黑茶的醇厚...百茶百味,環肥燕瘦。


長期飲濃茶導致的遲鈍的味覺,恐怕很難再體味這千姿百態。


由此,我們一般建議普通喝茶人,每天不超過15克--20克左右的量,較為適宜。


保持淡飲,才能保持飲茶之旅的青山綠樹,細水長流。


堅持喝茶就健康?當心它可能正損害著你的肝腎胃

茶百科.等閒堂.賈留華

愛茶,愛上一種生活方式!

一起傳播茶、交流茶、結識茶友!

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茶百科賈留華 ;頭條ID:35044532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