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如何看待勝利與失敗的關係的?

左傳夜話


中國人看待勝利和失敗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積極看待法,另一種是消極看待法,也與人的見解和智商密切相關。

首先積極的看待成敗法是,分析成敗的根源,總結成敗的經驗,從中尋找差距,把失敗的因素補嘗進去,把勝利的原因分析繼續發揚光大。

消極的看待勝利和失敗的看法是,一切失敗勝利取決於先天、和自身因素,註定要勝利或失敗,一定程度上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消極宿命論成分。

其實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總歸人要能動積極的去爭取,失敗總是有原因的,要去除造成失敗的因素,按實際岀發,達到努力爭取了,失敗了,再接再厲,不斷去努力也就勝利了。

勝利瞭如果驕傲不謙虛,不再努力奮鬥,坐享勝利果實,那也就離失敗不遠了,而且比失更失敗的情況發生。

總之,中國人對待失敗和勝利是很客觀的,能從失敗中總結岀經驗教訓來,對勝利也保持冷靜的思考,更加的去完善,達到了可持續勝利的結果。


木火燊輝


這個問題,絕對不可僅憑簡單幾個"成功與失敗"的相互關聯事例就能說清的問題。

從戰爭角度看,我以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健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及其它。

《春秋》的儒家認為"戰爭的勝敗,在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把勝負單純地定在了戰爭的性質上,就看你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然而,參與戰爭的人卻並不重要,忽略了人的重作用。奇不知,恰恰這參與戰爭的人是戰爭勝負的關建與"主體"所在。

《左傳》中儒家又認為戰爭勝敗的關建在於"共聽所欲,成其所知",認為準確地瞭解了對方的政治企圖及情況,就是取勝成功的關建。這亦然是忽略戰爭之主體"人"的決定作用。

《春秋》和《左傳》在如何看待"勝利"與"失敗"的關係的觀點上雖帶有"儒家思想"的侷限性,但就有些觀點對當時中國的情況甚至在現代,都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指導作用。

"以敗求勝"這就是大智慧,是對戰爭戰役戰術的一種文化認知,巧妙精準地處理了"敗"與"勝"的轉化關係。後來毛澤東主席把它總結為"以退為進"的軍事方針,這種方針特別在敵強我弱的運動戰中多被採用,對保持我軍的有生力量,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三國時期的關羽,在兩軍主將對戰中常用詐敗術,以拖刀計技巧取下對手首級,用敗計取勝。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被魏國同門師兄龐涓嫉妒而迫害,孫臏採用了"假痴不癲"、燒兵法錄書和不認鍾離秋等方法,麻卑龐涓,得以逃脫虎口,後漸以謀取勝,做出了以敗求勝的典範。

"以不敗求真勝",也是一很撲素的道理。在戰爭中,當我方出於劣勢時,以保存勢力為上上策,不能搞什麼拼死以戰,同歸於盡等低級錯誤手段,要避其鋒芒,守城不出,守時待命。中央紅軍時期,面對敵強我弱狀態,果斷地實施了戰略大轉移,於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和福建長汀起,經福建、湖南、甘肅、寧夏到達陝甘蘇區和陝北蘇區。至1935年10月曆時一年時間,開創了兩萬五千里長征戰略大轉移的的偉大壯舉,為我軍保留了可貴的火種,建立了新的穩固根據地,為取得革命戰爭勝利,奠定了可靠基礎。這就是“以不敗求真勝”的光輝大典範。

以上都是在處理"勝利"和"失敗"關係中以"防禦"和"被動"的態度和方法謀求互轉為目的。但戰爭的態勢,往往是不拘一格的,且又是隨時發生變化的。

當我軍處於優勢狀態下,我們應採取"以勝免敗","以攻代守"的戰略態度。"乘勝追擊"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不斷擴大我方優勢,拉大差距,這樣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取得真正的更加偉大的勝利。中國革命的解放戰爭就是這樣的例證,當全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後,我軍經過一段時間休整,立即轉入戰略反攻,從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僅三個多月時間,連續組織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略性的戰役,消滅和削弱了國民黨大量的有生力量,敵我雙方的在軍力上發生了根本性的大逆轉,從而加速瞭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向長江以南進軍,以求比1948年三大戰役收穫更加偉大的勝利,解放全中國。

因此說,"勝利"與"失敗"的關係,在一定條件下是具有互轉性的,是辨證統一的關係,敗亦可謂勝,勝亦能轉敗,勝之可再勝,敗亦易屢敗。"勝"與"敗"的關係往往在客觀上的表現就是如此奧妙。

託士屯山

編:2020.0325


託土屯山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勝利不驕傲,失敗不氣餒,!包括我們的科研,醫療,農業水平目前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些都是從失敗中摸索出來的。正因為我們中國人有了這種精神才從一次次的失敗中總結出教訓,我們的國家才一步步強大起來,成為世界之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