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胜利与失败的关系的?

左传夜话


中国人看待胜利和失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积极看待法,另一种是消极看待法,也与人的见解和智商密切相关。

首先积极的看待成败法是,分析成败的根源,总结成败的经验,从中寻找差距,把失败的因素补尝进去,把胜利的原因分析继续发扬光大。

消极的看待胜利和失败的看法是,一切失败胜利取决于先天、和自身因素,注定要胜利或失败,一定程度上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消极宿命论成分。

其实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总归人要能动积极的去争取,失败总是有原因的,要去除造成失败的因素,按实际岀发,达到努力争取了,失败了,再接再厉,不断去努力也就胜利了。

胜利了如果骄傲不谦虚,不再努力奋斗,坐享胜利果实,那也就离失敗不远了,而且比失更失败的情况发生。

总之,中国人对待失败和胜利是很客观的,能从失败中总结岀经验教训来,对胜利也保持冷静的思考,更加的去完善,达到了可持续胜利的结果。


木火燊辉


这个问题,绝对不可仅凭简单几个"成功与失败"的相互关联事例就能说清的问题。

从战争角度看,我以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健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及其它。

《春秋》的儒家认为"战争的胜败,在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把胜负单纯地定在了战争的性质上,就看你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然而,参与战争的人却并不重要,忽略了人的重作用。奇不知,恰恰这参与战争的人是战争胜负的关建与"主体"所在。

《左传》中儒家又认为战争胜败的关建在于"共听所欲,成其所知",认为准确地了解了对方的政治企图及情况,就是取胜成功的关建。这亦然是忽略战争之主体"人"的决定作用。

《春秋》和《左传》在如何看待"胜利"与"失败"的关系的观点上虽带有"儒家思想"的局限性,但就有些观点对当时中国的情况甚至在现代,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以败求胜"这就是大智慧,是对战争战役战术的一种文化认知,巧妙精准地处理了"败"与"胜"的转化关系。后来毛泽东主席把它总结为"以退为进"的军事方针,这种方针特别在敌强我弱的运动战中多被采用,对保持我军的有生力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三国时期的关羽,在两军主将对战中常用诈败术,以拖刀计技巧取下对手首级,用败计取胜。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被魏国同门师兄庞涓嫉妒而迫害,孙膑采用了"假痴不癫"、烧兵法录书和不认钟离秋等方法,麻卑庞涓,得以逃脱虎口,后渐以谋取胜,做出了以败求胜的典范。

"以不败求真胜",也是一很扑素的道理。在战争中,当我方出于劣势时,以保存势力为上上策,不能搞什么拼死以战,同归于尽等低级错误手段,要避其锋芒,守城不出,守时待命。中央红军时期,面对敌强我弱状态,果断地实施了战略大转移,於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起,经福建、湖南、甘肃、宁夏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至1935年10月历时一年时间,开创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战略大转移的的伟大壮举,为我军保留了可贵的火种,建立了新的稳固根据地,为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奠定了可靠基础。这就是“以不败求真胜”的光辉大典范。

以上都是在处理"胜利"和"失败"关系中以"防御"和"被动"的态度和方法谋求互转为目的。但战争的态势,往往是不拘一格的,且又是随时发生变化的。

当我军处于优势状态下,我们应采取"以胜免败","以攻代守"的战略态度。"乘胜追击"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不断扩大我方优势,拉大差距,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取得真正的更加伟大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解放战争就是这样的例证,当全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经过一段时间休整,立即转入战略反攻,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仅三个多月时间,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性的战役,消灭和削弱了国民党大量的有生力量,敌我双方的在军力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大逆转,从而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向长江以南进军,以求比1948年三大战役收获更加伟大的胜利,解放全中国。

因此说,"胜利"与"失败"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具有互转性的,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败亦可谓胜,胜亦能转败,胜之可再胜,败亦易屡败。"胜"与"败"的关系往往在客观上的表现就是如此奥妙。

托士屯山

编:2020.0325


托土屯山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不骄傲,失败不气馁,!包括我们的科研,医疗,农业水平目前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都是从失败中摸索出来的。正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了这种精神才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出教训,我们的国家才一步步强大起来,成为世界之强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