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普法】構建“四型”融媒體人才隊伍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這一重要指示為媒體融合戰略在縣級層面落地提供了破題之策。事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把握國家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戰略機遇,探索構建一支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領軍型“四型”融媒體人才隊伍,成為必然趨勢。

【深州市普法】構建“四型”融媒體人才隊伍


6月13日,作為全國首批啟動的縣級融媒體中心之一,青島西海岸新區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這也標誌著青島市首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啟用。圖為來自山東省內的宣傳工作者參觀融媒體中心。

縣級融媒體中心急需專業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四全”論斷,深刻揭示了媒體發展的本質內涵,也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特別是融媒體人才培養和選拔提出了最新要求。此前,縣級傳統媒體普遍缺乏全媒體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和運營人才等,人才缺口較大,預計隨著縣級融媒體中心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縣級融媒體中心將會形成大量人才缺口,勢必為傳媒專業人才帶來新機遇。

一要培養主流輿論陣地的“捍衛者”,守牢主戰場。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根本職責是鞏固壯大黨的思想輿論陣地。其從業者必須具備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基本素質,積極堅守黨的主流輿論陣地,全方位推進國家媒體融合戰略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開花結果,擴大主流價值的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更深入人心。

二要培養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者”,打通媒體融合“最後一公里”。縣級融媒體中心是打通媒體融合“最後一公里”的互聯網入口。縣級融媒體中心從業人員必須著力做好“融”文章,研究把握現代新聞傳播規律和新媒體發展規律,推動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平臺終端共享融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政策理論、解讀大政方針、傳播主流價值,提高縣級媒體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讓宣傳觸角真正沉下去,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三要培養網絡惠民便民的“服務者”,打造網上網下“同心圓”。縣級融媒體中心直接面對群眾、聯繫群眾,是開展政務服務的重要平臺,在發展中可將縣域政務信息資源、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整合,優化審批流程、辦事程序,實現部門間數據“互認共享”和政務服務網上諮詢、申報、預審、辦理、查詢、反饋“一站式”辦理,打造“指尖上的政務服務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從業人員應充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工作中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媒體+政務”建設,讓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基層群眾。

四要培養社區信息資訊的“傳播者”,建設基層“信息源”。縣級融媒體中心直接面向人口聚集的社區、村鎮、企業,受眾具有突出的信息資訊需求和交流共享需求。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運營中應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受眾、功能優勢,把地理社區與網絡社區全方位結合在一起,突出本土化和接近性原則,及時發掘、傳播有價值的信息,組織開展群眾性文體、公益活動,滿足群眾信息需求,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搶抓機遇培養“四型”融媒體人才

傳媒高校作為培養融媒體人才的重要基地,應當搶抓機遇,對標縣級融媒體中心人才需求,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方式,為黨和國家輸送更多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領軍型“四型”專業人才。

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創新型融媒體人才。培養創新型融媒體人才,當務之急是需要一支與時俱進的創新型師資隊伍。應探索將不同專業、不同年齡、不同國籍,乃至不同行業的業界精英,特別是具有網絡媒體從業經驗的資深人士補充進教師隊伍,實現學科交叉、新老互補、內外兼修,並及時將業界最新的理念、最火爆的產品、最急迫的需求帶到課堂前沿,為傳媒類專業學生提供最新的專業知識和精神食糧,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方法。

優化院系課程體系,培養複合型融媒體人才。複合型融媒體人才,應系統掌握新聞傳播學基本理論,具備較高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素養,紮實的網絡與新媒體傳播技能,善於綜合運用多種媒介手段進行整合傳播,能夠勝任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新聞採編和“兩微一端”等新媒體新聞產品創作,既懂新聞也懂技術,既懂管理也會策劃。為此,新聞院系及專業應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結合人才培養需求不斷優化課程結構,做到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並重,對現有課程進行整合、增刪,過時的要大膽刪減,過去沒有、現時特別需要的理論知識或業務技能,如新聞融合業務、新媒體技術、人工智能等課程,應多多開設,使專業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有用、管用、好用的專業知識。

構建“平臺+實踐”教學方式,培養應用型融媒體人才。精通或掌握傳媒知識和技能,需要變理論為實踐,將所學知識快速轉化為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實際工作經驗”成為融媒體專業人才就職時最具含金量的“敲門磚”。媒體特別是新媒體更願意錄用有實踐經驗,招來即可獨當一面的人才。建議把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圍繞素質提升、能力鍛鍊,構建“平臺+實踐”教學方式,搭建不同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全方位鍛鍊機會,不斷提升實踐能力。比如搭建校內實驗室平臺,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硬件建設,打造全景式、全媒體校內傳播實踐基地,包括在線演播廳、網絡直播平臺、輿情分析室、“中央廚房”等,與校報、校電視臺、校廣播臺、“兩微一端”、網站等強化合作,全方位、多緯度對學生進行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實踐,做到知行合一;搭建校外實訓基地,與《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重點央媒,與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與省內重點媒體、網站合作建設立體式實習實踐基地,強化學生實踐鍛鍊;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實現與國際一流高校新聞學院接軌,與外國知名媒體合作,爭取“交換生”和實習機會,拓展國際視野,實現優勢互補。

開展產學研合作,培養領軍型融媒體人才。媒體融合發展推進多年以來,新媒體從業人員在不斷增多,而人才轉型、人才培養中暴露出的一大突出問題是有“高原”缺“高峰”。如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普遍缺乏,名編輯、名記者、名主持人、名評論員還不夠多,傳媒畢業生即便熟悉傳媒採編業務,但仍較缺乏營銷管理、跨國經營、跨媒介經營、資本運作等知識和經驗,不能適應全媒體競爭的需要等。建議傳媒類高校突出問題導向和精準導向,加大與省級宣傳、網信部門聯絡及合作力度,強化產學研一體化合作,對標國家需求和市場需求,打造傳媒專業“巨人計劃”“飛鷹計劃”等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加大管理、經營培訓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加大獎勵激勵,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領軍型、拔尖型人才。

來源丨《網絡傳播》雜誌

來源:網信河北

關注“深州市普法”頭條號,閱讀更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