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怨自己咎由自取,太信任你(很多苦都是自己自找的)

《君主論》中說:“命運只決定我們行動的一半,另一半留給我們自己操縱。”

的確,命運可能是會賦予每個人不同難易程度的人生,但它絕不能輕易判定每個人的成功與失敗。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大多數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抱怨天抱怨地說自己命苦的人。

但是你去回看這個人的一生,就會發現其實他做的有些事,不值得別人同情。

老話講:“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對於總是覺得自己命苦的人,同樣也是這個道理。

人生在世,哪有人的生活會一直甜下去。

即使生在富貴之家的孩子,不也一樣得進入社會,經受人生殘酷的洗禮。

但是關於命運,少不了會有人認為那些命好的人,就會一出生就活在起跑線上,不用奮鬥努力就會一直過得好。

雖然現在看是這樣,但誰又能保證他的人生會一直幸運下去呢?

都怨自己咎由自取,太信任你(很多苦都是自己自找的)

《羋月傳》中秦王和惠後的嫡長子贏蕩,可謂是一出生就抓了一手好牌。

但在他繼位秦惠王之後,卻幹得盡是一些荒唐事,將一手好牌打得七零八落。

最後只得了個年紀輕輕就而亡的命運。

相反,與他同父異母的弟弟贏稷就沒他那麼好命,但結局卻大不相同。

贏稷從小就被送去燕國當質子,在異國的冰天雪地裡頑強生存。

儘管受盡人間疾苦,贏稷並沒有對生活失去希望,反而在艱苦的質子生活中更加註重修煉自己,默默等待機會的來臨。

最後,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翻身成為新一代的秦國領袖。

所以,人生的命運好壞,不僅在於他的身世如何,更在於他的處世態度。

都怨自己咎由自取,太信任你(很多苦都是自己自找的)

心理學上說:“性格決定命運”,說的就是人的不同性格會決定了不同人得人生際遇。

而一個人的苦命多半跟這個人的性格有關。

那些性格軟弱,過於為他人著想的人,生活得也就要比一般人累。

人們如果不是為自己而活,那生活肯定是苦的。

因為你整日都沉迷與別人的不幸中,又怎麼能體會到自己生活的甜?

電視劇《黃大妮》中黃大妮就是這麼個人。

年輕時,丈夫去世,獨自帶著孩子生活是讓人感覺命挺苦的。

但她中年以後命運的苦,很難讓人可憐。

自己拉扯孩子長大就夠不容易了,孩子成家後,還要去幫忙操心,每天跟著自己那些不省心的兒子兒媳著急上火。

把自己折騰得夠嗆,也沒得到別人的一點好,白白耽誤了自己後半生的幸福生活。

人之所以覺得自己命苦,多半是因為煩惱多,而愛操心,是人生煩惱的根源所在。

做人做事還是要想得開一些,對於那些不相關或沒能力解決的些事,不要非去插一手。

有些事自己的加入不但不會解決別人的問題,還會給自己惹得一身煩惱。

都怨自己咎由自取,太信任你(很多苦都是自己自找的)

人生在世萬事皆有因果,年輕時種了什麼因,老了後就要承受種出的果。

一個苦命的人,大多數是因為自己的人生結出了苦果。

而種出苦果的因,往往就在於自己年輕時的不上進和吃不了苦。

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說的就是人生不要怕吃苦,人這一輩子只有苦盡,才會甘來,人人都是如此。

郭德綱的前半生就是在苦水裡趟過的。

為了生活他住過天橋,打過零工,甚至在玻璃窗前全部公開的待了48個小時。

但郭德綱這些吃苦受難的經歷並沒有將他擊敗,反而給了他繼續向前跑的動力。

最後,也正是因為這些苦難的經歷才成就了郭德綱的成功人生。

人生就是這樣,萬事都由因,你種了積極的因,就會享受甜蜜的果。

相反,你種了消極的因,就是要忍受苦澀的果。

一個苦命的人會理所應當的覺得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命運對他不公,但那是自己給自己找的藉口。

就像羅素說的那樣“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對於同一件事,失敗者只會找理由來逃避責任,而成功者會想盡辦法去尋找原因。

由此看來,一個人不成功自然是有他不成功的原因的。

同樣,一個人命苦的人,多半也是自己造成的。

沒有苦命的人生,只有不願改變的自己。

命運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或許你現在得到的不多,但只要你用積極向上的態度走下去,好運一定會在下個路口等待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