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對著鏡子喊我很棒了,要真正建立自信你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自信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構建,這是一場需要耐心的艱難征途。

經常看到一些文章,它們在談到對治焦慮或者自卑時,往往提到自我暗示的方法,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對鏡自誇。每天早上起來,衝著鏡子裡的自己喊三遍“你太棒了”,據說這樣就能補充能量,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讀完夏爾·佩潘的這本《自信的力量》,我發現上述做法純屬扯淡。自我暗示的種種做法,毫無疑問充滿了儀式感,在這一點上,它獲得了短暫的勝利。然後,暗示了十遍二十遍、十天二十天,問題是否真正得到了解決?自卑的人是否真的建立起了自信?恐怕很難說。

佩潘對於自我暗示的做法持嚴厲的批判態度,他稱這種行為“不僅愚蠢,而且害人不淺”,因為它侮辱了我們思想的複雜性,而且會讓本已陷入焦慮的人揹負更沉重的包袱——自我懷疑。因為當你對鏡自誇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這樣做無濟於事,無疑會令本來就不自信的你更加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自處。

那麼,在建立自信這件事上,佩潘給出的方法是什麼呢?

與他人建立連接

人是社會性動物,因此活在關係之中是最正常不過的狀態。自我們出生時起,我們就開始觀察、感受照顧我們的人的喜怒哀樂,因為我們依賴他們,要經由他們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從吃喝拉撒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及至更高級的需要,我們都需要長輩的教導和幫助。

這種生命早期的被幫助和教導,讓我們得以建立和親人之間的依戀關係,而這種依戀關係又帶給我們內在安全感,在未來,它會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力量。現在經常被提到的原生家庭問題,往往會涉及這個方面。

那麼,與他人建立連接,是如何幫我們建立自信的呢?

不要再對著鏡子喊我很棒了,要真正建立自信你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通過他人的幫助習得並不斷提升技能水平,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肯定,就會使得我們逐漸變得自信起來。比如學騎自行車這件小事。我小的時候學騎車,後面大人會扶著防止我起步摔倒,但是扶了一陣他會悄悄放手,雖然被我發現之後我會驚慌不已,但是摔倒若干次之後,我很快掌握了騎行的平衡。接下來,我就開心地和小夥伴們一起騎車上下學了。

這種過程會一再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的老師、教練、朋友,會教會我們做一些事情,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時時在與他人連接,對於知識和技能的熟悉掌握使得我們變得越來越自信。

當我們長大,受了傷的時候,會自我懷疑,甚至走向自閉,此時,我們就有必要回頭看看,我們是如何來到現在的。我們曾憑與他人的連續建立自信,如今我們竟要與外部的一切對抗嗎?這就等於切斷了我們活力的電源,生命之火會因此熄滅。

所以,主動連接他人,是建立和保持自信的第一步。

動手實踐

有一年,我回鄉下老家,和表哥在生產路上散步,那時他地裡的麥子長勢喜人,於是他抑制不住地對我說:“看著莊稼長這麼好,真是打心眼兒裡高興。”我被他這種喜悅所深深感染。這樣的莊稼是他種出來的,由此而生髮的自信是健康的,也是穩固的。

上學的時候,經常有和同學一起做手工的時候,這種時候我是比較怯的,因為我常常沒有別人做出來的東西好。看著他們得意洋洋的樣子,我是又佩服又嫉妒。後來自己在別的方面有所進益,比如跑得比同學快,自己慢慢也就找平了。

但這和我的努力是關聯在一起的。高中的時候我有一陣曾綁上沙袋去公路上跑步,這種練習給我帶來了強大的信心,因為我在運動會比賽裡拿到了好成績。

不要再對著鏡子喊我很棒了,要真正建立自信你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這裡要提一下“刻意練習”,它是動手實踐併成為高手乃至大師的一個路徑。如果喜歡自己所做的事,並且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刻意練習會幫你實現它。書裡提到了網球明星小威廉姆斯,她因出色的成績被人稱為“全世界最出色的女運動員”之一,可是小威是怎麼說的呢,她呼籲外界以她取得的成就來評價她,而不是她的性別。這種強大的自信,毫無疑問來自她在網球運動上的輝煌戰績,這背後其實是日復一日的高強度刻意練習。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刻意練習帶給我們的,除了自信,還有很多其他寶貴的品質,比如意志力、求勝心等。

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哪怕是動手換了一個壞掉的燈泡,我們都會因此獲得一點自信。這種動手完成一件事的愉悅,能治療很多負面情緒。所以,如果你不自信,不妨先從動手完成一件小事開始。

對於未知的信任

儘管我們曾學習唯物主義,並對其深信不疑,但這世界超出我們認知和想象的東西並沒有因為科技進步而越來越少,相反,我們認知邊界擴大之後,變得更無知了。

都說現在是VUCA時代,不確定、複雜、模糊、多變,總之很多東西不再堅不可摧,而是變得脆弱了。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僅憑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似乎已經無法應對很多事情。當然,人類歷史從古至今,這一現象從未變過。

哲學家、宗教領袖、作家們對於未知的事情有自己的解釋,並由此形成各種流派,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儒家宗師孔子對於未知事物的態度;而三千大千世界,則是佛教對於無限的想象和描述;至於基督徒們,“天國的日子近了”則是他們深信不疑的一道法旨。

不要再對著鏡子喊我很棒了,要真正建立自信你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世俗世界的人們,除了選擇追隨各位KOL之外,也會從生活閱歷與閱讀經驗裡,得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在遙夜沉沉如水的時代,詩人食指身陷困境,可是他卻寫下這樣的詩句: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這種對於未來的相信,看起來甚至有些盲目,但是正是這種選擇相信生活與生命,使得人們敢於面對巨大的災難,有勇氣堅持下去,走出陰霾。

一位荷蘭籍猶太姑娘埃蒂·海勒申,曾留下一部大震撼人心的日記《被打斷的生活》,記錄了她的自由時光與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歲月,最後她和父母兄弟一起,不幸地死在那裡。在日記裡,她寫道:

我對自己有巨大的信心。雖然不確定生活會不會一切順利,但確信自己會接受生活帶來的一切,確信生活存在美好的一面,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

甚至在被送往集中營的前一天,她還寫道:

我們大限將至了,但在面對毀滅時,至少還能心懷慈悲。

這是何等強大的信心啊。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佩潘還提到了傾聽內心的聲音、讚歎、尋求榜樣、忠於慾望等多個維度,這些其實都是幫助我們建構自信的基石。當你自我懷疑、自卑焦慮的時候,翻開這本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