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遇到的“仙人指路”是怎么回事?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试试

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之后,陈国发生政变,南方的楚昭王想要聘请孔子,并且许诺封给孔子七百社的百姓作为见面礼。孔子为楚昭王的诚意所感,于是欣然动身,前往楚国。

《论语》:孔子遇到的“仙人指路”是怎么回事?

按照当时的户口计算,一社,等于二十五户,而七百社,也就是一万七千五百户。所以,所谓的七百社的待遇,便是我们知道的“万户侯”。

但是,楚昭王聘请孔子的决定遭到了以宰相为首的楚国贵族的一致反对。他们在楚昭王面前危言耸听,诬蔑孔子真正的用心是为自己寻找一块能够逐鹿天下的地盘。这种谗言非常奏效,不久,楚昭王就打消了聘用孔子的念头。而楚国的宰相子西,也派出杀手在楚国境内开始了对孔子的暗杀和追杀。

其实,孔子在刚刚进入楚国时,就遇到了一次“仙人指路”。有一位名叫“接舆”的隐士,故意在孔子的马车前用歌谣的方式告诫孔子:凤凰啊凤凰,你的时运太不济。已经过去的虽然不能挽回,但以后的事情还来得及改正。快回去吧!在这里当官太危险!

《论语》:孔子遇到的“仙人指路”是怎么回事?

孔子听出歌谣一定有所暗示,便想下车和这位隐士交谈,可是这位隐士已经悄然离去。

那么,这位名叫“接舆”的隐士又是谁呢?其实,他就是被道教尊为“天机内相”的陆真人,他因对当时的社会不满,于是剪去头发,假装疯狂,后来,在峨眉山修身得道,而后世的“陆”姓人都认他为始祖。

接舆因为敬佩孔子的为人,担心他在楚国会发生不测,于是委婉地想让孔子离开。

接舆与孔子的相遇,其实是道家和儒家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的相遇。道家的特点是避开尘世、修身养性;而儒家的特点则是积极参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二者在这一点上背道而驰。

《论语》:孔子遇到的“仙人指路”是怎么回事?

孔子当然没有接受接舆的建议,所以,才差点引来了杀身之祸。

这就是《论语-微子篇》第5章背后的故事。

关注我,每天和你一起用《论语》感悟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