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車實操優化如何操作?

是否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開直通車老虧本,吸引來了大量的流量卻沒成交;詳情頁面面俱到,轉化卻遠遠達不到預期。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對手的詳情頁,做的那麼Low,轉化卻那麼高?為什麼花了大量的金錢吸引流量,到頭來卻給對手做嫁衣?為什麼你的產品做得比誰都好,消費者卻不肯買賬,寧願去買那些什麼都不如你的產品。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沒用對方法。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提高詳情頁轉化率的五大技巧。

1使用做實驗的技巧

做實驗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明產品特點的方法。

1.什麼情況下用這種方法?

證明產品的某個特性,比如:透氣、牢固、耐磨、吸水等。

2.做實驗的本質是什麼?

用戶是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瞭解產品,在瀏覽詳情頁之前還沒有使用過產品,所以做實驗相當於模擬產品的使用過程,讓用戶覺得彷彿自己已經用過了,信任感倍增。

3.對應的用戶心理

我們在做產品介紹的時候會做這樣一個假設,假設用戶懷疑我們所說的一切話。每當你想說產品有什麼特點、什麼效果的時候要反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我憑什麼相信你?

4.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什麼?

做實驗這種方法具有天然的客觀性,可以大大提高詳情頁的說服力。

比如在說衣服透氣的時候,你會怎麼說?可能是用“纖薄透氣”、“透氣快乾”這樣的詞,這個詳情頁是這樣做的:

直通車實操優化如何操作?

直接說衣服很薄,我覺得你是在忽悠我。拿出測量儀給我看,我心服口服。

2使用暢銷的技巧

1.銷量不是最高,也能用這種方法嗎?

不光銷量 Top3 的產品可以用,其它銷量稍好產品也能用。沒有暢銷,也可以製造暢銷的現象。

2.這種方法怎麼用?

a.特殊節日沖銷量

如果你的總銷量比不過別人,可以在某個節日、某一天跟他比,比如雙十一當天銷量第一,五月一號當天銷量第一。

如果覺得雙十一競爭太大的話,可以選五一、十月一、5越20號這樣競爭小一些的節日。

b.把銷量換算成每秒賣出多少

即使你選了一個競爭沒那麼激烈的節日,但總的銷量還是不夠高,那你可以試試把銷量換算成每分鐘、每秒賣出去多少。

比如這兩年大火的護膚品牌HFP,在品牌發展初期,它的總銷量跟平臺原有的那些品牌是沒法比的,雙十一臨近集中所有資源、投各種公號大V、低價優惠促銷,最終在雙十一當天衝到了一個不錯的銷量。活動結束之後,再利用這個銷量數字做噱頭,吸引更多人購買。

c.對於回購率高的產品,不說銷量,說回購率。

3.對應的用戶心理:跟著大多數人買不會錯。

3連接熟悉的事物

科技類產品,有時候一種技術很抽象,很難表達清楚,可以試試連接到我們熟悉的事物上,用我們熟悉的東西解釋不熟悉的東西。

用戶熟悉的東西,才容易被理解。

直通車實操優化如何操作?

4不說賣點說體驗

食品、飲料類的產品,你是不是也厭倦了產地、原料、工藝這樣的描述?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先放下產品的賣點,說一說產品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更受歡迎,有趣的產品也更受青睞。

目前大多數食品和飲料的詳情頁都是這種模式,介紹完原料介紹工藝,介紹完工藝介紹廠家。這樣的詳情頁,就不要說購買慾望和轉化率了,讓人完整地看完都很困難。要記住枯燥的詳情頁,一屏都嫌長。有趣的詳情頁,10屏也不覺得多。

5恐懼也是驅動力

1.為什麼你的詳情頁看完沒有購買慾?

有時候會接到諮詢,“老師你看下我的詳情頁,為什麼總感覺沒有購買慾望,好像買也行,不買也沒什麼影響。”

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你的詳情頁一直在從正面說,一直在說買了產品會多麼多麼好,而沒有說不買產品會怎麼樣,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五種方法:恐懼也是驅動力。通過調動人們對某件事物的恐懼,來激發購買本產品的慾望。

2.反面著手,利用恐懼

比如一款修護類精華,如果從正面去說是這樣:“修護肌因,水潤年輕。”很明顯,這樣的描述缺乏打動力,沒有調動用戶任何情緒,也沒有激發他的購買慾望。

如果從反面去說呢?如果不買這種修護精華,用戶會面臨什麼傷害,有什麼後果?

用戶平時用的手機和電腦中有大量藍光,如果不使用這種修護類的精華,會導致肌膚修護力下降60%!

直通車實操優化如何操作?

用戶本來覺得這個修護精華買不買都行,看完這屏詳情頁才知道原來藍光的傷害這麼大,平時對著手機和電腦的時間又那麼長,由原來的可買可不買變成了非買不可。這時候,恐懼心理變成了用戶購買的驅動力。

3.使用方法

一款保溫杯的杯蓋上有感溫硅膠,當溫度變化的時候硅膠會變色,提醒你水熱不要喝。

根據上面提供的信息,請你使用恐懼訴求這個方法去出文案,你會怎麼寫?

“小心燙傷寶寶!”“別燙著孩子!”請問你看了上面的文案,感到恐懼了嗎?反正我沒有。

但如果這樣寫呢:寶寶還在用嘴巴試溫度嗎?

直通車實操優化如何操作?

看完是不是有“心裡一震”的感覺?心想:我平時就是用嘴巴試溫度的呀,以前沒覺得哪裡不好,你這樣一說我才注意到,如果讓寶寶這樣試溫度,是會燙著的呀。

這才是恐懼訴求正確的用法,先引起恐懼和震驚,再吸引用戶去了解產品。

怎樣寫出來的文案才能達到讓用戶“恐懼”的效果呢?

順著用戶的思維習慣、使用習慣去想,有時候還要順著他說。有個詞叫“不破不立”跟這個差不多。

比如上面的保溫杯的例子,用戶如果不用我們的保溫杯,沒有感溫硅膠的話會怎麼樣,你就順著她的習慣去想,他會用嘴巴試溫度。

這樣想出來的文案才會有細節,有細節才會有共鳴感,才會有“心裡一震”的感覺。籠統的說嚴重和危害,不能勾起用戶的回憶和聯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