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德國人外賣單上最受歡迎中餐是這麼做的……

受新冠疫情影響,自3月底,德國餐館就不提供堂食,街上行人少了,外賣電動車卻多了起來。

中餐是頗受歡迎的外賣選項。只是這種“中餐”未必是中國人想吃的中餐。

例如某中餐廳提供的一份3道菜套餐,優惠價13.1歐元:

泰式雞湯加椰奶(辣)

脆皮烤鴨配蔬菜,佐甜酸醬或蒜醬

烤香蕉佐蜂蜜

有沒有胃口呢?

其他點單率較高的菜品:北京湯(調厚芡的蔬菜酸辣湯)、牛肉時蔬(蠔油勾芡的牛肉炒西藍花加胡蘿蔔)、春捲(多是寬油炸的冷凍半成品)、炒麵(較軟的雞蛋麵條炒制,常配裹上厚糊的炸雞炸鴨排加泰式甜辣醬)……

疫情宅家,德國人外賣單上最受歡迎中餐是這麼做的……

德國菜譜網站排名前列的“宮保雞丁”食譜,126人評價,得分四分半。(網絡圖片)

不得不說,這些做法“有內味兒了”,但距離真正的中餐,差得還有點遠。

從華人僑居德國曆史來看,中餐進入德國近200年了。1822年柏林市已有記錄,中國人Feng Yaxing和Feng Yaxue在此居住。十九世紀末,漢堡、不萊梅等港口城市遷來不少中國海員。

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柏林施萊斯謝爾火車站和弗雷德里希海因一帶已有了數百中國人聚居的中國城,也有多間餐館、店鋪。

疫情宅家,德國人外賣單上最受歡迎中餐是這麼做的……

德國一張舊明信片。拍攝的是德國首都柏林1923年開業的一家中餐館。(網絡圖片)

兩百年時間,大多數德國人還是沒有真正理解中餐。一些德國菜譜網站推薦中餐的思路比較簡化,借鑑中餐“碗芡”的方法:把原材料用中國炒鍋炒好,調好一碗料汁一股腦澆上去。

有件事讓人印象深刻,德國總理默克爾2014年訪華時,日程之一是到四川一家餐館學中餐廚藝。一些德國媒體的報道標題是“默克爾菜市場買甜辣醬,學做宮保雞丁”。

這報道就出了偏差:首先默克爾買的是豆瓣醬,不是甜辣醬;二是透出了德國人做中餐的思路,即做中餐是一定有個“東方神秘醬料”的。而事實上,宮保雞丁是川菜糊辣小荔枝口,也用不著豆瓣醬。

疫情宅家,德國人外賣單上最受歡迎中餐是這麼做的……

2014年7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成都學習川菜宮保雞丁的做法。新華社發

德國中餐館的裝修通常是雕樑畫棟、亭臺樓閣,幾種特殊的元素可以增添食客的異域體驗:燈籠、扇子、財神爺、龍,也形成了一種華洋雜糅的獨特美學。

和一個德國人聊過中餐:他說去吃中餐,會用筷子,會點李鴻章雜碎、左宗棠雞,再告訴別人李鴻章曾是中國權傾朝野的大臣,左宗棠是一名著名的將軍,會顯得人十分“深邃”。誰又會去考證這倆中國不存在的菜品風靡時,李中堂已年過古稀更愛南瓜稀飯,左將軍駐軍西北的時候是不是吃牛羊肉多一些呢?

也和曾供職一家高級俱樂部的中餐廚師聊過:碩大盤子菜就放“一摳摳”,西式擺盤。做菜要多放味精,要讓老外嚐到一種異域“高級”的味道。

這還算好,有些餐館就放棄華人生意了,理直氣壯地說:“我們這裡中餐就這樣啊”“我們不提供熱水”“你們剛從國內出來吧?”。極端的案例是有次和同事出差,點了宮保雞丁和魚香肉絲,竟上來兩個一樣的菜,還都加了大白菜。

許多中國人批評這種中餐,覺得毀了真實形象。其實為此憤懣確實不值當,那是德國人或是外國人想象中的中餐,也或許是想象中的中國。

疫情宅家,德國人外賣單上最受歡迎中餐是這麼做的……

這是2019年4月18日在德國波茨坦無憂宮花園內拍攝的“中國茶亭”。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餐館老闆要餬口,食客是德國人,迎合德國人的口味在所難免。

跳出餐飲圈子更是如此。在德國的媒體出版業、政治圈,想要受歡迎,得滿足一些德國人對中國的想象,沒有幾個所謂“內幕”“黑料”,怎麼賺來流量,書怎麼能熱賣,怎麼拉來選票呢?

欣慰的是,近幾年,德國有一些經營正宗中餐飲食的飯館發展起來了。單在柏林就可以吃到金陵飯店前廚師做的鹽水鴨,早點可以吃到煎餅餜子、重慶小面……

老闆們的經營思路也很簡單:

去過中國的德國人越來越多了,懂中餐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